对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行政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会计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在我国,基建长期处于一个比较游离状态中,怎样可以把行政会计与基建会计结合起来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会计;基建会计;合并建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当前,随着财政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新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实施,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会计核算等各个环节令部纳入到一体化管理,实现财政与预算财会资讯共享,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财会管理水平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又从整体上减少了预算会计的工作量,改善会计核算手段,提高预算执行能力,对全面提升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却是分别依据不一样的会计制度建账。为确保会计资讯的完整,亟需解决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和预算企业会计制度整合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分离存在的问题
  基本建设会计作为建设单位会计工作的工作制度,主要负责对基本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来源及资金用途进行研究管理的相关工作,它通过宏观管理实现对基本建设单位资金投资的考核以及效益分析。这种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它采用了各个工作部分相互独立的分离核算方式,这种核算方式在较长时间里对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工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系以及公共财政管理的不断完善。基建会计制度的工作方式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工作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在新时期将基建会计并入行政事业会计中.已经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基建会计和行政事业会计的分离运行,是一个预算单位并行的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基建会计管理基本建设的投资运用,行政事业会计主要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使用,这样两个主体的核算方式违背了我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准则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会计部门必须对整个财务工作达到一个比较系统的管理与分析,但是两个主体必然导致工作的分离,这样就阻碍了会计部门对于财务工作的主体把握。而且,两种核算主体的分离,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非法的财务操作提供了空间,这就严重影响了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行政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分离管理,使得一个预算单位产生了两种会计制度,财务人员必须针对这两种会计制度编制不同的财务报表。这样一来,整个会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会由于工作重合或者是工作的分离而产生一定的延误。同时,每个财务报表还不能得到完善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极有可能产生对财政资金收入及支出等的管理差错。除此之外,这样严重的对立分离,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资金积压、沉淀、随意变更、调整、转移、挪用基建资金的行为。
  面对如此多的弊端,将基本建设会计并入行政事业会计中来是极其必要的,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及监管。
  二、两项制度整合的必要性
  1.一个单位两个核算主体长期存在,导致会计信息人为割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在对单位会计核算方面有着不一样的管理规定。单位在资金核算上便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核算方式,这就割裂了同一会计主体完整的资金运动,不利于会计主体的统一管理与监督。
  2.现行的制度与政策相互矛盾,处于两难地步现行的制度规定一个建设单位在进行多个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立账户,进行单独的核算。一笔简单的建设资金一方面需满足基建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达到制度规定的要求。单位便只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制度进行核算,再利用辅助核算方式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两项制度核算一笔资金,浪费了人力物力,又与现行的改革要求不符合。
  3.会计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单位存在两个核算主体,两套账,两套财务报告。两套报表的平衡关系不同,报表的格式不同,导致单位出现补充报表的情况。部分单位基建项目的在建数量和投资额空前增长,资产无法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不能真实地反映单位资产的构成情况。会计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单位的使用,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三、两项会计制度的合并方案
  两项会计制度整合的基本思路主要就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未作调整,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仍需要行政事业企业单独提供基本建设资讯。以现行行政事业企业会计制度为主体,充分借鉴、吸收国有建设企业会计制度中能够反映基本建设特色的会计科目,通过补充、调整与修订相应的会计科目内容,建立基本建设资金和行政事业经费统一核算的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
  1.资产类科目
  在银行存款下增设基建存款户。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下增设。基建拨款额度用于反映基建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在建工程:核算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尚未完工的工程实际支出,按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工程完工后,将已完工的项目转入“基建支出”。发生工程支出时 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待摊投资”等科目;项目完工办理决算后,借记“基建支出”,贷记本科目,并按照构成固定资产价值部分借记“固定资产”。该科目年末数表示尚未完工的工程成本。
  2.收入类科目
  增设“基本建设拨款”一级科目,用于反映上级财政的基建拨款和单位的自筹基建资金,按资金的来源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取锝基建财政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本科目;单位本年度事业结余用于基建项且或用于偿还基建借款本息时。借记“事业结余”,贷记本科目,年末转入“基建结余”贷方,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3.净资产类科目
  增设“基建结余”一级科目,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基建拨教”和“基建支出”科目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账。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基建借款本息尚未全部归还的已完工项目资金赤字数,需要以后年度安排事业结余资金偿还基建借款,转入“事业基金”账户借方;贷方余额表示已完工且基建借款已归还的基建项目资金结余,年末转入。事业基金”账户贷方。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合并,为单位财务会计取消重复核算、人为拆分基建项目,建立一套综合反映单位整体经济业务活动的综合账务体系、消除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等方面的诸多困惑提供了解决的平台,符合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增强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有利于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堪忠.现行事业会计制度中的弊端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2010.
  [2]杨新.对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思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
其他文献
《财务与会计》全彩半月刊即将登场!自2015年1月起,本刊将吸收合并《财务与会计》(理财版),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为了让刊物更“悦”读、更养眼,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
目的:以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阿奇霉素在其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方法:选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儿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
摘要:伴随着电力系统的体质改革,已经形成了颇具模式的公司集团化管理。总公司对于各个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手段也在不断的完善,这就对公司高层的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单单只是胜任,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对于公司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下面将从组织定位、角色定位、核心观念等几个方面,对于电力系统财务总监的定位和智能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关键词:财务;总监;职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
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发展迅猛,其规模和速度都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提高实体经济的运作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也逐步走进各行各业,信息资源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数据.大数据的出现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技术支持,如何构建
【摘 要】当前人们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而得到便捷的生活方式,同时有效满足快节奏生活的实际要求。随着大数据出现以及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也发生许多改变,其中就是去掉许多中间商环节,从而使得电子商务能够在一个对等以及公平环境下而完成信息交互,这不仅提升信息交互的效率,而且对交易效率的提升以及安全性也带来积极作用,并由此而受到许多用户的喜爱。在本文中,重点分析大数据和互联网+基础的电子商务发展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前焦虑和术后躁动中右美托咪定滴鼻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疝气手术小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将所有患儿分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对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信息化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计算机课程  一、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能够将单一平面的二维知识立体的表现出来,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形式,并且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了学习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