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天津丈脉 品津味历史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代百年,风云际会,这里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诞生过许多中国之最,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以及大量珍贵的史料、轶事和传说。追根溯源,在天津的历史文化中,有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举世闻名:一个是杨柳青年画,另一个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故居,它们都会聚在西青区。
  如今天津西青区与北京西城区实行旅游区域合作后,来津旅游的游客是与日俱增,恰逢周末便乘坐京津城际前往天津游览一番。
  由北京乘火车到天津西站,在站前广场坐153路公共汽车先前往杨柳青镇。汽车向西驶去,沿途偶见立交桥和路口广告牌上那个再熟悉不过的、胖娃娃抱鲤鱼的传统年画,足见“连年有余”早已成为杨柳青的名片了。车行半小时到杨柳青。下车向一位老者打听后,沿青致路,步行10分钟,前方青灰色砖瓦房后,一攒尖顶灰瓦古建筑映入眼帘。拐过青致路,只见在御河道旁东西向矗立着一排朱红色古建筑,“御河楼”金字牌匾悬于尖顶高阁之上,整体阁楼气势恢弘,蔚为壮观,为杨柳青镇凭添了几分古意。原来这是一条后人兴建的“明清街”。御河楼对面是波澜不惊的大运河,再往东是一座颇像赵州桥的白色石桥横亘河上,十分耀眼。河道旁有休闲亭廊,亭柱左右有一楹联:“百年古镇绽丹青,千载御河蕴真趣。”不远处,鎏金“连年有余”塑像出现在视野。有趣的是,娃娃头是双向的,一面脸对着河道,仿佛俯视并见证大运河的变迁;一面脸又对着青灰色的围墙和内部的宅院,好像窥察着它因时代久远而带给世间的沧桑。而这围墙之内正是“华北第一豪宅”——石家大院。
  杨柳青古镇曾是北方的商业重镇,经贸繁荣,宾客云集,天津八大家大多在这里建有自己的宅第。如今,旧时的名门大户已难寻迹,但是以石家大院为代表的数百个明清大院仍静静地守护着古镇,以建筑独特的语言,讲述着昔日的辉煌。民俗客栈依旧是磨砖对缝、四合连套,只是内部的装修陈设更加适合现代人的需求,让人们融入深宅大院之中,尽情释放旅途中的疲惫。茶馆里相声、时调等津味曲艺依旧嬉笑怒骂,通达世事、洞悉人生,叙说着传奇故事。
  石家大院西侧是杨柳青年画馆,建筑古色古香,一如杨柳青年画,质朴淡雅。踏入这里,如踏入杨柳青的一条时光隧道,馆内陈列着始于明代、盛于清代的历代杨柳青年画收藏品和制作工具、画版、印刷、勾描、彩绘、装裱等工艺过程,让我领略到它曾经盛极一时的风采,仿佛回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埋头刻板描摹的年代,那笑靥如花的大胖娃娃,那妩媚动人的古代美女,那拱手相庆的财神寿星,无不让人会心—笑,从内而外感受年画所散发出的快乐。
  石家大院外是京杭大运河。俗话说“二水中分云窈窕,几家杨柳木芙蓉”,杨柳青这座古老的北方小镇,因运河而生,是蜿蜒流淌的京杭大运河激荡出杨柳青的千年文明,也孕育了中国第一种进入宫廷的民间年画——杨柳青年画,跃居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形象地描绘了杨柳青年画全盛时的景象。今天,在古镇上还保留着60余家传统年画作坊,人们仍可以亲身体验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亲手绘制年画,带福回家。
  在众多传奇故事中,杨柳青人也曾留下浓重的一笔。杨柳青人赶大曹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大漠,比闯关东难、比走西口险。勤劳勇敢的杨柳青人用生命书写了津商历史,开辟了联结新疆与京津的“丝绸之路”,更成就了中国近代商贸史上的奇迹。
  古镇上最热闹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也许这里是中国北方最有年味的地方了。特别是正月十五、十六,是整个新年活动的高潮。老话说“逛灯遛百病”,期间,杨柳青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数百盏花灯、数十支民间秧歌花会集中展演,时间从下午2点一直要持续到晚上10点,每天都有20多万的国内外游客涌聚古镇参加庆祝活动,到杨柳青感受津味年俗已成为时尚。
  从杨柳青镇出来一路向南,前往霍元甲故居所在的精武镇。谈起霍元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雄壮激昂的旋律。家喻户晓的霍元甲,见证了近代天津的演变。为纪念霍元甲诞辰100周年,精武镇政府修建了精武门·中华武林园,让今天的人们能够重温这位爱国英雄的传奇事迹和感人精神。从1992年至今,先后举办了世界精武大会、霍元甲百年英雄会,世界16个国家40多个精武会4000余名代表来此开展文化旅游交流。现已成为天津城市的新地标,世界精武文化中心。
  在精武镇,世界武术冠军郎荣标、候冬媚创办的霍元甲文武学校,是中国孕育武术精英的摇篮,从这里已经走出了200余名世界和全国武术冠军,每年众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慕名而来,习武修身,体验独具特色的津门功夫之旅。天津一秀《武-传奇》,是近年来天津旅游产品中涌现出的新亮点,是天津首部大型精武主题功夫舞台剧,多位世界冠军领衔主演,演出跨越4000余年,历经16个朝代,展示了近百种兵器及拳术套路,生动诠释了“爱国、健身、正义、助人”的尚武精神,弘扬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其千年的发展智慧。
  如果你想讀懂天津,那么你一定要走进杨柳青古镇、霍元甲老家,因为,这里能了解天津文化的根脉和灵魂。
其他文献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绕。书院始建于唐代,相传唐贞元年间(785年前后),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隱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籍、文具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称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940年),在此办起学校,称“庐
“北京的秋天很美却很短暂!”几乎每年这个时节都会有人做如此感叹。想去看看风景,但总是有各种借口错失了赏秋的最佳时期,甚至从未亲自走进过银杏林,错过了一年又一年美好的秋景。  天儿一天天地凉了,叶子也一天天地黄了,北京的秋来得如此突然,感觉就是一夜之间的事,便要从半袖换到卫衣。而街旁的叶子,也就是在那一夜的时间里,已变得满眼金黄。有时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不热爱生活,才没注意到如此美妙的蜕变。然而时
在闲暇时光,我时常徜徉于鼓浪屿,因为喜爱它的独特气质。那些不同风格的老建筑有着岁月洗不尽的历史铅华,百看不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鼓浪屿上的人们有着与这些老建筑相得益彰的气质。我和朋友说,如果一个厦门人和一个鼓浪屿人站在一起,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不同。  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岛上有数百幢各式各样的老房子。登上鼓浪屿制高点日光岩俯身下看,一幢幢老别墅从绿树丛中露出多彩的屋顶,妙不可言。这些
线路1:金融街线  传承梅兰芳大师气质的梅兰芳大剧院每日都上演着京城一流的戏曲类演出;金融街购物中心汇聚着世界一流品牌,对购物有着高端需求的游客一定要来感受高雅和时尚;月坛公园是西二环闹市区不远处难得给人清爽感觉的地方;西单图书大厦是北京最大的图书交易地,可以找到各类书籍,渴求知识的人一定要来逛逛,没有购书需求也能在这里读上一天的书。  线路2:后海线  后海周边是来北京旅游必到的地方,传统的北京
钟鼓楼,北京内城中轴线最北端的两座建筑,都与时间有关。它们是古代的报时楼,古京城从皇帝到百姓的生活起居都在晨钟暮鼓中演绎,那皇都众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对于今天的我们却已非常的陌生,时间显出了神秘的一面。游览参观钟鼓楼,您会聆听到一部时间变奏曲,它是北京的,也是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对时间的认知和驭使,人类必然的要经历一个又一个的积极探索与进取的时代,这也是时间的历程,是它变奏出的华丽乐章。  元朝已有
口口相传的天毓山庄有什么魅力让宾客交口称赞?宾客,初到这里的竟一见钟情,来过这里的还想再来,不仅自己再来,还介绍朋友也來。  天毓山庄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辛庄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不同风格和接待规模的欧式别墅酒店群柏林郡、创意园区、大小会议室、健身房、公寓式客房楼、零点餐厅和别墅餐饮包间、室外烧烤、生态蔬菜大棚、养殖场等等设施,是下榻休闲的理想之地。别有洞天的天毓山庄  天毓山庄的地理位置
密云这么美,你和家人知道吗?带着家人去踏青、赏花、登山、品尝美食、享受久违的暖阳,让沉寂了许久的身心愉悦起来。花漾春季,不要只安静地做个宅男宅女,相约密云,一起出发!  “花”面太美 我不敢看  4月中旬是杏花开放的时节,杏花是开放较早,同时也是密云县种植面积较大的花种之一,漫山遍野的杏花,层层叠叠、交相掩映;桃花则以品种取胜,淡红的碧桃、深红的绛桃、粉红的寸桃,各种桃花在花季期间竞相争艳。桃花过
近日,市旅游委根据北京市政府精神,经过前期调研、走访工商部门和部分旅游企业、系统模拟运行等环节,设计开发的“北京市旅游行业信用信息网”(http://xinyong.bjta.gov.cn/,北京市旅游行业信用信息发布系统)正式上线开始试运行。以该网为平台,市旅游委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根据授权可进行信用信息录入、设定发布时限、审核发布、统计分析、内情通报、外发通知、调阅主要法规等操作功能。对外发布的信
浮岚暖翠,谷幽峰奇——南石洋大峡谷  “迂回笔架入长川,正午阳光一线天。扑面危岩时欲倾,遮天绝壁紧相连。峰横路转千幅画,草密林深七色鲜。无双盛景人未识,森森冷气出仙坑。”这首朱文名先生的《游南石洋大峡谷》的七律诗,描写的正是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的南石洋大峡谷。南石洋大峡谷又名黑沟、马套峡谷,属太行山脉北京西山,是一条纵深数十里的沟谷,峡谷内山石嶙峋,绝壁高矗,地貌奇特,景色宜人。  它位于雁翅镇马套
在2013年第十届“北京礼物”大赛上,雕刻凹版系列——清明上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卢沟运筏图获得了铜奖,对这三幅历史名画我们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其制作工艺——雕刻凹版却知之甚少。  钢凹版雕刻,属版画艺术,我国最早由美国著名钞券雕刻师海趣在1908年传入并培养了一批技艺高超的钢凹版雕刻师。雕刻师在钢版上经过再创作,雕刻出均匀、精细的线条,组成清晰美观的画面,常用于钞票上的主景人像、风景、装饰纹样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