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要虚名还是要实利?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uqiu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临近,不少奥运赞助企业到现在还没有让众多消费者知道它们已经成为了奥运赞助商。奥运营销到底是营销奥运,还是利用奥运营销?是利用奥运直接进行产品促销,还是通过提升企业形象而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讨论的。
  我们看到,既有青岛啤酒那样直接把奥运当作整合营销的牌来打的企业,也有恒源祥那样重在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间接工作模式。实际上,有些企业比如搜狐可能还只是占了位而没有真正让企业直接与奥运价值发生强有力的联系,还有一些企业可能主要是希望在资本市场上或者向政府表现自己的实力。
  与奥运营销相比,可能更多的人对运动营销或者体育营销更为熟悉。站在营销的角度来说,运动营销与体育营销,是利用现在人们生活方式运动化及对于运动价值认同高涨的形势,通过一系列关联活动或者形象联系技术,使产品与品牌在功能与情感层面上与体育运动发生直接或者间接联系,最终使得产品或者品牌价值与体育运动价值发生替换或者关联的关系,达到人们一旦提到这个产品或者品牌就能与特定或者不特定的正面运动价值发生联想的目标。
  奥运营销处在广义的运动营销范围之内,但是它也有其独特之处:其一,奥运作为一个活动的规模性与综合性,使得奥运赞助商与供应商能够直接体现出一种实力与信用,以证明自己是最好的企业之一。其二,奥运的聚焦效应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发挥远大于某一特定运动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使受众的注意力湮没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与集合性活动之中,从而使得奥运赞助商不容易凸显自己的身影。其三,奥运营销受到奥运规则的限制,作为赞助商与供应商的动作范围实际上很有限,而更有灵活性与主导性而借运动打擦边球的企业在奥运期间得到的实际营销利益不一定就比赞助商与供应商少。
  企业只要能成为奥运赞助商或者供应商就处在某种有利的形象位置。但是在同样的位置上,企业是否可以收获更多呢?我认为这与企业是不是做四件事情有关系:一是能否制定出奥运前、中、后的系统营销规划,有意识地进行资源配置;二是在奥运热前后,是否能更加有效地展开工作,聚集注意力,因为奥运期间恰恰未必是真正的营销高峰期;三是能否避免落入俗套,简单地为企业贴上奥运标签,而是追求营销设计的独特创意;四是能否避免以自我中心,把奥运营销概念的实现放在整合与动员多种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考虑,扩大高品质的外包合作。
  在中国奥运营销本身就是一件我们学着做的事情,但却又不是一件只考虑中国元素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奥运营销是一个把中国元素、国际元素进行结合的大好机会,把握住这一机会,大胆进行一些前无古人的营销尝试与实验,正当其时。
  (本文作者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其他文献
6月初又到北京的时候,路过奥林匹克公园,从出租车里往外看,看到一个巨大的椭圆建筑,便脱口而出:“这就是鸟巢吧?”司机说:“是的,前面就是水立方。”  北京未来的两个地标性建筑矗立在眼前,施工已经接近尾声。此时离北京奥运会召开还有一年多时间,而在去年的此刻,这里还是一片封闭着的工地。  没想到一周后,正在上海出差,电视台里已经播出鸟巢和水立方主体工程竣工的新闻了。借助电视屏幕,我们看到了一幅优美、舒
期刊
显而易见,阿迪达斯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作品牌发展的最好契机。在阿迪达斯的市场路线图中,2008年,阿迪达斯要成为中国第一大运动品牌;到2010年,阿迪达斯要成为亚洲第一大运动品牌。为此,阿迪达斯设定了自己的奥运营销方程式。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甘铭祺的心里充满了信心,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作为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体育营销高级经理,目前他的工作主要有三项:与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
期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和海尔、联想、中国移动、可口可乐这些大块头相比,华帝这样一个“小个子”靠什么行走“奥运江湖”?华帝以“奥运家庭”的牌理出牌,最终能否为其品牌国际化“破局”?    即使在今天,年销售额已经达到十几亿元,被外界称为中国燃气具第一品牌的华帝,在其内心深处依然把自己归类为草根企业。  这家位于广东中山小榄镇的民营企业从1992年草创,一路走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从1992
期刊
经销商说董明珠有着“走过的路都不长草”的硬气,曾经的同事说她有着“十头驴都比不上”的倔强,董明珠自己也不讳言格力的企业文化与她的个性有关。格力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董明珠式”个性的企业,格力历史的改写也正是起于董明珠临危受命的那一刻。的确,临危受命与力挽狂澜的故事并不只是存在于侠客的世界,更存在于变数横生的商业丛林。    在董明珠的自传《棋行天下》一书中,或许可以窥见在家电业业务员的集体叛逃、经销商
期刊
2007年4月,新飞电器启动“新飞2008助威团”全国选拔赛活动,从全国各地选出50名青春靓女组成助威团,将在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喝彩、为奥运加油。无独有偶,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李宁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合作,体育频道所有主持人及记者将身着李宁服装报道体育赛事,其中包括对奥运会进行转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营销机会和传播舞台,连那些没有成为奥运
期刊
“奥运=品牌+销量提升”的简单逻辑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往往是靠不住的。企业如果没有自己明确的市场战略,那么以高昂的价格去购买一个排他性的奥运营销资源,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肥皂泡飞舞的嘉年华。    “有太多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希望与奥运为伍,尽管代价不菲。但我觉得奥运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有些像空中楼阁,就像打高尔夫,这种游戏太耗费时间和金钱,收获的或许只是虚荣,看起来也乏味。”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草根民
期刊
在悄然而至的无线营销时代,“魔售·移动营销”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什么时候将是移动营销的爆发点?还会有哪些形式创新?这些尚且不得而知。“魔售”的移动营销模式并不是全新的体验,但至少代表着未来的应用方向之一。    如果说2006年是中国手机广告的元年,那么2007年则是移动营销风起云涌的一年。世界第三大广告公司BBDO的CEO安德鲁·罗伯逊就曾经预测:手机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即将成为广告
期刊
所有的一切绝非偶然的巧合。  “钢厂的设备早就运走了。安装在60米高厂房内的顶吹氧转炉,加工卷板长度超过一公里的热轧钢机,一部烧结机,一座鼓风炉,还有许多其他部件,所有设备都用木条箱包装,塞进集装箱,装船启运,然后在长江口附近被拆箱。”在《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金奇的眼中,2002年,沙钢对德国蒂森克虏伯钢厂的购买拆迁,堪称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耐人寻味的变奏。  金奇认为,对中国人而言,蒂森克
期刊
《新营销》:你怎样看待汽车市场的细分趋势?  张明麟(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与欧美汽车市场不同,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包容度极高,欧系、美系、日系、韩系,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汽车品牌和产品,在中国都有生存空间。随着汽车品牌与产品的大幅度增加,汽车市场极度细分,这对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汽车市场的细分,要求汽车企业必须定位准确,选准卖点,才能赢得市场青睐。  《新营销》:东南汽
期刊
2007年上海车展落幕,余音悠长。展台上的较量转化为各路汽车厂商深层次的营销之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汽车厂商瞄准不同的参展角度,在更为细分的领域向大众展示了各具特色的风姿,这“细分之下的特色”,其实是它们整体营销战略的序曲。  在SUV市场,华泰汽车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在车展上,它不遗余力地向观众展示其“节能、环保”的一面,这与它一贯强调的“柴油”品牌形象一脉相承;在营销方式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