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早餐三味”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9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介石的早餐有固定的搭配,被士林官邸的人称为“早餐三味”:一片木瓜、一个炒蛋和一份酱瓜。
  这三种食物其实并不简单,是经过蒋的随侍多次调整确定的。
  木瓜并不是蒋介石开始就喜欢的食物,开始甚至有些反感其味道。但因为吃木瓜对胃病很有好处,在医生和宋美龄的建议和监督下,坚持吃了半个多月,感觉困扰其多年的胃病轻了不少,从此开始推崇木瓜这种食物。最后直接变成了早餐的开餐水果。木瓜也是宋美龄的美容法宝之一,她接受美国医生的建议,用木瓜水洗脸。
  据蒋介石的保健医生熊丸等回忆,蒋早餐特别喜欢吃炒蛋,这种炒蛋不是一般的炒鸡蛋,而是精工制作的,蒋介石命名为“黄埔蛋”。
  这种特别炒蛋的起源是蒋介石接受孙中山的委任,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期间,他节制饮食,不讲究吃喝,提倡吃“革命大锅饭”,但饭食简单也要保证营养,作为校长,蒋介石可以独享一个炒蛋的待遇,每天一个。
  这种蛋的做法是,把蛋打碎,用力打匀,做成蛋汗,加葱花,等油热5成左右的时候,煎炒而成,味道特别。
  由于蒋介石非常钟爱,还被列上接待外宾的菜单。宴请尼克松时曾送过一个黄埔蛋,以表示敬重。
  蒋介石对于黄埔蛋的钟爱,除了感情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则是蒋介石吃肉很少,吃蛋也算是解馋。
  到了蒋介石的晚年,他身体已经不好,好几天都只能吃流食。等身体好些的时候,侍卫开始为他做早餐,蒋介石的要求就是:“来一个黄埔蛋就可以了。”
  “早餐三味”的最后一道是“酱瓜”,这是蒋介石幼年形成的饮食爱好。蒋介石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靠咸菜等应对。
  酱瓜的制作非常简单,用锅烧开盐水,把洗净的小黄瓜,放到盐水中,放到坛子里封上,一个冬天过去后,就腌制成金脆的酱瓜。这也成了蒋介石对儿时的美好回忆。
  到台湾后,由于本地不产小黄瓜,蒋介石就派人从日本专门采购,保证早餐的供应。
  总的来说从饮食上看,蒋介石是个比较刻板无趣的人。但从养生的角度上,他还是非常成功的,其原则有七:
  少食即饱,适可而止。不吃甜食,适应淡菜。拒饮浓茶,少沾腥辣。不饿也食,及时进餐。荤素搭配,菜色调和。勤吃豆腐,远离痴呆。芒果当茶,香蕉润肠。
  (摘自《作家文摘》2011.9.20)B⑨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暴露,如何处理好人类、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为此其生态补偿功能倍受关注。本文从生态
黄河水权转换的费用构成流域机构及水行政管理部门已有明确规定,但在水权转换实施过程中宁、蒙两区均未考虑生态补偿问题,为了黄河流域水权转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
开展生态建设补偿是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本文将生态建设补偿的基本模式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准市场模式和市场模式三种类型,分析了生态建设的成本与效益的特点,并引
为了促进生态建设补偿政策的顺利推行,本文借鉴“东江流域水资源管治”研究成果67,探讨实施生态补偿决策体制的制度建设。以东江流域水资源为例,探讨分析了流域生态建设补偿
本文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界定了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提出了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方法以及相
在市场经济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离不开法律的规制。鉴于我国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不足的立法现状,应从立法层面构建综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体系,从制度层面建
针对实际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采用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酸雨(pH=2.5,3.5和5.6)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Zn、Pb、Cu、Ni和Cr的释放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酸雨作
会议
综述了微生物浸出电子废弃物的研究现状,包括常用微生物、反应机理、基本工艺、影响因素等内容,介绍了国内外微生物浸出电子废弃物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微生物浸出电子废弃物存
本文以经缩苯甲醛及半碳化处理后的高强聚乙烯醇纤维为原料,利用它与巯基乙酸的酯化反应将-sH基团引入合成纤维骨架,制成一种新型的功能纤维-聚乙烯醇螯合纤维,研究了它对铅(
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的重金属,从开采到成品使用,与之相关的专业达百余种。铅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它能够在体内积聚而引起铅中毒。铅中毒的作用相当缓慢而且毒性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