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伦理准则》的初步建构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澄清“伦理”与“道德”、“守则”与“准则”、“规范”与“准则”三组概念,阐明《护士伦理准则》是由护理道德基本原则、护理道德规范、护理道德范畴组成的完整体系,提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护士伦理准则》必须坚持指导性与约束性相结合、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相结合、特色与惯例兼顾、法治与德治相兼备的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外科学先进的护理伦理的研究成果,设计具有我国特色的《护士伦理准则》。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指示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系统、动态、连续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2±2.1)d,对照组为(31.1±3.2
朗读教学法,就是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角色读、接龙读、分组读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朗读方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读为本,带领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徜徉在美妙的文字海洋里,使学生领悟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由此获得的扎实的语文学养让学生受益终身。  一、朗读教学法的意义与实现方式  涉及朗读教学法的文章,大都从提高学生
目的 探讨全面、科学、有效的护士长管理考评方法.方法 建立护士长绩效考核机制,并应用于护士长管理考评中,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护士长对护理部管理方法的认可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士长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得分:护士长管理(97.43±2.41)分,各班工作质量(96.39 ±4.51)分,护理文件书写(97.75 ±4.25)分,基础护理(96.11±1.96)分,三基考
护士在照顾病患、查房等工作当中经常需要弯腰,容易患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两种疾病是护士的高发职业病,所以护士在护理病患同时也应该注意自我预防.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一种改良留置针输液拔针操作方法可有效减少护士的弯腰次数,得到科室护士的认可,尤其在发生输液渗漏时还同时能减轻患者疼痛,现介绍如下。
期刊
临终关怀(hospice)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安息所等,指由社会各层次(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人员、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体,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1].目的是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症状[2].关键词:社区;临终医护;临终关怀医疗;综述文献;重要性;前景
目的 调研某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方法 护理部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2 980例住院患者开展多科室、大样本量的压疮发生率和现患率调研.结果 压疮发生率为0.60%,现患率为1.34%.结论 通过调查和分析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的研究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的认知,有效地指导护士正确使用危险评估工具,及时辨别有发生压疮危险的患者,从而预防压疮
作者简介  郑文庆,高级教师,任教于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在期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参与20多个省市县课题研究。先后荣获“福建省优秀作家”“泉州市优秀指導教师”“德化县道德模范”“德化县优秀教师”“德化县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专业成长经历刊载于《中国教师报》等报刊,被中国基层网、中国微记录网、学习福建网、东南网、德化电视台报道或转载。  摘 要:在实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在突出
“携手同行、引领护理、创造明天”为主题的2012年协和护理学术研讨会于6月8日正式开幕,历时两天。这是一次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的国际护理学术盛会。
期刊
目的 分析导航辅助手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特点,为提高手术室护理配合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手术室完成的导航辅助手术106例患者纳入研究,统计导航技术在颌面外科手术的使用情况,分析各类导航辅助手术的应用情况及护理配合特点.结果 106例导航辅助手术中颌面骨折手术43例(40.6%),颌面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33例(31.1%),关节成形手术11例(1
目的 探讨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在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移动ICU,基本设施包括必要的抢救设备及足量的抢救药物,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急救技术准入的医护人力支援。对临床科室抢救的22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启动移动ICU协助救治。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移动ICU在(2.5±0.5)min到达急救现场并建立抢救团队。22例患者中,死亡4例(18.18%),抢救成功12例(54.55%),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