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明:画小人物,做大事情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黄伟明主创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迅速红遍中国。
  一天深夜,他回到北京的一个宾馆,看到一群保安围在一家小卖部看电视,黄伟明心想这么晚了还有什么电视剧,走近一看,发现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他试探着问:“这是新的吗?”,“是新的。”保安头也没抬,黄伟明暗喜。
  “我想说这是我做的,但没敢说,估计他们也不相信,反正每天都会有人说:喜羊羊是我做的。”他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爱演的性格一如既往。
  见到黄伟明,才发现灰太狼的长相原来有现实版,“我很爱老婆,但是我家没有平底锅。一般北方人怕老婆、被老婆欺负都是用擀面杖、搓衣板,但广州人家里只有平底锅和榴莲。”
  “我的样子很灰太狼,在坚持上也跟他很像,我每天就是在办公室里捉羊。”黄伟明自况。
  
  我不是西关少爷,是西关宅男
  黄伟明出身于广州一个书香世家,父母都是教师,他们平时都喜欢画画,这点遗传给了黄伟明,他小时候便开始描摹一些大象、猴子这些小动物,编一些小故事穿插起来,做成书的样子。
  黄伟明小时候住在三元里附近,出来逛街都要半个小时车程。小时候他常去文化公园听“讲古佬”讲古,越秀山上的金印游乐场是他的天堂,当然昂贵的门票使他只能眼巴巴看着这些“大机器”,结局往往是大人让他吃个雪糕就走了。
  “以前越秀公园的树还没长这么高,我们坐公共汽车路过公园都可以看到五羊雕塑,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
  虽然从小就便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的求学之路却走了很长一段弯路。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当时正值黄伟明择校,虽然对美术情有独钟,但经过一番考虑还是进了一所职高,选择了旅游专业,凑上了“酒店热”的热闹。
  “当时还是很喜欢画画,但长辈都说画画没有前途,很多画家都‘饿死’之后才出名。”
  因此毕业之后的他,进入一个四星级酒店工作,但这还是不能安定他那颗骚动的心,工作了两年后,他辞职进入一家香港公司帮电视台做节目,那是广东歌手风生水起的年代,黄伟明是歌曲打榜节目《今宵合家欢》的搞笑编剧,这让他的搞笑天赋展露无疑。但“画画”这个梦想一直在他的心里没有消失,1996年他毅然决定放弃当时的工作到加拿大学画画。
  “刚从加拿大回来的时候,一下飞机真有那种电视剧中亲吻土地的冲动!”黄伟明突然摆出一个夸张的表情,很快又恢复“正常”。
  回国之后,他就一直待在这个生养他的城市。荔湾区是他的根据地,工作、拍拖都在这,这使他对这个有着麻石小路、趟栊房子的地方感情尤深。
  “以前的广州旧建筑很多,现在就少多了,如今的广州就是一座现代城市,失去了一点以前的味道。”
  黄伟明平时喜欢宅在家,同学聚会也很少去,在家就看看碟吃吃饭上上网,两点一线的生活是他的常态,当别人称他“西关少爷”时,他极力反驳:“我是西关宅男!”
  “做动漫的,放纵都在作品里,生活中比较闷。”他又自我总结。
  
  角色中的广州草根味
  从小黄伟明就接受港台的无厘头文化,他最喜欢周星驰的电影,这给了他不少灵感,“我也会有无厘头的想法,但那些幽默都是来自生活。”他在广州西关长大,这里淳朴的本土文化气息滋养了他,从他参与的情景短剧《开心廿四味》、《开心吧》,到漫画《甘先生》、《番薯糖水》,到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都或多或少渗透了他对广州独有的情愫,他的作品既“广味十足”,不乏笑点。
  黄伟明在加拿大读书时加菲猫很红,热衷于漫画的他就画了一些动物为主角的漫画,可这些稿件都被报纸退了回来,后来有个朋友就建议他画一些大家都比较有感觉的华人小故事,《番薯糖水》就这样诞生了。
  漫画描述的是移民的生活,来自他自己的真实感觉,一直画了10年。《番薯糖水》这个名字很本土,就是一道广东的甜品,北方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番薯,什么是糖水,也不能体会里面的涵义,所以一直只是在本地的报纸刊登。而另一部漫画作品《甘先生》的寓意就是“甘草”,在广东话里面,“甘草”就是指一个人默默无闻,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很草根的形象,说的是市井生活。
  毕业回国后,黄伟明的动画处女作《宝贝女儿好妈妈》也顺利“出街”,这是他所有作品中跟广州气质最接近的一部,讲的是一家四口和一个租客的生活小品,那时他拿着相机就到中山六路一带拍照取景,那里的老建筑、骑楼后来都成为了故事的背景,主角大迪家里的装修也具有广州老房子的特色,里面出现的床单“原身”就是黄伟明家的床单,这些现实中的景观使他的动画更贴近平民百姓。
   “我喜欢写一些小人物。 大人做大事没什么好玩,小人物做大事才有意思。我一直在做生活化、幽默的东西,这是我的坚持,我就喜欢很搞笑的东西,不要太‘正’了,广东话说就是‘癫癫哋’。”
  以前很多采访到结尾常常会问他:“你觉得中国动漫的大方向是什么?”黄伟明心想:我怎么会知道!
  
  我爱广州
  黄伟明*广州本土漫画家、动画师,毕业以后从事过酒店管理、编剧,1996年留学加拿大学习美术,2000年回国正式进军动漫业。漫画作品有《甘先生》、《番薯糖水》,动画作品有《宝贝女儿好妈妈》、《喜羊羊与灰太狼》、《动感宝贝》等,被大家称为“喜羊羊之父”。
  
  平时生活中一个最享受的时刻
  睡觉之前看片子。什么都看,偶尔不用忙的时候就在孩子、老婆睡了之后一个人看。
  一道最钟意的粤菜
  番茄牛肉,我喜欢吃甜的味道。
  在广州一个经常去逛的地方
  中华广场、地王广场、流行前线一带,那里购物、看电影、吃东西都很集中。
  推荐初来广州的外地人去一个地方
  有朋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很久,总不能朋友一来,就去看越王墓吧!?之前有朋友喜欢历史文化的东西,那就带他到陈家祠或者夜游珠江。
  用四个字来表达对广州的情感
  没有别的,我爱广州。
其他文献
广州人喜欢说“出去蒲”,特指晚上出去消遣;这与《现代汉语词典》里,“蒲”的动词解释“伏地而行”,有着很大的出入。就如同人们在晚上“蒲”的行踪一样,“蒲”的实际意思也很难捕捉,因为广州人的“蒲”配搭上不同的词汇,会演变出不同的意思。如:出去蒲、蒲头、蒲精,这些词汇,估计你即使在《现代粤语字典》里,也很难找到解释。总之,简单理解,“蒲”就是一种自由的态度。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广州“后生仔”(粤语
期刊
走进广州的横街窄巷,这里偶尔还有湿漉漉的麻石路。街坊们或聚在一起聊天,或打麻将打到热火朝天。“哇,做“二划鸡喔,”老爷爷亲切地招呼着刚放学的小妹妹。  “二划鸡”,一个怀旧、诙谐又地道的称呼,能让“老广”听了都会心微笑。语言,反映一个地区的人的思维,同样也反映个性,相反亦然。平和、“为食”、实在……是广州人的特点,也是广州话的特点。  有个烂gag:外地人问,广州为什么那么实在?用普通话答曰:“因
期刊
回忆往事常比往事本身更让人惊讶。  2009年的中国风尚,也许该从2008年圣诞节前一个月像蝗虫一样出现在伦敦各大百货公司的中国血拼者说起,从那时起到年底Chanel首次把2010年高级手工系列的发布搬到上海,中国市场挽救西方奢侈品群落的声音不绝如缕。  2009年的中国风尚,也许还可以从年初“国际影星”章子怡与男友私家海滩上调情的照片外泄事件说起,然而到年底时仍是关于“国际章”的新闻搅动隆冬风情
期刊
广州人的城市记忆里,有两个标签式的符号,一个是西关小姐,一个是东山大少。昔日的东山大少出身官宦人家,不显山不露水,温和之下有火山。这次,在一家隐蔽于广州闹市的私人会所见到“黄振龙凉茶”的继承人黄昌伟,真正被他的不温不火打败。这个靠摆档起家,打造出一个凉茶王国的人,闲聊起家常,他觉得无外乎吃喝享乐,“这是岭南风情,叫温情”。    记忆中的节目  黄昌伟的样貌与实际年龄不相符,不惑之年的他看上去顶多
期刊
怎么吃饭?庄臣最乐于推荐的粤菜餐厅是朝天路的雅苑餐厅,这间广州老饕们经常光顾的粤菜小馆,有着大隐于市的气度。积累了超过20年的老客,菜式出品均属一流,无味精,选料精。   当然价格也是很具争议(不比一线食府便宜)。在这间被庄臣称为有“货如轮转,‘越有越有’”特点的餐厅里,他最津津乐道的一道菜式是生炒草莓骨。  “生炒骨是很代表广州的一个菜式,从中可以看到餐馆档次、管理、生意、厨师火候、酸甜汁的调味
期刊
外表温文尔雅,说话不紧不慢的服装设计师屈汀南也有忍不住要发飙的时候。  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等了好几个小时,他终于看见了一家面店,满怀希望地进去要了一碗九十元的牛肉荞麦面,谁知道服务员端上来面条就像梅干菜,一夹就断。  他不得不叫来服务员,大授做面之道:荞麦面的黏性很少,不像白面,应该是在煮熟之后再用冷水过一遍,然后放到热汤里,面才不会散掉。  服务员不以为然:你挑剔那么多,不就是为了退钱吗?  屈
期刊
平时生活中一个最享受的时刻  工作的时候,是另外一种乐趣,跟在家享受的东西不一样。  一道最钟意的粤菜  盐焗重皮蟹,很原汁原味,里面还有水分在里面,蟹肉很干净鲜甜。粤菜跟我家乡福建的口味比较接近。  在广州一个经常去逛的地方  天河区一带逛得比较多,我现在不常出去,实在是要买点东西才会出去。  推荐初来广州的外地人去一个地方  珠江游,因为珠江是个很有前景的地方,和长江不一样,它有很多河道,如果
期刊
靓女李艾,广州生,广州长,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在广州度过。大学毕业前,她回家,骑车需要15分钟,乘小巴两站地,打车12元。现在,她身居北京,每年过年回家一次,停留几天。广州湿湿闷闷的气息,让她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再一细嗅,飘着的还是熟悉的味道,家的味道。    无法消弭的“港台腔”  晚上九点钟,李艾录完节目的时候,我们开始约好的采访。我告诉她,今天的采访主题是你的家乡,广州。她的第一反应是想喝广州的
期刊
袁伟时来广州的一切机缘是父亲不想和自己的兄弟分家,父亲坚持赚钱让他的叔叔和伯父念完大学。而正在广州念大学的叔叔,放暑假回家时对他说:“乡下人的眼界很窄,要到大城市念书,眼界才开阔。”这句话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刚来广州的他,第一印象是自由,当时没什么户口等限制,只要考上中学,交得起学费就可以读。他考上了好几所,最后选择了西华路的私立南海中学。  另一个印象就是乱。长堤沿江那个地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
期刊
忙完工作后,广州人通常说“去食番餐”,有庆祝和安慰自己的意思。    食    粤语读音:【ji6、sik6、zi6】  解释:“食”字的意思与国语中“吃”的意思相似,吃东西、咀嚼、咬、食物的意思。  组词释义:搵食:从字面上理解,“揾”是找的意思,“食”就是吃的,“揾食”可直译为找饭碗、挣饭吃,意即谋生。广东白话有一句人们经常说的:“揾食艰难”,可以理解为找工作很难,或者谋生很难。  为食:表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