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的教学形式,只重视结果不看重学习探索的过程,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最后把知识掌握为目的,形成了“满堂灌”的局面。虽然成绩可喜,但学生依赖现象很普遍,造成他们主动发现探索意识淡漠,更没有创新的想法,思维被阻碍了发展。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展,在主体作用催化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怎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力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方法科学化,播创新思维之“种”
  培养问题意识尤为重要,有了思想意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就不会满足于表面层次,就会产生强烈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带动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具有创造性的新发现。学生的质疑促进创新意识的生长,只有发现和提出质疑的人,才能会产生创新的想法。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他才有去解决问题的想法。孩子们各种创新的解决问题方法由此产生。
  培养问题意识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设计怀疑新旧知识的不同矛盾中,学生因为不明白理解产生奇特的想法,因为有了奇特的想法才生成要去探索的兴趣,就会出现个别学生不用现成的方法或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说明学生不一定理解基本的原理知识,出错时也是一种好的现象,这正说明学生不满足于模仿现成的解法,从这一侧面也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我们只注意了正确的资源而忽略错误资源。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出示了一个问题:谁能在1、10、1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能用等于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用相同的单位把上面各数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1角=1.0角=1.00角;1千米=1.0千米=1.00千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可以用“=”连接,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因材施教,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是一个人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意识,也是创新思维意识的一个具体体现。学习贵在知道怀与疑。只有不断的出现学生的怀与疑,才能够有不断的异想天开的创造想法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播下了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
  二、现代化教学观、建立谐和的师生关系,耕新思维之“田”
  传统的课堂,满堂问的形式中,老师酷似船夫,学生酷似繁重的大船,任凭船夫使出浑身劫数,繁重的大船却进行得缓慢,学生老师都很费力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存在一定的创新潜能。外在动机有更加直接的鼓励催化。
  只要激发出学生能力,不愁学生自主求知。我认为老师应当降低自己的身份,以参与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做学生的老师和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使用身体各部分语言、合理的表情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喜欢你,才会喜欢你所教科目,和谐的课堂氛围,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与紧张的距离,产生向师性的凝聚力,产生学生与老师感情上的互通,学生才会宽松、敢说、敢问、敢想。只有这种氛围才会积淀创新思维的沃土,激发各种创造动机,启迪得到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在求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练习课上,设计了一节粉刷墙壁的课,课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教室墙壁进行设计,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我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方案来,学生的浓厚的创造动机被激发呈现,在学生的汇报展示过程中,我的鼓励,赞许的眼光,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孩子们设计出了多种粉刷方案,同时理解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含义,知识和能力双重进步。因此,我用这种催化剂催化学生内在动机的发展。
  三、创设多趣情境,提高参与,萌创新思维之“芽”
  创造离不开思维。人脑有两种思维方式聚合和发散。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步骤是流畅、变通、独特。我平时通过不同形式侧重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连贯,因为我们用储备的知识和观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见解与思路。我一般从一二年级开始锻炼,由简单容易到繁琐困难,逐步进行深入,逐渐形成学生自己各自不同的能力。不要太着急。
  而思维的变通则是教师通过解决问题的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来加强应用。在思维的独特方面,创设思维独特的情境,铺捉孩子们学习过程中有新异性的想法与思路,得到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发散和聚合两种思维。同时,创造思维是发散和聚合的统一。不能只注重发展一种形式,而忽略了另一种形式的培养。大脑共同协同活动的结果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我增加一些开发左脑的活动,开拓大脑潜能,提高他们思维创新的水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我们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实践经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他们的能力和創新意识。
  四、提供机会,倡导联盟,发挥合作优势,施新思维之“肥”
  人有双手与大脑两个宝。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对过程及结果漠不关心。利用小组发挥每个组员的长处将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学生混合组成小组。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的特点来彰显自己的创新能力。每一个学生的学识水平不同,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知识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如果老师再一碗水端平,就会出现优生觉得你饱或差生不知所云,这样势必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我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差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掌握每一节课的基本知识,这主要通过提高和练习体现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把知识延伸、扩展,让“吃不饱”的学生再吸收。在课后作业上,也有意识地布置不同的作业,检查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每个学生都满足于所学知识,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就不会有“太难了,我做不来,不学了。”或“太容易了,提不起兴趣”的想法,充分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纪律问题是关键。有的老师看到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就大发脾气,这样做只能管一时不能让孩子们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我的做法是鼓励纪律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就会很自觉的和他学。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都会有不同的进步特别是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在“肥”的催化作用下,在创新的田地里,播下创新思维的种子,会发芽成长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实现我们伟大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被越来越重视,而高考体育统考作为特长教育,是部分学生升造理想大学的重要路径,而其专业考核内容基本是学生的爆发力素质。所谓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使器械(或人体本身)移动到尽量远的距离的力。顾名思义,这种力就象火药爆炸一样,能在一瞬间崩发出巨大的能量。爆发力实质是指不同的肌肉间的相互协调能力,是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质相结合的一项人体体能素质。爆发力与力量、时间密切相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学生的心理失常,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  教
期刊
目前,当代美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玉能先生在其主编的《美学教程》一书中对于丑的定义的阐述在我国有着广泛的认同。他指出,“丑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并列存在的一个美学范畴。如果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那么丑就是被异化、被扭曲的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的具体、形象的显现。如果说美对人而言是一种肯定性的价值,它在情感上使人振奋、愉悦、欢快、幸福,那么丑对人而言就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在情感上使人厌恶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既然如此,教学中必然需要一种情境,这种情境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是沟通学生已有经验和所学数学内容的桥梁。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一种富有挑战性的“再创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既然如此,教学中必然需要一种情境,使教学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和生成性。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
期刊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梦想,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多年来,尽管我们一线教师费尽周折,集思广益,不断探索,但语文课堂教学盲区依然存在,尤其在农村小学。  一、忽视学情学段特点,片面追求教学成绩  深入一线“推门听课”,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为了“赶功课”“求进度”,盲目追求课堂容量,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忽视学情学段的特点,违背学生个性发展、认知结构、年龄特点、学段的要求,导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校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近年的学习实践中,我
期刊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
期刊
一、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的教,机械的学。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语言虽然可以学得,但更主要是习得。语言习得的理论给外语教学的启示是;语言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工具,某一语言的词汇结构体系和语义结构体系反应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应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了文化传统有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对于已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基
期刊
一、信息技术和教学相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创设一个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一、 激发学生几何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上好“导言课”。可启发学生从观察入手,介绍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多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几何知识无处不有、无处不用,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如有一条大河,我们想知道它的宽度,但又不能到达河的对岸,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不能知道了呢?不是的,又如,你们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吗?同学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我们学习了相关的几何知识,就能解答这些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