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之研究

来源 :语言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ingy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通过梳理和讨论前人对汉语外来词的术语使用、创制范式、规范问题、词源考证及其对汉语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已有研究显示"汉语外来词"这一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学者应尊重语言使用事实,以避免术语混乱;汉语语言和书写系统本身的特点和封闭性使其具有先天的意译倾向,对已经创制的音译词也具有强大的改造功能;对于当代汉语外来词的规范问题,应灵活掌握前人提出的原则并有创造性补充;外来词的词源考证有助于了解中外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也可为现在和将来的国际交往及外来词创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外来词的引进不仅扩大了汉语词汇的数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对汉语的语义、构词和语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百家争鸣”盛象,其中以儒、墨、道三家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时至今日,它们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本文以儒、墨、道三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在总结其思想共同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生活实际,对儒、墨、道三家音乐美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价值及意义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音乐美学思想 现实价值 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
客观世界各维度的量在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名词表示事物,事物有数量和几何量;动词表示动作或变化,动作或变化有时间量;性质形容词表示属性,属性有程度量.充当基式的性质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表示量的高低,形容词重叠式通常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同一个形容词重叠式的量却时而加重,时而轻微,既有研究经常解释为量的变化.现从泰语形容词入手,分别考察了基式和重叠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表达序列,发现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除了有性质与状态的对立,还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重叠是一个主观化过程,目的是满足语言主观性的表达需求.形
摘要:环县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中颇为重要的一支,它凭借灯光在幕布上传递出影子,加上配音表演故事的民间戏曲。环县皮影戏在2002年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道情皮影之乡”,实地走访调查得知皮影传承的情况不容乐观,了解其发展现状以及造型装饰特征,分析影响皮影传承的因素,结合时代发展新形势,探究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皮影艺术,走向世界国际舞台。  关键词:环县道情皮影戏 造型和装饰特征 传承保护  
汉语“自己”在句子中照应关系复杂,其根源在于“自己”具有照应性和代词性两种用法。本文基于“自己”的句法分布,在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对“自己”的构词特点及多重照应关系进行分析,指出汉语“自己”是由词根“√自”和“√己”复合而成的具有功能性特征的名词性成分。在复合过程中,由于“自”和“己”的词汇属性特点以及并列的结构关系,使复合词根“√自己”分别具有照应性和代词性两种特征选择。当选择照应性特征时,凸显“自”的反身代词用法;当选择代词性特征时,凸显“己”的代词性用法
汉语半图式构式“为了X而X”,形式上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强调功能促使变项一致化,概括性表达功能促使变项简约化.其构式义浮现原因在于:构式中的“目的 ”一方面具有强调本
来华留学汉语教育历经70年,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国,学历生成为留学生主体,信息化快速融入教育,这些变化对汉语教育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本文将来华留学汉语教育分为三大时期,从多个角度梳理其发展轨迹。第一阶段(1950-1977年),是来华留学汉语教育的发端。第二阶段(1978-2009年),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立,产生大量标志性成果。第三阶段(201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留学中国计划》发布,来华留学汉语教育向纵深发展,并在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六大
摘要:民族声乐是我国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国民族声乐取得了众多成就,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地区的民族声乐可具特色,有效实现了丰富中国民族声乐内涵的作用,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如今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民族声乐也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不断改变和发展,在风格、唱法等方面越来越趋于大众化,导致中国民俗声乐的特色逐渐消失,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加强对我国
《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以现有的发现与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戏曲发展史为主线,从古代演剧史、古戏台历史演变、戏台演进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古戏台建筑形制及建筑艺术、古戏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