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上岗,当优秀父母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fe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儿路上一波三折
  为了做一对合格的家长,早在大女儿马美晨未出生之前,杭州市民马小民和沈洁源夫妇就购买、阅读了一大堆育儿书,各种理论方法都知道一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如何使用,常常今天对女儿实行挫折教育,明天又尝试赏识教育;有时候要求令行禁止,有时候又允许孩子有犯错的空间……如此费力劳神,效果却始终不能让人满意。
  二女儿马美盈出生前,马小民就让小美晨摸妈妈的肚子,感受妹妹的存在。小美晨没有表现出任何抵触情绪,夫妻俩都很高兴。
  可在小美盈五個多月大的时候,有一天早上,马小民将小女儿放在摇篮里,自己去洗奶瓶,回来时看到大女儿高高举起小手,准备打妹妹。这可把马小民吓坏了,他大声怒吼道:“马美晨,你想干什么?”马美晨立马被吓得哭了起来。
  马小民继续责问道:“你为什么要打妹妹呢?你是姐姐,难道不应该让着妹妹吗?”从没被爸爸如此严厉批评过的马美晨大声吼着:“都是妹妹的错!她抢我的玩具,你们都不爱我了!”说完便跑开了,马小民的心瞬间冰凉,他责备自己为了照顾小女儿忽略了美晨。
  为了化解两个女儿之间的矛盾,马小民和沈洁源前前后后买了数十本家教书,但实实在在看过的、记下来的却寥寥无几,一点也不实用。姐妹之间的争风吃醋、你争我夺、互相吵闹依旧每天都在上演,小美晨依然觉得爸爸妈妈没有以前爱自己了。
  2016年9月,小美晨上幼儿园了,可她简直是个“慢动作女王”,每天都让马小民着急上火:穿衣要催,刷牙要催,吃饭也要催,饭放在她嘴里,不催她就不知道往下咽……为了培养女儿的时间观念,马小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认识时间,可收效甚微;不教吧,马小民又担心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改变女儿磨蹭的坏习惯,成了马小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女儿成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马小民急切地希望得到解决。可孩子们却像故意与他们对着干似的,对马小民施展的各种教育方式都不感兴趣,动不动就大哭大闹,令他束手无策。
  持证上岗的爸爸
  2017年3月4日,马小民去接小美晨放学。一进幼儿园大门,老师就递给他一张红色的宣传单。马小民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传递科学育儿理念,提升家长育儿素养!欢迎您关注星级家长执照,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马小民浏览发现,星级家长执照平台里的内容都是5分钟左右的权威教育视频,可以拿起手机随时随地观看。正看着,小美晨和伙伴嘟嘟争抢一辆滑板车,相持不下,都哭闹起来。
  马小民想到了刚才视频中的方法,走到正在哭闹着的美晨和嘟嘟面前,蹲下来平视她们,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微笑着说:“不如我们来做个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的人先玩,输的人后玩,每人玩两分钟,好不好?”两个孩子同意了,她们很快按照猜拳输赢安排好玩滑轮车的顺序。不一会儿,刚刚还剑拔弩张的孩子又成了有说有笑的好朋友。
  通过学习,马小民才懂得,原来女儿磨蹭没有时间概念,错不在孩子而在自己。因为抽象的时间概念对幼儿而言难以理解,如果将时间具体化,孩子自然就明白了。于是,马小民第二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特意到文具店买了一个紫色的沙漏。
  晚饭前,马小民拿出紫色的沙漏,一边翻转一边告诉小美晨:“这个沙漏翻转两次,爸爸就能把饭吃完,美晨你需要几次呢?”小美晨看着流淌着的沙子,兴奋地说:“爸爸,我只要五次就能吃完。”那天,小美晨第一次在半小时内吃完了饭,夫妻俩特别开心。
  如今,小美晨爱上了这个沙漏,刷牙、穿衣服、玩游戏时,她都会主动把沙漏放在手边,每次时间一到,美晨不要爸爸催促就主动结束,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慢动作女王”了。
  马小民为了奖励小美晨的进步,给她和妹妹买了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回到家,姐妹俩上演了一幕你争我抢的画面。马小民没有像以前那样斥责姐姐一定要让着妹妹。他把问题还给孩子自己,让美晨想想该怎么办。小美晨很聪明,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先玩。妹妹小,妈妈代替妹妹与我包剪锤。”马小民赞许地点了点头。
  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小美晨从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她和妹妹争抢哭闹的时间越来越少。
  学来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马小民越看越有兴趣。一段时间学习下来,马小民感觉受益良多,不少以前比较困惑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两个月下来,他已经学满0岁~3岁阶段的课程,并通过测试达到100分。
  2017年5月16日,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正式启动了“星级家长执照”工程。启动仪式上,马小民拿到了编号为00001的星级家长执照,成为国内第一个持证上岗的家长。马小民手握证书激动地说:“这是我近年来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证书。”
  (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小镇上有个胖厨师。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炒菜、炖肉、熬粥、做点心……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这样,胖厨师有点儿厌烦了。  “我想给自己放一天假。”他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小镇就炸开了锅。  也难怪,整个小镇只有胖厨师会做饭,他要走了,大家吃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好啦。”胖厨师打开厨房的门,大家都惊呆了——厨房里堆满各种食物:五个半层楼高的蛋糕,四摞桌子那么大的馅饼,三锅热气腾腾的汤,还有一盘盘香喷喷
期刊
因为见效快,很多父母喜欢以物质奖励孩子。但是这种做法长期下來会有危害。  外国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挑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跟A组说“画得好就给奖赏”,跟B组说“想看看你们的画”。三个星期后,A组的孩子们绘画兴趣明显降低,而B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  心理学家表示,奖赏可以直接驱使孩子们去做某事,但是渐渐地会让孩子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失去兴趣。短时间内,这样的物质
期刊
真有意思  我寫的字连老师  也不敢认  它们看上去似曾相识  不是多了一撇  就是少了一横  这些字在字典里  绝对找不到  一个个像是怪人  我发明的这些字  如今  正举着红叉叉抗议  等着我一个个  把它们纠正
期刊
一  瑞所在的小学举行“粉红衣服日”,也叫“反欺凌日”。在这一天,无论教职工还是学生,都要身穿粉色衣服,而且是身上的粉色越多越好。  关于这一天,有个感人的故事。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曾经有一个念高中的男孩在开学的第一天穿了一件粉红色的Polo衫上学。学校里那些惯于欺负同学的孩子就取笑他穿粉红衫,并威胁要揍他。这时,有两个叫大卫和特拉维斯的学生,听到同学们在议论这件事,无法忍受这样的行为,就决定采
期刊
孩子的敏感特质是切实存在的,是与众不同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与自己与众不同、高度敏感的身体建立和谐的关系,度过健康的一生。  我向来敏感。有时候觉得这不失为优点,我极易体察他人感受,是很多人心中善解人意、见之可亲的朋友。但凡事都有对立面。敏感也让我容易受伤,甚至心陷困局。我习惯自省,总想着纠正自己的敏感,甚至去阅读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希望汲取一些钝感力。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常常用“是否过于敏感了
期刊
每到假期,孩子们都是四处奔波,疲惫不堪,家长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培训班,生怕错过哪一个,落在同龄人后面;家长群里,讨论最热烈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谁过了钢琴十级,谁考了奥数五星,谁英语比赛得了大奖,每个头像后面都有着一颗不淡定的心;朋友圈则更成了家长的焦虑源泉,看到各种“晒孩子”,家长们面色凝重,压力山大……  这反映出大多数家长在面对“孩子到底适应怎样的学习模式,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这些选择
期刊
我和李晨铖的缘分开始于7岁那年。天真懵懂的我们一起上课、活动、用餐、放学,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二年级时,我跟他成了同桌,才知道他还有双小巧手——画的画、做的手工活灵活现。三年级时,我们各自有了新的同桌,只要我请他教我折纸或画画,他总会乐颠颠地帮助我,让友谊的小船稳稳地行驶。到了四年级,我们又幸运地成了同桌。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缘分吧。  这天课间,我们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天。这时,何烁雯提议:“我们来
期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真是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才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身体残疾的情况下还坚持写书。谁料想,保尔呕心沥血写的手稿丢失了,这一度令他灰心失望,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
期刊
编前:编辑此文非常感动。教师非常辛苦,但桃李满天下时的成就感,是许多职业都难得拥有的。当走在路上有陌生的脸庞毕恭毕敬问好时,当在灯下读着远方学生寄来的书信时,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吧。质朴无华的白菜花,开在孩子与老师的心底,也开在了读者的心底。  初夏的午后,我正趴在办公桌上休息,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什么动静。抬起头,惺忪的睡眼中映入了一张略带歉意而微微笑着的脸。顺着他的眼神看去,我的睡意顿时消
期刊
项羽是楚国人,少年习武,能将百斤鼎高举过头。长大后跟随叔父参加推翻秦朝的起义。  有一次,秦军攻下了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了两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接着自己率主力往前线进发。全军渡过河后,项羽下达命令:“将士们,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全凿沉了!”  士兵们一听都傻了:“将军,把锅和船都毁了,我们用什么做饭?又怎么回去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