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用心培養人才,用爱浇灌花朵”——我用21年的班主任工作来践行这美丽的诺言。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努力的。二十几年的历练,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复合角色”:一个慈爱的母亲,一个严厉的父亲,一个真心的朋友,一个学习的榜样……而要想成为这样一个“复合体”,唯一的途径就是用爱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教育在爱中体现出无限的力量!
每次从头接一年级时,我都告诉自己:你的新朋友来了。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记得一个下午,我刚到学校,有个学生拿着一包东西来到我面前,说:“老师,邱俊哲带巧克力到学校来。”我听后,对这位同学说:“你先把巧克力给他送回去好吗?老师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不一会儿,邱俊哲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天真地说:“老师,我带巧克力到学校来,你不但不批评我,怎么还让同学给我送回来了呀。我温和地对他说:“既然你知道不能带巧克力到学校来,那你为什么还带来呢?”他说:“爸爸从国外给我带了一盒巧克力来,我想和老师一起分享。可又怕老师会说我。”我想了想说:“老师谢谢你,老师吃一颗,剩下的拿回家,以后不要再带来了好吗?”他听完,马上伸出小手,原来他手里攥着一颗巧克力。我接过这颗带着他的体温的巧克力,他高兴地跑出了办公室。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不是对,我只知道接下来我再去教室上课的时候,他比谁都坐的端正,听的认真。
从这件事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用一颗童心去看学生,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指引。孩子的自尊心是脆弱的,是需要维护的,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评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会伤害到孩子,同样的事不同的处理方式却能温暖孩子的心。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在学习上是学生的老师,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辨别是非曲直、真假善恶,这种帮助、辨别不是强加的、硬性的,而是一种循循善诱式、乐意接受式,最终达到一种合乎双方意愿的境界。如果学生拿来巧克力时,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通乱批,不但伤害了孩子那颗天真的童心,也会疏远我和孩子的距离。
再平静的水面,有时也会泛起小浪花,那天下午,我照例提前15分钟到校,习惯性地走向教室,我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传来阵阵哭声,顺着哭声一瞧,嘿,常天泽、邱俊哲、贾知朋三人正围着打潘德昊一个人,我三步并做两步,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大喝一声“干什么?”听到喊声,可能我当时的脸色实在太难看了,也可能他们从没见我发过那么大的火,这些孩子马上停住了手低下头,一副低头认罪的可怜模样。本来我是想暴跳如雷的,可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心又软了。我开始沉思:冲他们发一顿脾气,是挺解气的,可这样做能达到教育他们的目的吗?能保证从思想上使他们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吗?于是,我的语气缓和下来,对他们说:“先到我办公室来!”可他们个个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冲动地继续斥责他们,看来他们已经在思考刚才的做法究竟对不对了。他们边走边偷偷地用眼睛来瞄我,于是,我拉起还在哭泣的孩子并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说:“好孩子,别哭,他们把你哪里打疼了?来老师给你揉揉。”他马上停止了哭泣。我回到了办公室,几个孩子也跟着来了,一个个局促不安地不是在摆弄手指,就是在摆弄衣角,神情更加紧张。于是,我用温和地语气说:“今天的事,老师不想多说,老师只想听听你们怎么说?”开始,他们一个个都不敢说,于是我继续鼓励:“知错能改,你还是好样的,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那肯定改正不了错误......”“老师,我说,我说......”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矛盾顿时化为一个完美的句号,他们几个还成了好朋友呢!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用温柔的语言教育他们,比大声训斥效果好的多。
我想,当我们面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时,如果换一种视角、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会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错误有时也具有别样的光彩,有时也很美丽。我正因为坚持了这一点,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之间也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用我的言行去净化孩子的心灵,那么孩子就会在我们的爱抚中学会关心他人。我时常告诉学生,你的同学就是你的家人,老师就是家长,班级体就是你的家。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多为班集体做好事,遇到事情要多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好孩子。我坚信用爱心和真情浇灌花朵,这样花朵才能开放得更艳丽。
每次从头接一年级时,我都告诉自己:你的新朋友来了。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记得一个下午,我刚到学校,有个学生拿着一包东西来到我面前,说:“老师,邱俊哲带巧克力到学校来。”我听后,对这位同学说:“你先把巧克力给他送回去好吗?老师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不一会儿,邱俊哲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天真地说:“老师,我带巧克力到学校来,你不但不批评我,怎么还让同学给我送回来了呀。我温和地对他说:“既然你知道不能带巧克力到学校来,那你为什么还带来呢?”他说:“爸爸从国外给我带了一盒巧克力来,我想和老师一起分享。可又怕老师会说我。”我想了想说:“老师谢谢你,老师吃一颗,剩下的拿回家,以后不要再带来了好吗?”他听完,马上伸出小手,原来他手里攥着一颗巧克力。我接过这颗带着他的体温的巧克力,他高兴地跑出了办公室。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不是对,我只知道接下来我再去教室上课的时候,他比谁都坐的端正,听的认真。
从这件事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用一颗童心去看学生,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指引。孩子的自尊心是脆弱的,是需要维护的,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评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会伤害到孩子,同样的事不同的处理方式却能温暖孩子的心。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在学习上是学生的老师,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辨别是非曲直、真假善恶,这种帮助、辨别不是强加的、硬性的,而是一种循循善诱式、乐意接受式,最终达到一种合乎双方意愿的境界。如果学生拿来巧克力时,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通乱批,不但伤害了孩子那颗天真的童心,也会疏远我和孩子的距离。
再平静的水面,有时也会泛起小浪花,那天下午,我照例提前15分钟到校,习惯性地走向教室,我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传来阵阵哭声,顺着哭声一瞧,嘿,常天泽、邱俊哲、贾知朋三人正围着打潘德昊一个人,我三步并做两步,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大喝一声“干什么?”听到喊声,可能我当时的脸色实在太难看了,也可能他们从没见我发过那么大的火,这些孩子马上停住了手低下头,一副低头认罪的可怜模样。本来我是想暴跳如雷的,可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心又软了。我开始沉思:冲他们发一顿脾气,是挺解气的,可这样做能达到教育他们的目的吗?能保证从思想上使他们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吗?于是,我的语气缓和下来,对他们说:“先到我办公室来!”可他们个个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冲动地继续斥责他们,看来他们已经在思考刚才的做法究竟对不对了。他们边走边偷偷地用眼睛来瞄我,于是,我拉起还在哭泣的孩子并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说:“好孩子,别哭,他们把你哪里打疼了?来老师给你揉揉。”他马上停止了哭泣。我回到了办公室,几个孩子也跟着来了,一个个局促不安地不是在摆弄手指,就是在摆弄衣角,神情更加紧张。于是,我用温和地语气说:“今天的事,老师不想多说,老师只想听听你们怎么说?”开始,他们一个个都不敢说,于是我继续鼓励:“知错能改,你还是好样的,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那肯定改正不了错误......”“老师,我说,我说......”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矛盾顿时化为一个完美的句号,他们几个还成了好朋友呢!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用温柔的语言教育他们,比大声训斥效果好的多。
我想,当我们面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时,如果换一种视角、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会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错误有时也具有别样的光彩,有时也很美丽。我正因为坚持了这一点,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之间也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用我的言行去净化孩子的心灵,那么孩子就会在我们的爱抚中学会关心他人。我时常告诉学生,你的同学就是你的家人,老师就是家长,班级体就是你的家。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多为班集体做好事,遇到事情要多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好孩子。我坚信用爱心和真情浇灌花朵,这样花朵才能开放得更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