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民族器乐合奏课;大学;素质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越,随之民族器乐文化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高校中的民族器乐专业也日趋白热化,综合大学中对民族器乐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演奏技能以及民族器乐表演品格等综合艺术表现能力,这也是综合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现。然而,学习民乐的学生与日俱增,单独演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把各种民族乐器组合到一起成为团队,便成了民族器乐教学的新方向,而这种民族器乐合奏课程则成为民乐应用和展示的基础。民族器乐合奏主要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乐器的基础上,让其同时参加合奏训练,使其在更宽阔的领域内认识音乐,在与伙伴的密切合作中领略到合奏艺术之美,领悟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生所学的那种乐器的演奏水平也会因为有种种新的刺激而迅速提高。现阶段,民族器乐教育虽然开展得热闹非凡,但在她繁荣的背后,同样也陷入了一个严峻的“误区”,民族器乐教学沿袭了保守教育的模式,盲目教学,使学生只注重自己的专业水平,而忽视了合奏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发挥充实程度不够。本文力图通过对民族器乐合奏课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研究,定位其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对民族器乐合奏课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服务与理论参考。
1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摸索出了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它们不仅反映出各时代各民族的特色,反映人民思想情感,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聪明的创作才能。器乐教学不光只传授技能,从根本上,它还需要传授情感,使学生的审美修养得到迅速提高。一名乐器演奏学生不仅需要娴熟的演奏技巧,更需要在技巧中加入细腻的情感,因此,在民族器乐合奏训练教学中,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作品的讲授,能够使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在众多的传统音乐作品中得到理解、诠释、演绎民族音乐的真谛。放眼观之,所有优秀的合奏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于百世,让世界都知道,主要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背景,还能将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植入到音乐当中。在正常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当中,通过教师对民族乐器合奏作品的介绍,使学生懂得民族的音乐是全世界的音乐,我们一定要热爱民族音乐的道理。
2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提高音乐学习者的音准把握和谐感
音准把握不仅是所有学生学习器乐的主要因素,也是乐器合奏形式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把一个合奏团队看成一个和旋,其中的每一样器乐声部当作构成和弦载体的音符,要想瞬间演奏出一个完美的和弦,那么每件乐器就必须演奏准自己的音符,不能有任何偏差。 专业学习演奏的学生在演奏乐器时,都会注意音准问题,但这种有意识的注意往往仅限于自身发音,因为所有练习者都是通过个体练习来演奏,从乐曲的处理和表现等方面都非常注意个体的发挥。而在参加合奏训练的时候,由于技术水平和演奏经验的缺乏,容易使声部与声部间融合不到位。比如说弹拨乐声部,在演奏当中,左手按弦的力度与音准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合作演奏中,如果只注重自己的情绪技巧发挥,而不注意聆听其他声部音色变化,就会导致力度性音准偏高。而在吹管乐器声部当中,由于乐器材质不同,随之吹奏时间的增加音准也会发生高低变化,这时只有随时调整气息大小,才能把自己的音准把握到最佳状态,与其他声部才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3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技能合作意识和团队价值观
大学生由于入学条件不同,使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不部分学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从小的圈养生活使其逐渐脱离了与人合作交往的环境,总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优秀的,不会与同伴和睦相处,与别人合作的意识也相对淡薄。在合奏训练过程中,学生们有时担任乐曲的主奏有时候又是伴奏,这种角色之间的互换,要求学生们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一个乐团不仅强调个人的演奏水平,更强调乐团(乐队)的整体业绩。合奏的主体是团队,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演奏水平的强化,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音响效果,合奏课正是通过这种团队与个体的关系,使学生们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今后的人生路中,懂得相互信任、同心同德。
4 民族器乐合奏课的开设有利于优化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的校园生活也多姿多彩,学生民族器乐组合在优化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生们组建的民族乐团是大学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团队载体,及时反映了学生的文化生活面貌和精神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综合实力。
5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一门能够把道德情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互结合传授于大学生的优秀课程。教师在讲解作品技巧背景表现内容的同时,很自然的就会把爱国主义道德情操培养融入到合奏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这也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例如,我们通过作品《长征组曲》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仔细地把红军长征的历史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们明白旧中国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光明的期盼,用心感受我们现在的祖国新政策带给人民的幸福感受。民族器乐合奏课不仅仅要从技能技巧上让学生得到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从爱国热情和道德情操两方面去陶冶学生的思想。
6 小结
综上所述,民族器乐合奏课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要予以足够重视,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民族音乐的天地间展翅遨游、提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
[2]罗冬生.论民族器乐合奏课对学生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作用[J].艺术教育,2008( 07).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越,随之民族器乐文化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高校中的民族器乐专业也日趋白热化,综合大学中对民族器乐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演奏技能以及民族器乐表演品格等综合艺术表现能力,这也是综合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现。然而,学习民乐的学生与日俱增,单独演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把各种民族乐器组合到一起成为团队,便成了民族器乐教学的新方向,而这种民族器乐合奏课程则成为民乐应用和展示的基础。民族器乐合奏主要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乐器的基础上,让其同时参加合奏训练,使其在更宽阔的领域内认识音乐,在与伙伴的密切合作中领略到合奏艺术之美,领悟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生所学的那种乐器的演奏水平也会因为有种种新的刺激而迅速提高。现阶段,民族器乐教育虽然开展得热闹非凡,但在她繁荣的背后,同样也陷入了一个严峻的“误区”,民族器乐教学沿袭了保守教育的模式,盲目教学,使学生只注重自己的专业水平,而忽视了合奏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发挥充实程度不够。本文力图通过对民族器乐合奏课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研究,定位其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对民族器乐合奏课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服务与理论参考。
1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摸索出了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它们不仅反映出各时代各民族的特色,反映人民思想情感,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聪明的创作才能。器乐教学不光只传授技能,从根本上,它还需要传授情感,使学生的审美修养得到迅速提高。一名乐器演奏学生不仅需要娴熟的演奏技巧,更需要在技巧中加入细腻的情感,因此,在民族器乐合奏训练教学中,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作品的讲授,能够使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在众多的传统音乐作品中得到理解、诠释、演绎民族音乐的真谛。放眼观之,所有优秀的合奏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于百世,让世界都知道,主要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背景,还能将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植入到音乐当中。在正常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当中,通过教师对民族乐器合奏作品的介绍,使学生懂得民族的音乐是全世界的音乐,我们一定要热爱民族音乐的道理。
2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提高音乐学习者的音准把握和谐感
音准把握不仅是所有学生学习器乐的主要因素,也是乐器合奏形式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把一个合奏团队看成一个和旋,其中的每一样器乐声部当作构成和弦载体的音符,要想瞬间演奏出一个完美的和弦,那么每件乐器就必须演奏准自己的音符,不能有任何偏差。 专业学习演奏的学生在演奏乐器时,都会注意音准问题,但这种有意识的注意往往仅限于自身发音,因为所有练习者都是通过个体练习来演奏,从乐曲的处理和表现等方面都非常注意个体的发挥。而在参加合奏训练的时候,由于技术水平和演奏经验的缺乏,容易使声部与声部间融合不到位。比如说弹拨乐声部,在演奏当中,左手按弦的力度与音准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合作演奏中,如果只注重自己的情绪技巧发挥,而不注意聆听其他声部音色变化,就会导致力度性音准偏高。而在吹管乐器声部当中,由于乐器材质不同,随之吹奏时间的增加音准也会发生高低变化,这时只有随时调整气息大小,才能把自己的音准把握到最佳状态,与其他声部才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3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技能合作意识和团队价值观
大学生由于入学条件不同,使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不部分学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从小的圈养生活使其逐渐脱离了与人合作交往的环境,总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优秀的,不会与同伴和睦相处,与别人合作的意识也相对淡薄。在合奏训练过程中,学生们有时担任乐曲的主奏有时候又是伴奏,这种角色之间的互换,要求学生们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一个乐团不仅强调个人的演奏水平,更强调乐团(乐队)的整体业绩。合奏的主体是团队,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演奏水平的强化,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音响效果,合奏课正是通过这种团队与个体的关系,使学生们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今后的人生路中,懂得相互信任、同心同德。
4 民族器乐合奏课的开设有利于优化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的校园生活也多姿多彩,学生民族器乐组合在优化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生们组建的民族乐团是大学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团队载体,及时反映了学生的文化生活面貌和精神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综合实力。
5 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一门能够把道德情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互结合传授于大学生的优秀课程。教师在讲解作品技巧背景表现内容的同时,很自然的就会把爱国主义道德情操培养融入到合奏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这也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例如,我们通过作品《长征组曲》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仔细地把红军长征的历史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们明白旧中国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光明的期盼,用心感受我们现在的祖国新政策带给人民的幸福感受。民族器乐合奏课不仅仅要从技能技巧上让学生得到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从爱国热情和道德情操两方面去陶冶学生的思想。
6 小结
综上所述,民族器乐合奏课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要予以足够重视,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民族音乐的天地间展翅遨游、提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
[2]罗冬生.论民族器乐合奏课对学生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作用[J].艺术教育,200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