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康德狂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e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俄罗斯新闻社刊登的一条小消息在西方媒体上广为转载并引起网络热议。事件的主角是两位20多岁的俄罗斯人,他们排队买啤酒时闲谈起哲学家康德的学说,争吵起来,大打出手,其中一位拿出气枪,连发数枚橡皮子弹,对方中枪后被送往医院救治,没有生命危险。
  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居然触发了如此激情,而且导致使用暴力,的确匪夷所思。这事儿发生在俄罗斯南部顿河边的罗斯托夫市。警方女发言人只透露,凶手可能会因“恶意人身伤害”罪,面临10年刑罚,没进一步说明导致这两个人争吵的是康德学说的哪一部分,给互联网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顿河流域是哥萨克人的老家,粗犷暴力也许写在他們的基因谱上。诚然,如果这两位俄罗斯年轻人是为足球赛事争吵而开枪,那只是“流氓行为”,国际媒体也许认为如同“狗咬人”家常便饭,算不上是新闻而忽略;为德国哲学家发疯,成了“人咬狗”的奇闻,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ABC电视网都争相报道。
  这事正逢美国发生一连串枪击案,举国辩论赋予美国人拥有枪支权利的宪法第二修正案;话说回来,这事压根儿就不会发生在美国,美国人哪里有那么高的素质会为了争执哲学而开枪?可见俄罗斯的文化软实力还是不可小觑。
  这条花絮消息触动了美国长时间以来与俄罗斯比拼的潜意识,有人收敛戏谑的态度,很正经地反思:按照这些年媒体的报道,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有相当教养的人都纷纷移民国外,知识界犹如荒漠,教育退化,物质享乐成了主流的追求,怎么还会发生有为了辩论哲学而动武的事?这是媒体为了满足受众自大心理,选择矮化俄罗斯而加深既有的成见片面报道而制造的错觉?
  美国人通过媒体了解的俄罗斯是一个对内压制同性恋、总统独裁、民调支持率下降、寡头和黑社会猖獗、外交政策上和美国作对、支持叙利亚的国家。美国总是要找个和自己不同的“邪恶对象”,来增加自己的优越感。照理说科技信息的发达,我们所住的是个“地球村”,邻里街坊彼此了解,怎么村民们的知识还是那么闭塞隔阂?
  自从普京在《纽约时报》评论版发表了叙利亚问题该用和平方式解决的文章后,得到美国反战派舆论支持,而好战派则恨之入骨。尤其是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俄罗斯媒体的回应,除了谩骂,还是谩骂,在较量软实力上,看来输了这一回合。
  俄罗斯在塑造形象上很舍得花钱,几年内付出的费用达2500万美元,自从2006年雇用凯旋公关公司,成功地把普京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2007年年度人物,最近在《纽约时报》评论版的稿子也是由这家公司策划,普京把自己定位为“和事佬”,指出美国不能用武力解决世界上所有的争端,而且美国不能一意孤行,罔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态度。普京也曾经亲自出面推广2014年将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冬奥会。
  出身于情报系统的普京相当了解媒体的功能和运作规则,如果能夺人眼球,他肯尝试可能引起争议的方式。例如他在2011年美国《户外生活》杂志上亮相,裸露上身,按照文明尺度,这种做法显然不适合国家元首,可是的确让牛仔文化传统的美国人产生亲切感。
  塑造俄罗斯的形象,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媒体人为操纵的包装也容易惹人反感。就拿《户外生活》杂志那篇报道来说,记者专访时提了一个无比肉麻的问题:“你是政坛上最‘酷’的人物吗?”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般人在饱经媒体玩弄后,最渴求的是发自内心真实的感受,而表现在行动上,为了康德大打出手则是一种纯真的反应,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乔治·斯泰纳认为,康德哲学在21世纪还有如此强大的驱动行为的能量,可见哲人其萎,智慧长存。
  其实几年前,中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据报道,于丹在某书店签名售书时,一位当代孔夫子的信徒,闯进现场抗议作者曲解孔圣人,好像与保安发生了肢体冲突,可惜没有受到地球村媒体的关注。
  这使我想到自己的一位大学老师曾引用清朝名人笔记讲述过一段小故事:两文人谈红楼梦,一位崇拜才貌双全的林黛玉,一位认为女性就该圆融识大体像薛宝钗,争执不下,拳脚相加。老师说:为了两个虚构的人物,孔夫子的“发乎情、止于礼”的教条也约束不住书生的激情,可见一本传世不朽的文学作品感染力多么大。感情的自然流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是弥足珍贵。
  (作者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访问教授)
其他文献
互联网没有国界,但在真实世界里国界依然存在。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由光纤连接、以1和0表达时,战争也悄然换了模样。过去十余年来,从金融、运输、教育机构到政府诸多部门,都曾受到虚拟空间犯罪行为的攻击,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世界各国都已开始扩展自己的网络战争力量,帮助策划和执行网络攻击任务,把互联网当作新的战略高地。地区间冲突往往有网络作战部队的身影,从控制电力网络到让工业设施出错,再到获取
期刊
在日文中,“控”是英文“Complex”(情结)一词的简化音译;“大叔控”则是指某些年轻女子对年长男子怀有的特殊好感。在快餐业界,也有一位名闻遐迩的“大叔”,“他”就是麦当劳,而对这位“大叔”的特殊好感则早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  “半路出家”的快餐大亨  1954年的一天,冷饮设备经销商雷蒙德·克罗克收到圣伯丁诺市一家普通餐馆的大单:一口气订购8台奶昔机。好奇之余,克罗克来到圣伯丁诺,才知道对方
期刊
阿里金融入主天弘基金的消息,再度掀起外界对阿里金融帝国的无限猜想:阿里接下来的金融动作,是成立银行,还是收购信托或证券公司?  10月16日,在一年一度的“支付宝分享日”上,阿里小微金融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表示,支付宝将不再接入其他货币市场基金,但会寻找与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的合作,年底之前将有多家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和支付宝达成合作。  为此,阿里金融新近成立了理财事业部。原先负责阿里金融国内事业群
期刊
进入2013年的第四个季度,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二任期第一年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任期内的第一年即将过去,两国相处究竟如何,是否可以做得更好,抑或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只是一个美梦?  10月15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杰弗里·贝德(Jeffrey Bader)博士做客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回顾过去一年的中美关系形势,并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阐述分析。贝德曾任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
期刊
中国人口转变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减少,老龄化进程加速,并对经济潜在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适时适度调整生育政策,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也是通过改革获得制度红利的一个领域。如果稳妥实施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调整,这一调整可能为203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效应。  当前的生育政策现状  以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
期刊
这是1982年8月的一天。保罗·沃尔克和一个朋友正在蒙大拿州波兹曼郊外的一家小木屋饭馆用餐,邻桌那几个大个子忽然站起身向他们走过来,而且边走边把手伸进了衣兜。就在沃尔克他们心中惴惴之时,走在最前边的那个大个子从衣兜里掏出一张10美元的钞票递给沃尔克:“先生,抱歉打扰了,能否请您在这上面签个名……正是因为您的努力,这张钞票还算能值点钱。”  此时的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整整3年。上任之初,美国的
期刊
股票和债券价格在未来几天的走势很难预测是涨还是跌,但预测更长时期如三五年的走向却很有可能。这组发现来自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3位获奖者。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3位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拉尔斯·皮特·汉森和罗伯特·J·席勒。  考虑到过去5年间的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衍生品定价方面的混乱,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资产定价”作为关键词,算是欧洲大陆尚未褪去的焦虑以及对危机根源持续追索的表现
期刊
自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以来,清除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各类市场壁垒,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正在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共识。清除市场壁垒,就是要彻底消除在商品市场、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中存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让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清除市场壁垒,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商品是各种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统一市场的边
期刊
“我喜欢北京的秋天。今天看到鲜花妆点的天安门广场,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漂亮。”史提夫·温安洛微笑着说。这位履新仅百日的美国商会主席,把中国确定为出访的首站。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之前,他已经密集拜会了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的领导。  谈到此次中国之行,史提夫·温安洛坦言,他既是为继续推动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建言献策,也想了解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
期刊
事实上,中国移动面临的政策困境并不只是网间结算。  过去10年来,作为中国通信行业领头羊,中国移动既成为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红利的最大受益人,也不得不成为行业受到“负能量”冲击时的“扛雷者”。  一方面,外界对于国企垄断、行业垄断乃至各种问题的舆论指责,中国移动都成为众矢之的,另一方面,几乎每一届行业主管部门“促进行业市场化”,都以加强对中国移动的“不对称管制”作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从受制单向的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