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激发创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这是总体目标但是现如今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学生定格在教师的框框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本人觉得注重学生内外结合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积极参与的精神,不妨拿出来与各位探讨一下。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希望被人尊重,尤其是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认可。有些后进生往往能主动质疑,提出独到见解。就拿我班王晨同学来说,这位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好做小动作,可是我发现每次学习新的课文,他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而且能正确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对于他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这位同学的创新精神。对于做教师的我们来说,一定要对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这样点滴积累,后进生的自信心会慢慢培养起来。教师要发扬民主,破除“师道尊严”的观念,以平等身份参与,不做旁观者,不做居高临下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批驳老师,教师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欢迎学生,甚至欢迎学生经常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教学相长”在教他们的同时,教师能及时充实和改正自己,创造轻松、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畅所欲言,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张扬孩子们的个性。
  二、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课外资源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特别是在我们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我们应该把生活有机地与课堂相结合,注重学生语文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丰富课程内容,是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去理解,去感悟。如苏教版四年级课文《桂花雨》本文重点“摇花乐”,其中作者写了“我”摇起桂花树,那种兴奋的心情使我幼小的心灵突发奇想:“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是全文的重心,也是精彩之处,为了更好与作者共鸣,可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有没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学生一定能举出许多例子:槐花开了,用竹竿打,槐花会纷纷下落。枣儿熟了,红红的枣如颗颗宝石被摇落的情景。淋雨……这些经历与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学生由此联想开来,想像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更好地领悟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那阵阵桂花雨难忘的情感。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活”起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求学,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再以《桂花雨》一文为例,感受作者摇花时的欢乐心情,文中牵涉到的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去摇一摇,让学生动起来,相信作者这种内心的欢乐学生们一定能感受得到。语文是生活中的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充满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我们的母语,是教师的职责。
  三、运用活波多样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提问,采取灵活的形式,可以纸条质疑,也可以分组辩论,还可以“答记者问”小品形式,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積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中品尝快乐,只要孩子们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悅,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让他们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掌握知识。
  如果把学生求知的心灵比作一艘船,那么教师就是船长,我们要努力地引领者航船向着美丽的远方破浪前进!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由于父母的缺位,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政府、学校、家庭应该携手联动,构筑以人性化的国家政策为指南,以学校教育为中坚,以家庭教育为根本和以社会各界的关怀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解决措施  二十一世纪,是个以商品化、城市化为导向时代,伴随着二元城乡结构的巨大鸿沟,农村教育的凋敝与衰落,流动性人口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之之重,我们语文老师则是挑起此重任的桥梁工程师。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说,去写,让作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中,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管接受,完全按老师的思路动笔开写,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余地,一切按部就班,结果学生的写作常常是老生常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三角形中的两类基本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对特殊三角形边角间数量关系的探求,发现正弦定理;再由特殊到一般,从定性到定量,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比较,推导出正弦定理.  (三)探索的精
期刊
时光流逝,转眼之间,足球模块教学已悄然告一段落。蓦然回首,几个月来所发生的事仍如同昨日刚发生似的,历历在目,令人不胜感叹。但总沉浸于过去的人是永远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体育老师,更需要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审察与总结,以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自从开展足球教学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做好课余训练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
期刊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事业的社会期待;“干哪行烦哪行、厌哪行”是个人内在的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心理反映,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职业倦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职业性质、职业环境等有着紧密关系。教师的工作是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就连工作业绩的反应也是通过学生的表现而显现。同时,教师的工作重复单
期刊
一、活动目标  1. 欣赏烟花的美丽,感受烟花的造型美、色彩美。  2. 尝试用各种点、线组合绘画烟花、用油画棒和颜料设计烟花。  3. 能够大胆表现烟花,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  二、活動准备  烟花ppt、视频、音乐、油画棒、水彩颜料、白纸、小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小兔子和小熊来我们中六班做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请你猜一猜是什么?  打开礼物,观看
期刊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用记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8个生字。  教 学 具: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问好后板书 30.我是什么  师:“我是什么”是“我”考虑很久的问题了。请同学们根据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提问存在“板”和“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讲究提问技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抓重点难点提问,引起学生注意力  教师授課时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状态倘若长时间持续下去,将会导致抑
期刊
一、学会审题,要瞻前顾后,上挂下连,首尾呼应  -What did your teacher say to you just now?  -He asked me_________.  A. how could I work it out B. when did I go to the library  C. why I am late for school D. if I had got rea
期刊
怎样使潜能生爱上语文这一学科,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感到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提升学生的智能,从而为他们的最终成功打好基础,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钻研的课题。  因为我们的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潜能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我们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领导决定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列为我们学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