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用心发现美”写作模板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东营市重点高中联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名言型材料作文。这句名言主要在讲如何发现“美”的问题。关键词为“用眼睛”“别人见过”“司空见惯”“发现美”,也就是用眼睛在别人看不到美的地方能看到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能用眼睛去看到的也就是能用心灵去感受。
  如果立意仅仅局限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那么立意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点出用心去发现美这一层面才是较高的立意。
  【高分模板1】
  “点——释——论——结”式写法是就新材料作文的一种成熟的写法。该模式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点题,即具体明确地写出要表达的论点,这一步要在第一段完成,并且简洁明了,同时要让表达尽可能地富有文采;第二步是释题,即紧承第一段解释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所给材料进一步分析阐释自己的观点;第三步是论题,即论证分析自己的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分析论证一定要丰富、充分,具体可以分为2至3段展开论述;第四步是结题,即文章的结尾。结尾要简短有力,回扣观点,照应第一段,让文章首尾呼应,完整严谨,最好有文采,比如引用名言。
  用心灵发现司空见惯中的美
  美在何处?那是柳暗花明,那是大江东去,那是春华秋实,那是天晴月圆。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就是要用心去发现。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美,为何在大师的眼睛里就有了神韵,有了灵性,有了超凡脱俗?就是因为他们从司空见惯的事物里发现了美的深邃与灵魂。这就要求我们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
  同样是登庐山,为何我们感触一般,而苏轼却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巍巍山峰,高低错落,游人如织,春去秋来,有谁会想到这个奥秘?身在山中,你往往会被烟雾障掩了自己的眼睛,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这是多么聪颖的智慧发现啊。
  正是因为大师们有一颗联想的心,一颗灵动的心,一颗由此及彼的心,才驾驭了由事物到理性的关系,才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了美与真理。
  难道不是这样吗?杜甫登泰山而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清照感叹岁月流逝,慨叹“绿肥红瘦”。朱自清看到荷塘,我们也看到了,为何他写出了那么美丽的《荷塘月色》?为何我们日日经过地坛,却写不出史铁生那样的《我与地坛》?就是因为大师们在司空见惯的事物里,用心物化,用情感化,用心灵去发现美的存在啊。
  一切美丽与创造不都是埋藏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之中吗?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领悟、去探究,就一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细数乾坤,心志恒定;拨动琴弦,熠熠生辉。牛顿看到的苹果不是和我们看到的苹果一样吗?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不也是从司空见惯的事物里萌发了创造的思维?莱特兄弟不是看到了爬犁,才发明了飞机?阿基米德不是在洗澡中,发现了浮力?为何乔布斯的手机上画上了苹果的符号?为何雷军的手机用“小米”称谓?司空见惯的事物无处不在,为何我们没有发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创造。美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美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身处万众创新之时,心付瑶琴踏歌之际,我们又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出美来呢?学学袁隆平走向那株野稻吧,让杂交水稻绿满神州;学学屠呦呦沉迷青蒿素吧,让疟疾远离人们的健康躯体;学学日本电饭煲吧,让大米在一圈电子加热系统里循环跳舞。我们要沉迷于常态,奇崛于神思;留恋于静水,潜龙于腾渊。
  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当我们看到罗丹的雕塑《思想者》,我们才真正认识到美的思想与惯常事物的完美统一。做一个从惯常事物中发现美的思想者吧。






  【高分模板2】
  “点题——事例分析——过渡段——事例分析——过渡段——结尾”,这种一线串珠式的写法会让文章结构清晰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模式中,对事例的分析要层层深入。
  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3至4个事例材料,事例段之间要有简洁的过渡段,过渡段既可承上启下,又可相当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的分论点。
  事例的运用要有讲究,比如可以“点”“面”结合,“点”就是用一个人的事例,要有细节;“面”就是用多个人的事例,可以正反结合。
  善于在司空见惯中发现美
  我们也要向大师学习,用自己眼光发现司空见惯中蕴藏的“美”,这是提升我们境界的天梯啊!
  当年“文革”期间,沈从文流放到湖北某地改造,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他在给自己表侄黄永玉的信函中,兴奋地写到,“这里的荷花很美,你若来看……”是啊,沈从文身处逆境之中,依然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了一份美丽,这份美丽就是他内心境界的外化。试想,他若无从容淡定的境界,怎能将荣辱置之度外,独独欣赏一份荷花的美丽呢?
  看来,大师能够从司空见惯中发现美,表面上好像说的是大师的眼光独特,其实是其内在的精神境界在观照世界的缘故。
  还有张岱,明朝灭上,他经历了亡国之痛,成为明朝遗民,于是《湖心亭看雪》出世了。在他眼中,司空见惯的雪景已不是自然雪景了,“雾凇沆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自我坚守的冰雪精神了,其他的一切都渺小成一点一介一粒而已,冰雪世界成为张岱人格节操的一种外化!谁没见过雪景,但有谁“大雪三日”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是那种外人无法看到的美在召唤着张岱,让他欣赏到天地之间那份澡雪精神!
  可见,首先是思想境界自成一格的大师,才能欣赏到司空见惯中蕴藏的那份美。“天地不言,自有大美”,唯有情有义之人可观之!
  还有那个秋士郁达夫,从大老远的南方跑到北平,不去看陶然亭的、钓鱼台的、颐和园的花草美景,却要租住一椽破屋,泡上一杯浓茶,从槐树低下,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驻足品味那司空见惯的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还有那衬在下面的尖细秋草,品味那份独享的美味。是啊,一阵又一阵秋风过,草会黄了,牵牛花也会吹落凋零,这种物衰的美,也只有这位郁达夫先生能够体会得到啊!
  原来,只有心中柔软细腻如水的人,才会在别人司空见惯中发现那份美,那份人生感悟之美,这难道不是一种境界的使然?
  还有那个以残缺身体培塑成最健全思想的史铁生,在最狂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他想到了自杀,来到荒凉但并不荒芜的地坛公园,开始了与地坛公园之间对话,蜜蜂悬停在空中,露水摔碎成金灿灿的一片光芒,各种植物拔节生长的声音震撼着他的耳鼓……于是,他明白了,这生机勃勃的地坛公园为了等他,已经历经沧桑等待了四百年了,他也要成为地坛公园中一棵旺盛的银杏树,于是他从轮椅中“站”起来了,成为当代中国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了……
  看來,只有历经生命轮回的大师才能参透自然万物的真谛,才能在自然法则关照下品味到那份真美!
  大师,因境界和眼光而发现司空见惯中的美。我们呢?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眼光则能欣赏到天地之大美。请你努力修为吧!
其他文献
太阳辐射是导致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遮挡了太阳直接辐射后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基于青藏铁路冻土区遮阳棚路基试验工程监测数据,分析了遮阳棚内外的气温差异
眼前节穿通伤发生的外伤性白内障,近年来已渐趋向早期手术治疗。现将我院在伤后1月以内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3年共138例。结合本人体会介绍如下。一、22例从角膜伤口吸出。都
工序是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一道工序就是指一个或一组作业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若干个劳动对象(产品或零件、半成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工序的
“蚌合段是安徽第一条大规模进行大修改善的高速公路,也是第一条大规模应用冷再生技术进行大修改善的高速公路。”负责该工程第二标段的中交三公局二公司京台项目部经理侯兆
经过建省多年的实践探索,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稳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全省人民对加快发展的渴望更加强烈, 形成了加快发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历史经验告诫不要行大角膜片移植,因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可能是由于郎格罕(Langerhans)细胞只见于周边角膜,而大角膜片靠近角膜缘的血管组织而提供大量的抗原。当角膜移
开发开放浦东,让浦东成为世界级的新市场。各路人才、各种资金纷纷集聚浦东,“台商”无疑是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群体。据浦东新区台湾事务办公室有关领导介绍,浦东开发开放以
通用汽车公司计划于2001年的6月或7月在北美对其“传播者”、“GMC 吉米”和“布拉瓦都”等多用途车重新设计和重新定型,生产用工装和零部件的组织供应工作已经准备完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