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内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试图在对个性化教学内涵探讨的基础上,对其在实施中的问题、原因及其实施策略作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个性化教学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在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高中英语学科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很大的空间,在英语教学领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可能取得新的突破。从理论意义上说:运用个性化教学理论,指导高中英语学科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形成科学系统的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构建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为高中英语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学科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等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借鉴与参考。当今的教育虽不能说是完全忽视个性的,但却注重不够。如何使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尽力适应每个人的身心特点,适应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在个性化上着力,在主体上下功夫,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都焕发出璀璨的光彩,是今天必须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分析
英语是中学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育较为教条化、模式化。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只被当作有口有耳的容器。就英语学科来说,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 传统教学观念的偏差,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个性的培养
“现代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从实用角度出发,培养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明了与外国文化密不可分的教育兴趣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而在目前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阅读课中作为语言材料的大多数是文章,许多教师只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载体。其主要表现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留给学生的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忽略了阅读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忽略了让学生去体会英语原著的内涵,忽略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张扬。
(二) 对学生施以“填平补齐”式的教学
目前,许多教师往往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目的,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认为即使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也不足以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即便承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起点水平上存在差异,但却否认在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上学生之间可能出现或应该出现的差异,对学生施以“填平补齐”式的教学,企求学生能达到整齐划一的发展水平。
二、 对学生发展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单一性
一直以来,人们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手段,为了解教师教的质量及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我们主要通过课时评价、单元评价、学期中评价、学期末评价等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人们“唯分数论,唯结果论”这一终结性评价方式习以为常,往往过分注重分数,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体内差异,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过程,其强调相对评价,注重学生之间的比较,往往给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带来对评价的焦虑和恐惧,制约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三、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建构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最优化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是教学中可供师生参照执行或实际操作的综合性方案。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思想,不同于教学原则,也不同于教学模式,具有目标指向性、设计组织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性质。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转变观念实现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理念下的教学并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并不是去教教科书,而是怎样用教科书去教,这也是个性化所倡导的教学观。在实施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情去学习,从而丰富、充实课堂,使课堂生活化。其次,要转变学生的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要营造和谐、生活化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对教学来说相当重要,情境教学就是专门研究课堂教学的,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和生活,成为合作者、伙伴。
(二)制定差异性目标,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在目前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我们实行个性化教学其目标必须是多样化的、有层次的。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通对于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来说,只有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有共同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实践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有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这样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实施多元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在个性化教学中,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以统一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应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而消灭差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毫无差别的“机器人”。不得不承认学生因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了差异性,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够发挥所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达到激励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教与学的统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质上也是一种全新性教学,追求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独特个性和潜能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个性化教学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在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高中英语学科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很大的空间,在英语教学领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可能取得新的突破。从理论意义上说:运用个性化教学理论,指导高中英语学科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形成科学系统的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构建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为高中英语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学科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等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借鉴与参考。当今的教育虽不能说是完全忽视个性的,但却注重不够。如何使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尽力适应每个人的身心特点,适应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在个性化上着力,在主体上下功夫,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都焕发出璀璨的光彩,是今天必须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分析
英语是中学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育较为教条化、模式化。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只被当作有口有耳的容器。就英语学科来说,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 传统教学观念的偏差,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个性的培养
“现代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从实用角度出发,培养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明了与外国文化密不可分的教育兴趣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而在目前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阅读课中作为语言材料的大多数是文章,许多教师只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载体。其主要表现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留给学生的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忽略了阅读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忽略了让学生去体会英语原著的内涵,忽略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张扬。
(二) 对学生施以“填平补齐”式的教学
目前,许多教师往往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目的,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认为即使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也不足以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即便承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起点水平上存在差异,但却否认在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上学生之间可能出现或应该出现的差异,对学生施以“填平补齐”式的教学,企求学生能达到整齐划一的发展水平。
二、 对学生发展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单一性
一直以来,人们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手段,为了解教师教的质量及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我们主要通过课时评价、单元评价、学期中评价、学期末评价等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人们“唯分数论,唯结果论”这一终结性评价方式习以为常,往往过分注重分数,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体内差异,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过程,其强调相对评价,注重学生之间的比较,往往给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带来对评价的焦虑和恐惧,制约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三、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建构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最优化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是教学中可供师生参照执行或实际操作的综合性方案。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思想,不同于教学原则,也不同于教学模式,具有目标指向性、设计组织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性质。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转变观念实现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理念下的教学并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并不是去教教科书,而是怎样用教科书去教,这也是个性化所倡导的教学观。在实施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情去学习,从而丰富、充实课堂,使课堂生活化。其次,要转变学生的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要营造和谐、生活化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对教学来说相当重要,情境教学就是专门研究课堂教学的,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和生活,成为合作者、伙伴。
(二)制定差异性目标,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在目前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我们实行个性化教学其目标必须是多样化的、有层次的。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通对于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来说,只有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有共同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实践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有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这样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实施多元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在个性化教学中,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以统一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应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而消灭差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毫无差别的“机器人”。不得不承认学生因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了差异性,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够发挥所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达到激励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教与学的统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质上也是一种全新性教学,追求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独特个性和潜能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