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文的权威性不容挑战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年前,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的票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新中国外交的胜利。這一历史事件表明,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开始堂堂正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中国原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中国共产党为联合国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


  1942年1月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提出建立联合国的设想。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中国始终都是重要的一员。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以筹建联合国和发起旧金山制宪会议四大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的身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早在联合国创建之时就积极支持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建立。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召开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就郑重宣布:“中国共产党欢迎旧金山联合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已经派出自己的代表加入中国代表团出席旧金山会议,借以表达中国人民的意志。”在中国组团参加旧金山会议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为争取解放区代表参与中国代表团作了不懈努力,并派出德高望重的中共南方局负责人董必武参团,为会议的成功做出很大贡献。1945年6月26日,50个国家的153名代表在《联合国宪章》的中、法、俄、英、西班牙5种文本上签字。中共代表董必武与其他中国代表一道,出席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并在宪章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中国代表用毛笔在宪章上庄重地留下永恒的中国印记!

毛泽东、周恩来确立关于在联合国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把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正式通过决议,否认国民党集团代表出席第四届联大的资格。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11月15日,新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代表新中国政府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第四届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国民党反动政府”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要求联合国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继续代表中国人民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中国政府上述政策文件全面阐明了新中国关于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从1949年10月1日起,就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当然地享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驻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但它却不愿意完全断绝与国民党残余政权的关系。其突出表现是,在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内追随美国搞“双重承认”。毛泽东高度关注同英国谈判建交问题。1950年2月8日,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电文中指出:在与英方外交代表谈及“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初步程序的事宜,即应告以其中最重要者为英国与蒋介石反动派残余的关系问题”,“英国代表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及其他组织中竟继续承认国民党代表为合法,拒绝接受我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这在建立中英外交关系上是不可能不解决的先决问题”。在此,毛泽东为新中国确立了一项新的外交原则:凡愿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如果是联合国会员国,必须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唯一合法代表,必须赞成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以此来鉴别是否真正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这是毛泽东的一大创举。

联合国讲坛第一次发出新中国正义之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6月28日,毛泽东发表“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的谈话,周恩来发表“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声明”。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美国侵略台湾案”,要求安理会制裁美国,并采取措施迫使美国从中国台湾及其他中国领土撤军。经过斗争,9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中国这一提案,并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安理会对该案的讨论。周恩来十分重视并亲自部署指导这场重要的外交斗争。经过慎重考虑,10月23日,周恩来任命曾任东北军区参谋长、时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伍修权为大使级特别代表,任命国际问题专家、国际新闻局局长乔冠华为顾问,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此次意义重大的联合国会议,讨论美国侵略中国的控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代表团。
  11月27日,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作了近两个小时的长篇发言,以事实控诉了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罪行,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这是新中国代表首次亮相联合国,首次面对面地与美国代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联合国及世界上引起很大震动和反响。当时有新闻媒体评论称:“联合国中第一次响彻着中国人民代表的声音,这个声音所代表的政府,其稳固与人民对它的拥护在中国历史上是无比的。”

美国的倒行逆施黔驴技穷


  美国是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早在1950年7月3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曾指令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奥斯汀称,在朝鲜战争期间“不应在安理会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同年12月15日,美国进一步怂恿联合国特别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暂予搁置”的主张。1952年10月25日,美国在第七届联大常会又单独提出搁置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讨论的提案。此后,在美国操纵下,从第八届至十五届联大一再搁置讨论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0月13-14日举行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有选择国体与政体的权利和自由,实现民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各国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对幸福和安定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对人类共同价值和美好发展愿景的追求中,在与世界人民求大同的奋斗历程中,走出了一
期刊
云南大理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生物多样性缺失是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等思想和理念体现了朴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
期刊
内蒙古赤峰,航拍宁城县老哈河流域风光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这一出自《中庸》的名句,点明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然而,在人类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不断加剧。整体而言,地球的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气候危机愈演愈烈,生物种群面临急剧萎缩的严峻局面。与此同时,人类工业文明所面临的困境不断加深,全球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严重,新冠肺炎疫情更成为人类社会百年
期刊
俯瞰洱海 图/ 张 巍  “洱海水清了,消失多年的海菜花又回家啦!”10月9日,出席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的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兴奋地说。他回忆称,上次到访大理是5年前,彼时的洱海因为水环境污染,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蓝藻。  如今,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湖面上碧波荡漾,洁白的海菜花犹如朵朵雪花飘落在湖面上,又似繁星满天,晨开夜沉,日开月落,成为大理“风花雪月”的生
期刊
对于很多城市而言,扩大森林覆盖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补充。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700亩会议碳中和林,这也是四川首个会议碳中和林 图/嘉 楠  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成都正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垃圾分类小屋  回收垃圾的同时还能累积碳减排量,在武侯区簇锦街道永兴社区永乐苑小区门口的玻璃小屋里,卖一次废品能挣两笔钱,让周边居民倍感兴趣。  这座新颖别
期刊
清晨,阳光洒在一片泥泞的滩涂上。栖居在这里的鸟儿拍打着翅膀,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小巧的勺嘴鹬还站在原地,黑脸琵鹭已经开始在水中觅食,而小青脚鹬和大滨鹬正在整理翅膀,为接下来的飞行做着准备工作……这是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东台条子泥湿地,向海而生,因鸟闻名。  这里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一部分,每年有超过10万只候鸟来此越冬,超过300万只候鸟在此过境停歇,具有极其重要的环境
期刊
成都熊猫谷景区内,小熊猫呈放养状态  “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过,当人类来到城市,而在这里早就居住着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其他物种,当人们开始关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空间里,那些与自己共享同一片土地、水源、空气的其他物种,会与自然建立起更深厚的联系。  联合国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70%的人口居住于城市中。在相当长的时
期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两千年前的《逸周书》中曾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就是告诉人们要尊重自然节律,以保障自然与生物的可持续利用。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19年11月6日,中国国
期刊
2021年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历史判断和政治宣示。作为历史判断,台湾问题确实由于近代殖民主义、国共内战及美国的帝国霸权前后作用、交叠影响而造成,今日之两岸出现“冷对抗”甚至台独化的现象,这是国家完全统一的最后课题。作为政治宣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
期刊
国台办:期望中國国民党与我们一道为国家谋统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大框架中,用精辟的语言阐述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主张,突出了民族大义、历史责任、现实挑战和决心、意志及能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