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广播教育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教育是农广校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农广校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多年来,河南省农广校一直高度重视广播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认真搞好电台播出和“致富早班车”下乡进村试点工作。
  
  一、广播电台农广校栏目开办情况
  
   (一)省电台的教学节目播出工作
  建校28年来,河南省农广校始终坚持在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教学节目。为提高农民朋友的收听效果,省农广校根据生产实际和农事季节,认真选择农民朋友需要的内容进行播出。另外与省电台结合,不定期组织专家回答听众朋友的问题。
   (二)市县农广校积极在当地电台开办教学节目
   省农广校鼓励基层分校结合承担的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利用电台覆盖面广、成本低、方便快捷的优势,积极在县市电台开办农业教育节目。目前有20多个市县分校在当地电台开办农广校农业科技栏目,每周播出时间达20多个小时。每年全省各级广播电台播出农广校实用技术培训节目1000多个小时。
  如夏邑县农广校与县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农业纵横》栏目,主要播放中央农广校制作的科技节目,同时根据当地农事季节和产业发展情况,请当地专家在电台做讲座,每周播出两次,重播两次,每次30分钟。三门峡市陕县农广校从2006年在电台开办了《农广校之声》栏目以来,认真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新技术和新信息,每天播出60分钟,解决了陕县农民学习技术难的问题。
  2008年,固始县分校根据承担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科技培训任务,不仅采取了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科普集市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还充分利用该县有线广播入户率高、广播节目调频发射收听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县广播电台开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题广播讲座》栏目。节目共安排播出6个月,在每天上午和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两次。
   (三)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听农业节目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农民朋友收听农业节目的积极性,除了认真准备播出的内容和请当地专家讲座或答疑外,部分分校还想出了许多办法。如焦作市农广校、平舆县农广校收集整理了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农业栏目的播出时间,统一印制播出时间表。在集中培训时送达每个培训村,发放给农民朋友。
  获嘉县分校于2007-2008年,连续两年承担了新型农民培训任务,同时指导共同承担新型农民培训任务的畜牧部门,为示范村配备了农民书屋、DVD播放机、农业科技光盘。在集中培训和专家下乡指导的基础上,为了让专业学员在生产过程中随时了解外界信息,及时收听《致富早班车》等农业科技节目,两年来,他们为57个示范村的2280名专业学员,每人免费发放一台微型收音机,方便随时收听。
  
  二、“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工作
  
   (一)“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试点村不断扩大
  六年来,在中央校支持和省农广校的努力下,省试点村由2003年18个县(市)66个村扩大到2009年的18个省辖市83个县(区)分校1818个试点村。其中中央校试点村1477个,省校自筹资金完成试点村263个,市校自筹资金完成试点村78个。2007—2008年分别落实试点村567个和389个。2009年申请了300个。
   (二)“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的具体做法
  为了确保试点村的整体工作,试点县校突出抓好了五个环节的工作:第一建立村级广播站,配备必要设备。第二,举办启动仪式,做好宣传工作。第三明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第四抓好管理,认真组织播放和收听。第五是广泛收集反馈的工作情况和群众意见。同时,县分校加强了督查和指导,具体帮助各个村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三)创新工作思路,推动“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工作深入开展
  1.试点村集中连片,重点发展。
  为提高“致富早班车”培训效果和管理效率,最近几年省农广校在试点村布置上,坚持对管理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县多安排。省校强调试点村最好集中安排在1~2个乡镇。这样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集中辅导解答疑难问题。现在全省130所县(市、区)分校,有83所分校安排了试点村,平均每所分校有20多个试点村。
  2.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
  充分发挥农广校学员作用。省农广校在安排“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试点村时,主要把试点村安排在由农广校学员担任村两委领导的行政村。
  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平顶山市、鹤壁市农广校将“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试点工作安排在大学生村官所在村,由大学生村官担任联络员,负责“致富早班车”节目播放工作。
  调动农资公司参与的积极性。2008年,安阳市豫北农资有限公司在安阳市农广校指导下,在连锁经销点所在村安排了51个“致富早班车”广播站。公司成立了“致富早班车”活动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明确专人负责。在各村设置了播音室,购置了喇叭、功放机、书橱、VCD等专用设备,并且配备了上万册图书和农业科技光盘。在每个村的农资销售网点中明确一名信息员,负责“致富早班车”音像资料的管理、播放和维护。充分利用早、晚及农闲时间,定时播放致富早班车音像资料,使群众收听广播成为了一种习惯,并且立足各乡镇的产业结构和时令节气,及时更新和配备符合当地实际的影碟。
  3.多策并举,广泛结合,综合利用各种培训资源。
  一是与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2009年,洛阳市分校利用洛阳市作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的优势,将“致富早班车”下乡进村切入这一农业重点工作,全市100个循环农业示范村全部想申报为试点村,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计划利用循环农业示范村建设补贴资金,为每村配套广播设备,建设农业科技广播室,为“致富早班车”下乡进村在洛阳进一步扎实有效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是与农民科技服务大厅相结合。汤阴县农业局建立了农民科技服务大厅,配备了投影仪、DVD机和电脑,开通了农民服务热线。农广校在试点村培训时,及时将有关信息、咨询渠道告诉农民朋友,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得到及时解决。一年来利用村小喇叭广播站共广播1200场次,收听率达到了90%以上,放投影光盘150次,入户指导500余户,接待热线咨询2000多人次。
  三是与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项目推广相结合。
  如延津县分校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建立了30个农民科技书屋,并为每个示范村建立了村级大喇叭。
  偃师市分校结合“节能减排农村行”项目,积极在试点村宣传节能减排,传播沼气、种植、养殖等科技知识,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1.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引起了媒体重视。
  自从开办“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试点工作以来,全省各级分校不断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宣传,得到了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和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基层政府的支持,在将“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与各种农民培训和项目推广结合中,拿出专项经费来配备试点村的广播设备。
  “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活动还受到了各地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如郑州市农广校在登封市开展的“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活动,得到了郑州市“讲正气树新风” 主题教育督导小组的好评,郑州电视台、郑州日报、登封电视台、登封人民广播电台都给予了报道。
  2.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通过播放农业科技节目,农民学到了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了解到不少农业新品种新成果和新信息,结合各种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项目的实施,加速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民增收。
  汤阴县韩庄乡羑河村原先种植金针菇大棚有90个,但存在管理不当,出菇时间掌握不好和销售难等问题,效益上不去。省农广校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管理,进行精包装,并帮助寻找销售渠道,效益显著。群众又建设了30个金针菇大棚。
  偃师市位于邙山岭上的关窑村,经过多次培训,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现有耕地面积3800亩,其中粮食及经济作物面积2100亩,特种作物银条面积600亩,大葱面积500亩,核桃面积600亩。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村生猪存栏8000余头。
  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蒿林村是豇豆生产专业村,豇豆容易发生根腐病,每年因此造成减产30%以上,成了农民种植豇豆的一块心病。2006年平桥区农广校专门为该村配置了豇豆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录音带,在育苗和大田生产季节定期播出,并专门印发科技资料2000余份,发放到农民朋友手中。全村2000亩豇豆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亩均收入3000元以上,全村增收100余万元。
  
  三、积极开展农村节能减排示范村建设
  
  2008年,省农广校按照中央校的部署,河南省分别在洛阳偃师市山化乡关窑村、郑州荥阳市广武镇插闫村、漯河临颍县固厢乡小屈村安排了三个示范村。
  省农广校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帮助农民掌握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和技术培训。
  一是按照要求,省农广校完善了示范村宣传培训设施。为每个示范村培训教室配备了课桌椅40套、黑板、电视机和DVD播放机等设备。
  二是在各村的主要街道建立了两个示范村节能减排科普宣传橱窗。粘贴了节能减排科普知识挂图,并多次发放宣传彩页及张贴宣传标语。
  三是建立并完善农民科技书屋,配送了一批有关农村节能减排及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VCD光盘。提供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等各类实用技术图书达1400余册,“致富早班车”节目CD光盘300多片。偃师市农广校还为关窑村征订了2009年农民科技培训杂志和中央农广校校报,进一步充实了农民科技书屋,为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供了满意的场所。
  四是组织植保、能源、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示范村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内容主要以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农作物生产实用技术和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现场指导和解答群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培训当地骨干农民3000人次,现场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
  通过项目实施,已建沼气池数量:临颍县示范村130户,荥阳市示范村174户,偃师市示范村350户。实现了生活用能由煤炭向沼气清洁能源的转变,拉大了沼气产业链条,发展了循环农业。沼气生产技术及“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得到普及。在蔬菜、农作物上推广了沼液喷洒、沼渣还田,培肥了地力,防治了病虫害,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沼液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和圈舍消毒,节省了饲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家畜增重快、出栏早,提高养殖收益。基本实现了家居清洁化、环境优良化、生产无害化、资源高效化、效益显著化。
  
  四、下一步的设想及建议
  
  一是积极抓紧当前党和政府大力重视农业的有利时机,要求和鼓励基层分校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继续开办电台节目和开展“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试点工作,结合各项农业培训和推广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是建议农业部与国家广电局联合下文,明确农业部门举办的农业节目属于公益事业,不向广电部门缴纳播出费,建议划出专门时段播出农业节目。在“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试点工作中,继续增设试点村,对原有的试点村不断补充新鲜内容,并且争取把该项目列入农业部长期项目规划,将广播站的标准化建设列入为农服务的范围。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13日,海军航空兵飞行一团二大队一中队教员姜涛带领学员鲁朋飞,驾驶某型初级教练机进行起落航线训练。起飞后,塔台发现飞机发动机拉出异常的青烟,立即提醒飞行员“检查温度”。  此时,飞机已接近机场边缘,正前方100多米及其左右、前方的地面上均为人口密集区域,分布有村庄、驾校、厂房、居民楼、医院、加油站、商业中心等。如果按照飞行规范要求直线或小角度转弯迫降,带着火焰和燃油的飞机在巨大惯性作
《民主与科学》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服务对象。  《民主与科学》2013年将进一步优化栏目,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坚持突出“民主”与“科学”的主线,在新时期统一战线系统刊物中呈显出《民主与科学》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民主与科学》为双月刊,大16开本,80页,彩色四封,每逢双月出版。每本定价8元(含邮费),全年6期,共48元。杂志社自办
2 010年6月18日下午,广州香格里拉酒店,腾讯网络媒体总裁刘胜义先生将一个小写的字母“n”轻轻地放在了一个大写的字母“S”的右肩膀上。这一刻腾讯网宣布将正式推出其SNS营销新工具——泛关系链营销解决方案。  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刘曜介绍说,腾讯泛关系链营销的产品体系分三部分:首先是品牌互动平台,包括腾讯持续性的主题活动、用户口碑系统、企业官方空间、粉丝累计体系,以及资讯发布平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