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来育人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进行反思,从而提出自己的思考,分别从善、雅、志三个方面来解读语文,让孩子学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关键词】善;雅;志;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就是要顺应人的向善的本性、爱美的天性、求真的人性,把人的生命中固有的美好的一切,养护、培育得尽真尽善尽美,而不是去强制地扭曲、摧残、扼杀人的自然、纯洁的心性,使他(她)服从某种自以为是的观念,使人异化成非人。
  可如今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老师苦不堪言,让我们的学生筋疲力尽,似乎以找不到什么乐趣可言,成日在追逐分数名次的名利场中摸爬滚打,清纯和可爱,同情和爱心与他们渐离渐远。而语文教学作为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的“标准化”“泛政治化”训练,高考作文的“时政”性命题,逼迫他们学会虚伪和圆滑。所谓“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就是使他们从小开始,面对试题要懂得如何揣摩教师心理,懂得“该”说什么,如何把假话说的和真的一样,将谎言编得天衣无缝、天花乱坠。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能缺席思想,我们应该发掘语文中精华,语文中更有意义的东西,把它传给我们的学生,引领我们的学生走向善、雅、志。
  一、语文中的善,善—做人之根本
  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善为主要的前提。一个人不懂得善待身边的人,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又谈何为人呢?
  夏衍的《包身工》为我们呈现了那个年代包身工的悲惨命运,如果我们只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了:是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命运。是不是没有意义了呢?当今的社会不是还有着和他们相同命运的农民工吗?我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能做的是:多给他们点爱心,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时代和那个时代不同的是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我们能从语文中教给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就不是有小悦悦的悲惨结局了。
  巴金的《小狗包弟》是一位世纪老人的“忏悔录”,他对自己对包弟做的一切而感到自责、忏悔一生。虽然他知道那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事情。可是他还是不能原谅自己,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敬畏。
  人总是高高在上,认为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常常忘记我们周围的一切,团结的蚂蚁,忠诚的狗,重情的猿猴,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多一点点善世界是不是就和谐了呢?杜甫曾说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心中有爱,心中有善。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字字铿锵,感人肺腑,表达她对大堰河的依恋和爱。一个抚养她长大的,没有名字的大堰河被作者深深的纪念着。我们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养她长大的母亲的恩情。“百善孝为先”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生养父母何来感恩,更何来孝啊?学习一篇文章学到什么知识并不重要,如果他能懂得一种情感,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让孩子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那就是善的开始,也是比考清华北大都值得的事。
  人,需要应付生活,但不是为了活而活,对善的追求,对此的思考,从来就是人的宿命,是生命绾成的结,是人的确证。有善,才有人,才有诗意的人生和生生不息的人类。语文教育的意义就是使学生成为善者,成为自己生活、命运和世界的主宰。
  二、语文中的雅,雅—处世之风骨
  善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但人生中怎能没有雅呢?优雅的说话,儒雅的做人,高雅的生活人生才会有点色彩。
  如今的孩子,出口脏话连篇,谈何优雅;行为举止怪癖,谈何儒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是教会孩子做什么样的人。
  戴望舒的《雨巷》冷漠、凄清又惆怅,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诗歌的情感具有多意性。我们可以不去理解它的意思,但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怎么欣赏美,《雨巷》选取丁香一样的姑娘、悠长的雨巷、油纸伞作为诗歌的意象本身就很美,就很有意境。
  孩子的语言表达是通过语文来训练的,学习美的文章就是告诉他们什么样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同样的话为什么不同的人说出感觉、韵味完全不同,效果更是不同,通过语文让孩子多读读,多写写,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自然提升了孩子的气质。
  三、语文中的志,志—发展之魂魄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教导学生立足于现实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
  《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头颅又算得了什么,他的志向是报国。我们做不到他的伟大,但至少我们可以爱国。《烛之武退秦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王,让人可叹。他们都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孩子知道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当我们听到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也全是沸腾。
  在教学名人名篇时,也可以利用文中的人物插图或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孔子、陶渊明、文天祥、岳飞、鲁迅等名人和伟大人物的画像,并让学生通过进行旁批、查阅资料等,注明其主要的作品或成就。让学生通过这一收集活动,深切感知他们高尚的品质、崇高的气节、伟大的志向、不屈的精神,使之不断地受到激励和感染,从而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确立自己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并学会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努力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语文教育,不只是听、读、说、写技能的培养,语言文字的练习,也不只是为了求得文从字顺,言能达意;而是文化精神、言语智慧和语言生命的传承,是言语上的自我体认、自我实现,是对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理想、信念、抱负和言语动机的陶冶和引领。让善、雅、志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也成为孩子成长的指南。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老师多个环节的教学,唤醒孩子们的生命意识,引导孩子们欣赏生命的美好,引领孩子们认识生命的意义,启迪孩子们追求生命的博大和谐。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叶澜曾经说过:“绿色教育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基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牵手生命教育。我在《天鹅的故事》一课的教学
【摘要】《项链》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重要代表作品,一直以来,它的主题一直被定位在“批判小资产阶级浮华心理”上。而本文则在对法国历史文化和《项链》人物情节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主题提出新的看法。  【关键词】项链;人生之常;主题;虚荣;苦难;敌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于莫泊桑《项链》的主题解读,所谓的专家学者和教材总是拿资本主义社会财富至上的罪恶和主人
【摘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一向被认为是教学的核心。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问题发现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这些理论,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
【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有效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读写”结合、“素材积累”、“方法”提炼等方面,阐述了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生为本;作文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以生为本”,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优化教学方法、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水平低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想要教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  【关键词】作文素材;观察;阅读;活动;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四种能力之中的“写”即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幽邃深远、博大精深。为了在《史记》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史记的热情,并进一步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过程中来,要善于运用对比教学法,抓人物自身前后的纵向对比,取不同人物的横向对比,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去建构个体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比教学;个性化;史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對小学生而言,口语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训练,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才能完成。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重视小学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着眼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心随情动,言由心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学识品质、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一个人
【摘要】本文阐述人教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特点,举例说明两种版本应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语文;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形式编排,非常适合现代语文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两种版本语文教材的编撰各具特色,而如何高效教好两种版本,谈谈本人感受。  一、明确文体单元目标升华到主题单元教学  针对苏教版教材,
【摘要】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通过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的欲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主动参与; 进取心;求知欲;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预留“故事时间”  每节课前预留5分钟作为讲故事时间,每次由一个学生上讲台讲一个历史
【摘要】低年级课文多以童话、寓言为主,充满了童真童趣。低年级朗读训练,要从角色扮演、情境渲染、评价激励等三个方面出发,让朗读更生动、更有趣、更快乐。  【关键词】朗读训练;低年级;角色扮演;情境渲染;评价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低年级课文多以童话、寓言为主,充满了童真童趣,老师要为孩子们极力营造出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享受读书的乐趣,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