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五创”:体验职教素质教育新境界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育部正在全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本刊记者就江苏省职业教育如何有效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等专题走访了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处长马斌。他就重视创意发展、创高技能、努力创新技术、推进创业实践、全面实现创优素质教育五个方面,对江苏省如何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五创”活动的开展,使之成为培养创业创新创优新江苏人、实现职教育人富民载体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以下是记者对他采访后整理出的内容,在此刊出,以飨读者。
  
  创意发展
  不断提升学生的成功理念
  
  记者:江苏省职业教育“五创”活动具体是指创意发展、创高技能、创新技术、创业实践以及创优素质五个方面,其中“重视创意发展”排在了第一位,您能解释一下为何创意发展在江苏职业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马斌:提及创意,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创意经济、创意产业等。其实创意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理念,更应是一个社会理念和人的发展理念。多年来,江苏省职业教育从校长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从教研到管理,都在大力倡导创意发展,把创意发展贯穿事业发展全过程。
  凝炼育人为本的职教科学发展观。根据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生源特点、专业特色,在学习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寻获、凝炼职业教育的创意理念,学校教育,育人为本,职业学校要把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的理念,充分挖掘职校学生的潜能,他们好动手、乐活动。要寻获常人眼中职业学校学生“缺处”的优势,善用“缺点”拨亮职校学生天性特点中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倡导不争第一就唯一的首创精神。创意是一种创造力、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创造力,突出的是与众不同,超越那种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是超越对事物的所谓正常、传统的看法。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都是创意需要的可贵的思维品质。多年来,江苏省坚持不争第一就争唯一的工作要求,更多在“唯一”上下功夫,职教富民、生本为先、技术立校,专业文化、文化校园、基地经营,创新大赛的开展、创意论坛的举办、领军人才的培养,江苏职教发展的一套套“唯一”“组合拳”,赢在创意、赢在首创。
   记者:谈到创意,人们会想到它是个抽象的概念,江苏职业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将抽象转化成具象,使“创意发展”有着切实的活动平台?
  马斌:打造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层论坛。2005年6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举办“首届江苏创意职业教育论坛”的通知》,宗旨就是“凝聚群体智慧、搭建精英平台、创新发展路径、共筑思想高地”,这里无身份资历的区别,只要努力每个教师都有展示的机会。一年一次的创意论坛,至今已形成新特点。创意论坛主题鲜明,设定主题内涵丰富、可参与性强,如:2005年的“以生为本,职教富民”、2006年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2007年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2008年的“创业、创新、创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变革”、2009年的“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与生本管理”。创意论坛得到全省职业教育战线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参与面迅猛扩大,论文从2005年的441篇发展到2009年的4951篇,5年共有征文9127篇。创意论坛已成为全省职业教育的年度盛会,成为广大教师激发创意灵感、促进教研科研的平台,充分彰显了思想大解放、实践大创新、水平大提升的理念追求。
  建立创意发展的智库载体。创意发展,需要组织推进。组织是保障、是推进。创意的组织就是要加强智库建设。从国家看,美国有智库1777家、英国283家、德国186家、印度121家、中国大陆74家,智库建设与国家发展和强大有直接的关系。智库有各种类型,单位都要有智库。从2006年起,我们连续3年举办了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训班,努力打造江苏职教的思想高地。结合学校创新大赛、创意发展、创优素质等,建立“创yi室”或“创yi园”,在学校演绎创意、创业、创义、创异、创翼等多种涵蕴,形成学校创意、师生创业的发展氛围,让每位学生在校园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让每位学生在个性彰显中激发成功的追求。
  
  创高技能培养
  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记者: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职业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成才成功的重要基石。江苏省教育厅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保障学生对技能的熟练掌握?
  马斌:江苏省从2007年起定期举办职业学校技能大赛,2008年,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这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全面建立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基本制度。强调技能大赛要做到“四覆盖”。即覆盖每所职业学校。每所学校都要通过举办技能节、科技节等形式,积极组织各项技能大赛;覆盖每个专业。学校的每个专业都要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研究、设计、确定几项技能大赛项目。覆盖每位专业教师。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加技能大赛、聘请教师担任学生参赛教练以及组织指导学生参赛等方式,使技能大赛覆盖每位专业教师,逐步将技能大赛的经历和成绩作为专业教师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覆盖每位学生,使技能大赛考试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通过技能大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通过大赛实现“四促进”:促进办学模式改革。大赛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大赛各个环节要充分吸收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和指导,技能大赛活动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以技能大赛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不断提高自身“双师型”素养与水平,形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格局。促进实训基地建设。要把技能大赛赛点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实训基地办好技能大赛。
  记者:2009年,江苏省代表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总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除了得益于学校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外,这与江苏省教育厅构建和完善技能大赛的保障激励机制也是分不开的吧?
  马斌:江苏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组织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作为一项基本职责,像重视与组织普通高考一样重视与组织技能大赛。各职业学校要明确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技能大赛工作。省市县校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大赛。对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予以表彰,并在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星级职业学校评估、实训基地建设、示范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验、专业师资培训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倾斜。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予以表彰,并优先推荐就业,在对口单招中可享受有关免试录取政策。
  三年来,全省技能大赛规模连年翻番,参赛选手由2007年的600人增加到2009年3240人;比赛专业覆盖面逐步扩大,比赛项目由2007年的6大类20个项目增加到2009年的15个大类46个项目,覆盖了目前职业学校已开设专业类别的90%以上。通过省级技能大赛,全省有6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191人取得技师资格,1765人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成了锻造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省获得总分全国第一的成绩。创高技能促进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更促进了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养成。有老师说,一次参赛胜过十年磨破嘴皮的说教。
  
  创新技术
  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记者: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江苏省教育厅为鼓励职业学校创新、学生创新作了哪些努力?
  马斌:2006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省科协、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文明办、省科技厅、团省委、省知识产权局等7个部门决定联合举办首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明确了“创新重在实践、创新成就未来”的大赛主题,以培养广大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宗旨,形成一批创新制作成果,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文件规定了“三生”选题,要学生围绕生产的技术、生活的技术进行作品设计和制作,这些技术都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都是涉及民生、改善民生、促进民生的技术。明确了“三自”要求,由学生自己提出和发现,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部分是学生本人构思(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设计并研究完成的,作品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完成。制定了创新选题的评选标准:(1)科学性,要求选题与成果具有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合理,发明与创新过程的科学性。(2)先进性,要求作品的新颖程度(指发明或创新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和使用过)、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的先进性。(3)实用性,指发明或创新的作品可以转化为产品,有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为了确保大赛成功,江苏省成立了大赛组委会、聘请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和大赛办公室,确保创新大赛的公正、公平。
  创新大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对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近3年各地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就达2411件,作品多、类型广、水平高,并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特色。职业学校不仅参加全省创新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在全国及国际发明大会比赛中都取得了金奖,一些学生的发明作品已投入生产,实现产业化。
  
  创业实践
  不断提升学生的致富本领
  
  记者: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据了解,目前江苏职业学校有9189名在校生创办小企业1356个,这是个令人惊喜的数据,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本领方面,江苏省教育厅和各市级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有哪些?
  马斌:早在“九五”期间,江苏省就开设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2006年江苏省又启动《江苏省职业教育创业行动计划》,要求广大职业院校从创业知识传授转向创业实践锻炼,积极鼓励、引导在校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科学分析判断。职业教育是普惠性的富民教育。职教先驱张骞说,实业为父,教育为母。张骞强调的教育更多地是指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技能创造财富。职业教育是平民的教育,面广量大,更有“草根”性。调查表明,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的最重要手段。
  破除思想障碍。面对创业问题,首先要破除思想障碍。有人认为,创业是伟大的,普通平民只能敬仰不能接近,职校学生显然难以做到;创业就是办大企业、做大生意,学生没有可能;职业学校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创业不是学校的事,等学生工作以后再创业;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学校做好就业就行了,何必自找麻烦,自讨苦吃;我们的学生就业很好,供不应求,没有必要再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总是存在风险的,学生创业产生的风险谁来负责;学校教师都没人懂创业,谁还能教学生创业,等等。我们进行了深入长期调研,调查表明,学生创业的障碍不在学生,而在我们自己。创业教育更要成人“洗心革面”;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学生,而是在我们自己,在我们一片“好心”、“关心”之中,却扼杀了学生的创业理想与创业能力。2006年初,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创业行动计划》,全面动员,重点突破,让一部分有先觉、有见识、敢创新、勇开拓的学校和学生先干起来。
  抓实实践环节。一是重育创业意识。重点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二是构建学习课程。不少学校都编写了诸如《中外就业创业启发性阅读教材》的校本教材。2007年全省组织编写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教材《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三是进行专业梳理,明晰创业性强的专业,寻获和开发学生创业项目。四是营造创业环境,学校通过开展创业生涯设计竞赛等活动,营造创业教育氛围。五是加强创业辅导。六是搭建创业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生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省每年安排200万元用扶持学校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七是组织创业实践,让一批学生边学边干。八是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队伍建设,提供创业跟踪服务。九是提供政策支持,如学校设立学生创业基金等。十是开展典型宣传。
  坚持长抓不懈。2004年底,江苏省提出推进学生创业实践。2005年我们提出学生在校创业实践的命题并进行深入的长期调研。2006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创业行动计划》。2007年着手组织编写创业教育教材。为了使职业学校创业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省职教学会设立了就业创业工作专业委员会,专门推进学生创业工作。2008年,组织召开了全省创业教育研讨会。委托省职教学会引进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全省200多名重点学校教师参加了创业教育培训。2009年在常熟市召开全省职业学校首届创业教育论坛和现场推进会。
  
  创优素质
  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记者: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江苏省围绕这一主题,是如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的?
  马斌:好素质是人一生远航的风帆,好素质源于好的素质教育。创优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江苏省通过突出育人为先,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抓好活动载体,不断创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育人为先突出常规教育。主动夯实“五大阵地”,即主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主动打造学生成功体验阵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主动塑造学生心灵阵地,主动建设校园文化阵地。要以“三不三以三教育三心”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不让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以助学扶贫为平台,实施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不让学生因学力困难而失学,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实施适应教育,培养学生自信之心;不让学生因自律困难而失学,以法规法制为核心,实施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省之心。
  以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心灵的解放、思想的创造。江苏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生素质发展的优质环境,并重点建设十大校园文化:物质文化,重在视觉美感;精神文化,重在简练入心;班级文化,重在团队责任;专业文化,重在寻获开发;制度文化,重在具体落实;行为文化,重在知行合一;流行文化,重在健康引导;企业文化,重在对接融通;活动文化,重在归属认同;创造文化,重在创新创业。2009年江苏省开展了首批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有60所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和谐校园。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把学校建成集怡人学园、学习乐园、绿色花园、精神家园于一体的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以文化校园促进文明社会。
  以文明风采竞赛培养学生自信。2009年,与全国大赛衔接,江苏省开展了首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广泛发动,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深化职业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普遍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建立校内协调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围绕竞赛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不少学校形成了“人人参与、班班比赛、学校选拔”的全员参与局面,使竞赛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大舞台。竞赛历经3个多月时间,共收到全省171所学校的9481份参赛作品。经过省级复赛专家评审组评审,共评出一等奖作品887份。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六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结果,江苏总计获奖人数:3292名,其中,一等奖245名,二等奖985名,三等奖1233名,四等奖829名。江苏在总计四个项目的竞赛中获得征文、摄影、动漫3个项目一等奖总数第一名,设计项目一等奖总数第2名。江苏省教育厅获得唯一的组织工作特别贡献奖。“文明风采”竞赛是学生参加省赛人数最多、获奖最多的大赛。大赛本着“积极探寻赛育合一的学校德育创新的途径和形式”的宗旨,通过竞赛活动,让更多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树立职业理想,培育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记者:除了借助一些全国性大赛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江苏省有没有开创一些本省的特色品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
  2007年江苏省在全国首次开展职业学校公民教育试点活动,至今全省有40所学校、2.3万名学生先后参与试点活动。项目活动需要面向社会,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制作问卷、发放问卷、采访人员和查阅资料,需要分工合作、归整资料,制作展板、听证答辩、总结展示……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目的性的查找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团结协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丰富了适应社会的经验,提升了学生的择业竞争力。特别是学生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古桥保护、校门口流动摊贩的整顿、企业噪声、废气污染、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街道门牌号码设置不规范、在小区设立废品收购银行等问题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回信、答复和解决,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在主体探究中培养德行,品味着活动中的进步,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享受着公民权利实施的幸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辟了德育的新途径,德育实效更加显著。公民教育活动过程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宝贵经历。
其他文献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以“以生为本,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德育工作为主线,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建立务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1.以德育工作为主线,以德育改革为契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学生成人成才乃至成功的坚实基础。  学校成立德育工作委员会。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详尽的德育工作计划,丰富德
期刊
说起2008年5月份去四川震灾一线去送捐赠药品的事,胡雪枫的态度十分平静:“这么一件小事,你们还来采访?”  事情确实不大,近五千元的药品,往返的飞机票,加上其它开销,他花了近一万元钱。事情却又不小,作为一个个体户,经营的电脑维修店年收入不足十万,他却拿出了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去投入赈灾的工作;上有老,下有小,没有人让他这么做,他却作出了去做志愿者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其中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佩服。  
期刊
古语说得好“天道酬勤”。上天似乎总是偏爱勤奋努力的人。努力的人不一定有过人的天赋、显赫的家世,但总能在机遇来临时做好应有的准备,笑到最后。李梦超就是这样一个人。  李梦超,无锡机电高职自动化系0632班学生,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亚龙”杯单片机控制装置与调试技能大赛金牌得主,2009年全国职业学校单片机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不懈努力    李梦超所在的无锡机电高职自动化系0632班是学
期刊
编者按:  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职业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成才成功的重要基石。在2008年全国技能竞赛中,学校选手独    陈昌亚,无锡机电高职机电系的一名09级的学生,学校数控竞赛队伍的一名成员。作为机电系的学生,他深知技术对就业的重要,所以借助竞赛来学习更多的技术。2008年3月,他通过无锡市技能大赛的选拔,参加了江苏省职业院校类数控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铣,
期刊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规范、有效、创新、创优”的工作要求,以“明智、尚美”之校训引领学生“启智、修德”,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生德育工作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网络。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工作更多着力于柔性的、人性化方面的建设:以公民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德目”指导下的学生教育主题为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为有责任心的现代公民。  1.以“养成”教育为
期刊
2000年,世纪之交,无锡机电高职迎来了一批新同学。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他们聚到一起。有的中考成绩很高,却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希望早早的工作;有的活动能力很强,却在成绩上有所欠缺;更多的是普通同学,希望顺利毕业找到工作。有极个别同学是从苏北来借读的,成绩一般,又不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校特别引人注目:邓晓伟正是其中的一员,头脑聪明,但却不是那么要求上进。  三年级是邓晓伟的人生道路发生重大转变的
期刊
编者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无锡机电高职创新大赛获奖者,聆听他们的心声。    在君远楼四楼通向五楼的楼梯上,我们遇到了本次要采访的人——高伟同学。随和——这是高伟给人的第一感觉。在与他一边攀谈一边走向教室时,他的谈笑风生,他的镇定自若,让他整个人显得一点也不拘谨。  高伟是自动
期刊
江苏省职业创新大赛成绩揭晓,学校三个作品获得一等奖。电子工程系0613班许亚同学制作的风力发电设备设计是其中惟一一个获创意一等奖的作品。在喜获佳绩之际,我们找到了这位发明家,试图了解整个制作构思的过程,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孩却用另一种方式打动了我们。    “我喜欢挑战有难度的题目”    许亚是个很特别的女孩,她的身上具有一些男孩的特质,比如好动等等,但她又不失女孩的耐心和细心。她说她小时候就
期刊
编者按:  好素质是人一生远航的风帆,好素质源于好的素质教育。创优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不断创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郭强,无锡机电高职学生,三年时间他由一名平凡的高职学生成长为了企业的冉冉之星。在学校期间,郭强在老师的眼里曾经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学生,因为年轻气盛做事冲动与同学发生矛盾,受到校级
期刊
公民教育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须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此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发展(公民)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对于发展(公民)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联合国1975年给出的定义,即:“发展(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