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征。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如第九套全国通用教科书就将童话作品主要安排在小学1~3年级,共有十几篇。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意识到了童话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此,在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
  一、内容功利化
  功利化的第一种表现: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表现在童话教学中,就是忽视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学者按课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用以学习经典的丰厚内涵,“例文”用以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用以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则主要指“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等。可见,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童话教学中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与儿童心理较为契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以艺术性为主要内容,否则童话教学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一种被强迫的负担。
  功利化的第二种表现: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在每篇童话教学中,通过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完成道德劝诫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这种倾向观表现在教材的选编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骄傲的孔雀》告诫儿童要虚心、不要骄傲,《小猫钓鱼》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题,《一只小雁》告诉孩子们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神笔马良》、《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儿童揭露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种重教化的童话教学忽视了童话的特点,忽略了儿童的精神活动和独特的文化,是从成人世界的现实原则出发的结果。它将儿童视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无能力、尚没长大的人,将儿童时代设定为一个准备时期,“准备成为未来的行为者”。事实上,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儿童文化是审美的、感觉的、移情的、热情的,成人文化则更多的是科学的、理性的、冷静的;儿童文化中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成人文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复。”《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代表年幼的儿童)在美丽如画、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里,与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戏,而不是专心致志地钓鱼(代表工作),这正是小猫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儿童文化的一个表现,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它像猫妈妈一样抵御外在的诱惑,而去从事“钓鱼”这类成人世界中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呢? 《小猫钓鱼》进入语文课本以及批评“三心二意”教学主题的确立正是成人文化中心意识的表现。这种成人文化中心意识是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的结果。在我国封建社会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轻视、漠视甚至无视儿童的存在的,因此,尽管几千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被誉为“诗的国度”、“散文大国”,但真正意义上的童话作品少之又少。因此,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一样,只能是儿童文学教育的次要功能。我们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审美功能,通过儿童文学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
  二、形式表演化
  童话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许多教师在教授童话作品时,喜欢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实践证明,如果使用恰当,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它能有效地弥补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文内容的补充,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滥用表演的现象,他们只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好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表演只是做给旁人观看的,在还没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情况下,就急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有的表演许多学生参加,学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表演得热热闹闹;还有的教学中,让每个学习小组轮番上台表演,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记住台词,思考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并加入自己的想象练习表演,然后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小鸭子、青蛙、大鱼、大乌龟、大白鹅。表演化还有一种表现:一些教师将童话作品制成多媒体课件完完全全搬到屏幕上,声、光、色、形样样精美,颇为热闹与好看,但整个课堂缺乏一种内在的审美精神,缺乏与学生的深度交流。
其他文献
情景再现:在上历史新课之前,我们应当备好学情和教材,从而进一步拟定授课的三维目标。例如人教版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三维目标为:  本课的三维目标已经确立了,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在授课中得到体现?本文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拟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问题解决:何兆武在《对历史学的若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尤其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偏僻,父母外出打工,学前教育跟不上,入学后学习识字困难重重,因而不能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以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要达到“多识字”、“会识字”的目的,还
期刊
近几年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如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仅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应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数学概念的“引入”、“形成”、“本质”、“巩固”、“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概念 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
期刊
众所周知,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因此,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对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的过程。下面我就初三语文复习课的设计、组织与方法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语文复习课的设计和组织  笔者根据不少老师和自己长期的探索和成功的尝试,认为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有效课堂提出了明确要求,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围绕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下面笔者谈几点实践中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要有深度。在这一方面,专家们有四点共识:其一,“深度”课堂不是难度课堂;其二,“深度”课堂是对常态课的超越;其三,“深度”课堂是“生本”课堂;其四,“深度”课堂是有“后招”的课堂。
期刊
学习每一学科都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化学也不例外,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合适自己的方法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  进入初三年级,我们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即化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
期刊
摘 要: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围绕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组织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有知识、能力二维目标,那么新课程标准就向所有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在落实好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要加强情感培养目标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 作用  语文学科历来被认为是中小学的基础学科或工具学科,基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情感因素。其实,课本中大量的内容是进行情感(德育、情商
期刊
摘 要:文章针对和谐社会环境下创建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什么是和谐课堂、如何创设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分为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1.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实现学生多元性发展;3.营造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最后强调了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和谐课堂 多元性 和谐 赏识教育  现在我们国家正创建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必须也进行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注重结果,但更应注重的还是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包括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和课程资源,这三大资源互相补充、合理利用,能够共同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基础和保证。  一、校本、社会资源的利用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