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大上海,作为现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典型存在,作为一个阐释不尽的对象性本体,在其自在先于自为的展现过程当中,曾被众多的作家从不同的角度用各自的方式进行过描述、概括、反思和预期。在此之中,茅盾的《子夜》和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以下简称《早晨》)作为迄今为止较为全面也较为具体地描绘现代中国第一大都市的“清明上河图”,分别于一定的历史转换时期较为清晰地钩画出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情态而为世人所瞩目。一方面,由于这两部作品所记载的生活已相距有半个多世纪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