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时候,我只有一腔孤勇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考试经常考第一名。但这个既定事实在高二上学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同学都有过这样的困惑,说不上来是为了什么。总而言之,我堕落了。
  上课看小说、下课打游戏的日子持续了一年,恍恍惚惚就到了高三。一个很普通的下午,我从睡梦中醒来,蒙蒙眬眬中我转身去看身边的同学,想跟他们说说话,却没能说出口。因为所有人都在低着头一脸认真地学习,阳光照在他们身上,闪闪发光。
  深秋10月,那个坐在教室里茫然四顾的我,有一瞬间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我突然感到孤独、恐慌。我以前也是他们那般努力的样子,为什么现在被他们排除在外了?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翻腾不止。
  那时候离高考还有8个月,看着桌上杂乱的小说和课本发呆一阵后,我慢慢收起了小说,把很久不碰的课本、资料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就像完成一个回归正轨的仪式。
  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我告诉自己。
  当我拿起书本默默背诵时,同桌向我投来匪夷所思的目光。曾经跟我一起看小说打游戏的小伙伴对我嗤之以鼻,说:“看你能坚持几天!”我发现一个从来不上进的人突然追求上进,会变得很孤单。从前的圈子会觉得你不过摆摆样子,新的圈子也不会马上接纳你。但越被质疑,我越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那段時间,我总是一个人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不服输的劲儿从心头涌上来。回到教室后,我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知识框架,再慢慢往里面填充内容,就像一个搬运工,不断给自己的脑子添加知识,来来回回地恶补。
  在长时间的你追我赶之后,我真的精疲力尽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叫我回去放松放松,别把自己逼到牛角尖里。于是,我鬼使神差地去了本省最好的大学——郑州大学。我一个人站在高处俯瞰这所大学,看着它宽阔的操场,看着那些谈笑风生的学生们,觉得自己很渺小,心里生出一股羡慕。虽然我与“郑大”的差距还很远,但那一刻我还是忍不住去憧憬自己以后在这里的大学生活,我想在这里认识天南地北的朋友,想在这里听名师高谈阔论,想在这里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凭什么我就不能是这里的一员呢?我一遍一遍地问自己,压抑了许多日子的热血一下子冲上来——我要来这里,我会来这里!
  就好像脱缰的野马有了方向,“郑大”这个目标牢牢地刻在我心里,让我觉得奋斗的路上没那么孤单了。
  回到学校后,我又加入到备战高考的大军之中。我不再一味地给自己猛塞知识,学习累了我会去操场跑几圈,放松一会儿,心里不会再想着跟谁较劲儿。高考始终是我一个人的战争,只要我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哪怕只有一点,但也离目标更近一步了。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因为我的努力告诉我,我能赢,我已经赢了。
  那年我18岁,还不懂得什么是人生,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陪伴我冲过千军万马的,只有一腔孤勇。所以,想到什么就去做吧,你才18岁,有一腔孤勇,满心热血,便可无所畏惧。
其他文献
艺考这条路上,磨砺的除了技术,更多的还是心态。精进的技艺能让我走得更快,而勇于向上的心态能让我走得更远。  那年的夏天,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去艺考。当然,并不是因为“成绩差混不走”,而是手握画笔时色彩跃然于纸上的愉悦,以及将自己所想化为可见的激动言语:你的未来,应该是属于艺术的。  怀揣着对艺术的渴求,我背上大包小包的行囊,奔赴北京参加集训。那天是7月26日,天气晴好,越靠近画室,我的心跳便越
期刊
高三那段时间,我经常失眠。当白天的喧闹与忙碌渐渐散去,凌晨的夜晚静得出奇,好像只有在那样安静的时刻,我才能心平气和地审视自己。  第二次模考成绩出来了,晚上还开了总结大会,年级第一名代表发言,是一个从未在其他大会上见过的女生,一匹在千军万马中突然厮杀而出的“黑马”。  在操场昏暗的灯光下,我只遥远地看到一个略显瘦弱的身影,站在国旗下庄严地讲话。她的声音听着有些颤抖,但她说出的话语却如珠落玉盘一般掷
期刊
我如海绵吸水一般,拼命吸取著以前从未正视过的知识点。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想要证明给全世界看,那个曾经失败的人,有一天也能登上耀眼的舞台。  从拿起试卷的那一刻,我的心态开始崩溃了。  作为复读生,需要面对比应届生更多的压力。那个越是想要将自己的努力展现给亲人,越是力不从心的自己,就像是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任凭如何挣扎,希望的火焰渺小且微弱。  那个不曾放弃的梦  我从来都不相信自己会输,就像是一个
期刊
中考出成绩的时候,我离省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只差了两分。在交钱择校和去普通高中最好的班级这两个选择中,我们家犹豫了很多天。直到择校期限的最后一天,我的母亲力排众议给我交了高昂的择校费。  尽管很多人和她说一些类似于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鸡汤论调,她还是义无反顾。她和我说省重点高中的学习环境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如果不让我去,她会后悔一辈子。  但是我让她失望了,在这个集齐了整个地区的尖
期刊
升入高中时,我因为成绩优异,不仅进了实验班,还免交三年的学费。  我们学校是市里最好的高中,每年都有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照片会一直留在学校的公布栏里,无不显示着一种无上的荣耀,也默默地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因而,来到这里的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我所在的是实验班,所以班上的同学都非常努力,几近拼命。  刚上高一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晚上
期刊
晨跑完的我夹着一本厚厚的四六级单词集,买了杯热牛奶,气喘吁吁地爬上楼顶准备自习。当目光掠过底下这座摄人魂魄的雾都花园时,思绪不由得飘回到那年的高三。当年那个倔强到令人心疼的姑娘,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都心生敬佩!  距高考大约100多天,我们全校进行了一次大联考。但结果出来时,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在那个人才济济的卓越班,我的分数勉强排到了中下游。成绩出来的那个晚上,我整个晚自习都没在状态,前路一片
期刊
时间迅疾如闪电,我也终于迎来了绚烂的高考,这个对于我来说无比重要、却又忐忑的日子。内心有一股力量,不是要打败谁,而是要证明给全世界看,我并非一无是处。  全市联考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成绩从全校100多名下降到快要跌破500名,最主要的是姐姐考了601分,我考了385分。我对自己很失望,对未来很迷茫。高考只有300天左右了,我不想放弃,不想成为老师口中浑浑噩噩的人,不想让父母觉得我已经无药可救了。 
期刊
这三年里,我押上所有赌注,紧握着手里的『痴心妄想』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只为了那一份最单纯的执念和梦想。  疯狂地复习几个月之后,我凭借着微弱的几分优势险过中考分数线。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天高地厚,只是不可一世地吹嘘着自己有多厉害,别人用三年才考上的高中,我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升高中的那个暑假,我还曾信誓旦旦地对父母承诺:高中就是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我三年之后一定也会考上好大学。  我知道,那时父母对
期刊
《海蒂和爷爷》   ——德国剧情电影  导演: 阿兰·葛斯彭纳  海蒂自幼失去双亲,由海蒂的姨母黛特照顾。后来由于姨妈要到外地工作,海蒂便去投靠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爷爷性情古怪,跟村民不合,长久以来就离群索居,独自住在山区的木屋中。当海蒂来到爷爷家,她的纯真及率直终于融化了爷爷的心。在此海蒂也交到一位新朋友牧童男孩彼得,他们一同徜徉在群山绿野之间,生活悠哉快活。后来海蒂却被迫离开山区,被送到法
期刊
我迫切地联想着内心的渴望,并将它们布满案角的空白。理想的大学,尊敬的前辈,优秀的偶像。桌角被写得密密麻麻,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時每刻被热爱,敦促着我朝着那个方向前行。每回怠惰的劣根性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时,我便盯着这些字眼,于是又翻开一本试卷开始做题。  一腔热忱疯狂而空白,一截渴望步履惶惶。我狂奔,担忧被淹没。  终于,走上了最后的考场。过往的经验是我的背囊,比倦怠更热切的,是我不甘沉沦的心。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