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浓:大匠潮生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潮州八景”之一的北阁佛灯到“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从新加坡半港天后宫到法国巴黎的中国城,从广东省政府大厅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都能见到李得浓令人惊艳的木雕作品。今年年初,这位潮州木雕的顶梁“大匠”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实至名归。
  然而,对无数人艳羡的“国大师”头衔,李得浓却看得很淡:“我不认为它是什么头衔或职称,它只是一种荣誉。这个荣誉迫使你更应该做好自己,为这门艺术倾心竭力。这是一个潮州木雕艺人的责任和使命。”
  多面手与细节控
  李得浓是一位多面手,还在木雕厂的时候就常常被委与重任,他不但参与过三十多处古迹雕塑的修复,还做过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大型雕塑,在木结构古建筑的修复和重建中做过全套梁架、斗拱、木雕装饰的设计。
  1987年,李得浓离开木雕厂创办了潮州市新桥美苑工艺厂。当时的他已经名声在外,所以一创业就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回忆起那段岁月,李得浓不无自豪地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几乎所有的高档中式餐厅如广州酒家、莲香楼、陶陶居、泮溪酒家、南园酒家等都有我的作品。”
  除此之外,李得浓还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的瓷塑壁画《清明上河图》设计制作了金漆木雕座;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扩建工程设计制作了大量的挂落、门罩、净角、檐口等木雕作品;为法国巴黎中国城设计了整座挂落、屏风、龙凤台等木雕装饰。不过李得浓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立体木雕艺术作品,曾四十多次获国家及省、市金奖和银奖,并被国内外诸多博物院、美术馆收藏,让许多后生晚辈高山仰止,羡慕不已。
  在李得浓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数十种刀口、形状各不相同的雕刀。这些刀以铁柄居多,因为潮州木雕是多层次镂空,雕刀需要加长。潮州木雕多用质地较软的樟木,雕刻层次深了,容易处理,加上它韧性比较好,即便要把它刮得很薄也有可能。但不是所有樟木能用,李得浓现在几乎只用产自江西井冈山一带的好樟木,因为那里的樟木“吃刀”,也就是说雕刻起来带劲,易出效果。
  不光是对工具和材料的严格要求,细节上的讲究贯穿于李得浓的每一个制作工序:从制图设计到起胚,从上手工打粗坯,到下手工打磨上漆贴金,无一处不做到极致。而正是这样的严谨细致,才成就了李得浓卓越的木雕技艺。
  艺术,创新,不停息
  和对待名誉的淡然不同,对于作品,李得浓格外苛刻。《和谐之韵》、《九如集庆》、《憩息之舟》、《喜悦归》这些大名鼎鼎的获奖作品,在李得浓眼里不过是稍微可以的一些随形之作:“到目前为止,我好像尚未觉得哪件是我最满意的作品,因为艺术无止境,每当一件作品完成后,在自我陶醉的欣赏下总会发觉到不足之处。”
  李得浓的作品注重内涵和创意,善于突出对比关系,玲珑剔透而不失凝重,多层次镂通而不觉繁琐。最令人赞赏的是,他基于传统精髓而不拘泥于传统,十分提倡艺术理念与时俱进,敢于、善于创新。在李得浓看来,如果一味的追求传统形式,就没有与时俱进的表现手法了。 他说:“艺术是源于生活而提炼生活,我们不单是从古人那里继承些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突破点什么,这是我的理念和追求。”
  潮州木雕以前的特点一种是S形的构图,一种是Z形的构图,而李得浓却不满足于这两种传统的构图形式。他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在2000年前后开始尝试新的构图形式,最终成功开创出“聚丛式”、“门字式”等新颖的构图形式。他采用聚丛式构图的代表作——多层次镂空挂屏《锦上添花》,更是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被誉为“潮州木雕创新之佳构”。   评论家认为,李得浓的作品真正把潮州木雕从过去的建筑装饰、民俗日用功能提升到艺术品的高度,具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比如他花费了5年时间精雕细琢而成的大型木雕作品《喜悦归》,便是这一论调的最佳注释。这件作品以整木雕刻,长230厘米,高80厘米,宽88厘米,重约800斤,采用船体横向布局,船头刻有龙颜,船尾则雕有虎首,船上刻着各种海鲜,包括龙虾29只、螃蟹92只和鱼18条……当这件玲珑剔透、疏密有序的潮州木雕精品在上海世博会的广东馆中亮相,就震住了前来观赏的所有人。
  当有人问起李得浓的创作“秘技”时,这位已过花甲的老人并没有敝帚自珍:“很简单,那就是造型、结构和真情。”他很推崇的雕塑大师罗丹的一句名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而李得浓也确实是这样在做,师法自然,在生活中积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以真情的追求和手工劳作的融合,潜意识地默写形成自我的东西。
  既喜且忧话传承
  现在的李得浓已六十有四,在大多同龄人都在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时候,他仍然在不停地创作,并且不断有新的感悟。近年来他创作的作品开始以随形雕刻为主,材质多为沉香木和花梨木,都是比较贵重的木头。这些老料在李得浓眼中都有着鬼斧神工的天然肌理,给他无限的想象造型空间。
  如何在已有的形体上恰如其分地创作?如何将这些朽木变成艺术品,既有天然的风貌又要有内涵和韵味?想象空间既大又小,要做到绝无仅有,需要很好的底蕴和艺术想象力才能做到,而这也是他的作品和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
  除了凿木不辍,李得浓还有另外一份重要的工作——带徒。2007年,李得浓被指定为潮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担当起了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任。在他眼里,潮州木雕可谓“既喜且忧”。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有很好的发展;堪忧的是,现在潮州木雕师“越来越少,越来越老”,年轻人大多数耐不住这份清苦,静不下心来从事这一行当。
  为此,李得浓发起成立了潮州市木雕艺术研究中心,即今天的“浓园”,大力培养后继传人。现在除了他的儿子外,他门下的弟子还有两个大学本科生,以及其他几个技校毕业生。有的弟子已经跟了他六年多,有的则是刚来不久,以前还有跟着他学习有十多年的得意门生,现在他们大多都已经自立门户,搞得有声有色。
  徒弟有出息了,按理说李得浓应该志得意满了,然而他却说:“得意还谈不上,做我们这一行,必须要有恒心,耐得住寂寞,不单要能动刀,还应该能设计、有创意,最重要的还要做到德艺双馨。不是十几年就能成材的。”这番话不单是他四十年的经验之谈,更是他木雕生涯的一个总结,因为这位潮州土生土长的木雕大匠,就是这样一步步寂寞艰辛地走来……
其他文献
如今,都市时尚一族对首饰的要求越来越多,既不想廉价,又不愿耍大牌,还要求个性十足,最好全世界独一无二。虽然商场里的各种首饰琳琅满目、乱花迷眼,但要满足这些条件,可不容易。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悄然兴起的首饰制作培训班,拿起工具制作自己专属的首饰。  大不了就回炉  “我是在浏览豆瓣网时看到这家首饰培训工作室的,当时就被吸引住了。”虽然这家“VV珠宝工作室”位于上海,但住在苏州的小陈还是义无反顾地报
文中通过对船员能力需求的分析,设计了船员综合素质调查问卷,进行了天津海事局辖区船员服务机构对不同航海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探讨高温诱导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核酸电泳,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了42.5℃高温处理6,12,24h后鼻咽癌细胞的变化。结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可见高温处理6h肿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化学工业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甲醇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作为一种有机化工原料,甲醇拥有非常广泛的应
目的:观察不同组织类型的大肠癌粘液分泌功能与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基底膜主要成分ColⅣ的表达情况。方法:对424例大肠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IV型胶原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大肠癌组织粘液
2006年,中国海事局对3986艘外籍船舶实施了港口国监督检查,发现并纠正缺陷24234项,对315艘缺陷严重的船舶实施滞留措施。与2005年相比,单船缺陷率由5.3个增加到7.1个,滞留率由5.9%增加
2010年12月10日,中国海事局“职工之家”检查验收组到烟台航标处进行了“职工之家”的验收此次验收由徐滓滓副书记带队,辽宁、上海、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