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定目标,贵在整合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定得准确恰当,重点突出,就为一堂阅读课定准了方向,等于一堂课成功了一半;教学目标定得不准确、不恰当,或模糊不清,或面面俱到,要上好一堂阅读课就很难了。因此,准确地设定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阅读课的关键之举。
  当下流行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有两种基本模式。这两种基本模式都值得商榷。
  一种模式是“三维式”,即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准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如:
  《穷人》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⑴学习12个生字,掌握“舒适、抱怨”等15个词语。
   ⑵学习默读批注,提高默读的能力。
   ⑶理解课文,感受桑娜、渔夫的勤劳、纯朴。
  ⑷体会课文心理描写的特点。
  过程方法:
  ⑴学习默读批注的方法。
  ⑵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感悟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⑵体会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这样拟定目标,是想体现新课程三个维度的理念,用意是好的。然而弊端也是明显的:一是目标太多,一堂课八个教学目标,平均每个教学目标用时只有5分钟,教学岂不会蜻蜓点水?这样面面俱到地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呢?二是目标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都为交叉、包含关系,按这样的教学目标去教学,岂不会重复啰嗦,学生还有兴趣学下去吗?三是这样的教学目标无法形成操作程序,只是一种摆看的样式罢了。三个维度是建构课程目标的整体框架,而面对一篇课文,却要善于把三个维度整合为一体,选准一个重点目标贯穿始终,从而带动多元目标同步达成。
  另一种模式是“并列式”,即把教学目标分成若干点并列呈现。这是当下语文教师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目标设计模式,如:
  《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⑴能默读课文,掌握有关生字词。
  ⑵了解鲸的体形、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⑶抓住课文要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⑴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⑶感受父子之间深情的爱。
  ⑷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特点描写人物。
  这种“并列式”比起前面的“三维式”要好:定的条目相对较少,较为简明;每一点的意思有其确定性,彼此不重复、不包含。然而,细加分析,这种“并列式”也有明显的不足:一是几个点之间是并列关系,四个目标成了四足鼎立,看不出重点,而一堂课如果没有重点,好比一篇文章没有中心一样,就可能是一盘散沙。二是把本来有机联系的教学目标人为地分割开来,如“有感情地朗读”与“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密切相关,“体会句子的含义”与“感受父子之间深情的爱”密切相关,“感受父子之间深情的爱”与“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特点描写人物”也密切相关,把紧密相关的教学目标人为地分割开来,难免造成课文的形式与内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油水分离。
  教学目标的拟定,贵在整合 。整合的思路有以下几条:
  一、在深钻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尤其是课标的年段目标已为我们指定了教学的基本目标;教材的单元提示也已大体指明了一个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课文后的练习思考题也隐含着教学目标。只要深钻课标和教材,就能比较准确地拟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二、围绕重点目标整合。
  课文是以整体面目呈现的,面对任何一篇课文,要拟定10个以上的目标都是很容易的。然而教学不可面面俱到,平分秋色,每课以确定一个(最多两个)重点目标为宜,再选定一、二个一般性目标,教学时可用重点目标带动一般目标的达成。
  三、要注重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的整合。
  确定教学目标时,有的教师习惯把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分开表述,从而形成了并列式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方”的目标结构,这其实是不妥当的。一篇课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两朵花,而是一朵花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比如词句与情感就是一个统一体;情感靠词句来表达,而词句必须表达恰当的情感。再如文章的写作方法与文章中心、情感的关系,写作方法必须为表达某种中心、情感服务,而中心、情感的表达又离不开特定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学会把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整合为一体,并形成贯穿全课的主目标。
  如前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就可考虑作如下整合:
  《穷人》教学目标:①学习默读批注,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在默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②学习课文怎样通过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品质。说明:“①”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学习默读批注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并把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读得正确流利等一般目标带进去。“②”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把领悟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与感受人物的感情、品质整合一体,避免两者分割。如果还想设计心理描写的练笔,则可沿着这个思路延续到第三课时。
   《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抓住课文的要点。说明:《鲸》是一篇说明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可放在了解鲸的有关知识上(那样教,可能会上成科常课),而应放在如何阅读说明文上,而阅读说明文的第一要务是学习抓要点,要点抓住了,内容理解自然水到渠成,鲸的有关知识也自然不言自明。学会抓要点,应形成多个教学层次,如:①学习全文抓要点(体形、种类、生活习性);②示范学习第一段抓要点(体重、体长、嘴大);③学生默读其余各段抓要点。这样,围绕抓要点形成多层次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主目标的体会上形成深刻印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品人物描写,悟父子深情。说明:将原来的四个目标整合为一个目标。这样设计,不仅重点突出,便于教,利于学,而且把本来是不可分割的目标拧在一起,把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拧在一起,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拧在一起。这样教,不仅可以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而且可以实现言意兼德,言意融合,何乐不为?
  (责任编辑:李湘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叉头框C2(forkhead box C2,FOXC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FOXC2 mRNA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收集112例
经全球客户成功测试后,乌斯特公司于2019年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 2019)上推出包含5个“价值模块”的质量管理平台系统(Quality Management Platform TM—USTER QUALITY EX
分析广西沿海标准海堤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总结已取得的初步经验和成果,提出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广西标准堤建设的对策。
以厦门地铁1号线为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细化四个特征变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上,在研究的距离范围内,住宅与地铁站点的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多管齐下,即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学院实际,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突出队伍优化,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重视榜样和
"HEATex"研究项目组正致力于开发一种功能化的3维(3D)结构内衣,用于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穿在常规防护服的里面。这种防护内衣由多层结构组成,不同层发挥不同的功能效果。多层结
人物简介:张茂君,女,大学本科。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师”“兰州市教学新秀”,2008年、2009年先后被甘肃省兰州市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基因上的rs4880和rs5746136位点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LI)的相关性。方
运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和区域均一性检验法对左江、右江和邕江的水质趋势进行检验 ,并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水污染防治对策。 Seasonal Kendall test and regional homogen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