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司法对环境法价值的背离与回归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风险也在不断的蔓延,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激发出了众多的环境纠纷与环境矛盾,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环境急切需要在司法途径的保护下得到应有的保护。然而,目前我国在环境司法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按照其理论先导与思想指引来对环境实施保护。法学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现阶段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准确且理性地分析环境司法对环境法价值的背离,怎样才能使环境司法回归到环境法价值的层面,以环境法的价值为指引将环境司法发挥出更加有效的功能与作用,最终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完美极致境界。
  关键词 环境司法 环境法 价值
  作者简介:宋莉,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243-02
  环境司法指的就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司法活动,也就是指司法机关在环境法律指导下做出的对程序、权限与职责的明确规定,以及对案件纠纷的解决、矛盾的化解等过程。换而言之,就是指司法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功能和作用。而环境法价值指的是,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环境法在其社会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用性与满足性。同时环境法也是所有环境法律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先导,对我国司法机关对正确方向的坚持、对环境司法实现公正的思想来说,其起到了价值指引与保障的作用,对我国环境司法的实践来说,其指导意义十分重大。
  一、环境司法的含义
  环境司法指的就是各种与环境相关的司法活动,也就是司法机关在环境法律指导下做出的对程序、权限与职责的明确规定,以及对案件纠纷的解决、矛盾的化解等过程。或者说是在司法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广泛的应用司法救济途径与方法,不仅对增强司法权威来说十分有利,还对环境的权利与利益起到了有利的保护作用,补救所遭受的损害,惩处违法行为,及时、合理、合法的将矛盾冲突进行化解与处理。作为解决纠纷与化解矛盾的特殊通道,环境司法能够将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加以弥补,任何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都不能超越其权威性与强制性的特质。因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破坏导致的各种行政、刑事以及民事冲突与矛盾急切需要使用环境司法手段,将其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使生态环境的持久良性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永续安宁得到保障。
  二、 环境法价值的含义
  环境法价值实际上意义上指的是,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环境法在其社会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用性与满足性。首先,它强调的是作为调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环境法应当将其具有的“有用性”这一功能发挥出来。然而这种有用性的体现需要以环境法的实施、适用、实际效果的获取为依据,实际上是对环境法外在价值的反映。另外,环境法律发展具有的一般规律,以及自身具有的内在特质与基本精神都会在环境法价值中得以体现。并且环境法天然的特质就是体现在这些本质与基本精神上,在其本身上就将实施与使用环境法时带来的必要性的实际意义与效果排除了。总而言之,一方面环境法价值可以通过环境法在对外部现实社会的作用下,将其功效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会以自身的内在精神特质为立足点,与内外价值相融合进而形成整体并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
  三、环境法价值对环境司法具有的意义
  作为所有环境法律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先导,环境法价值对我国司法机关对正确方向的坚持、对环境司法实现公正的思想来说,其起到了价值指引与保障的作用,对我国环境司法的实践来说,其指导意义十分重大。首先,环境司法的先觉醒性因素就是环境法具有的价值精神以及其内在的规律。环境法能够得到良好适用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环境法本身上具有的那些良好价值精神。环境司法活动在恶法下是不会真正良好的。另外,司法过程以及结果判断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环境司法者内心确认以及价值认知的影响。徒法是不能自己运行的,就算环境法律规范制定的再好,没有司法机关和司法审判人员对适用性的实践,就不能使其制定的初衷与期待的效果在社会中得到实现。
  四、我国环境司法对环境法价值背离的表现
  (一)风险社会背景下缺乏对安全价值的认识
  伴随环境问题以及风险的不断增多,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时,司法权也显得越发羸弱、无力。法院并没有在环境司法的实际过程中,将自有裁量权充分的行使出来;也没有在遇到纠纷、冲突与矛盾时有效的利用司法建议或者是司法解释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处理与解决;甚至在遇到违法行为时,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制止、没有对违法人员进行处置、没有赔偿与救济受害者。使得那些由于环境破坏而受到殃及的受害者没有投诉与状告的对象,不能使生态环境有效的得到治理与恢复,也就使得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 处于诉讼环节时背离正义的价值
  当人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在我国可以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这三种途径来寻求司法上的救济。同样的,当环境的权利遭到侵害时,也可以使用这三种途径来实现司法救济的寻求。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涉及到环境方面的诉讼同普通人事诉讼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具体的将环境诉讼分为环境刑事诉讼、环境民事诉讼以及环境行政诉讼这三种诉讼形式,而且它们在各自司法实践活动的开展上,都会遵守各自不同的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规范。在数十年的环境司法的实践下,环境诉讼因着司法机关在应对环境冲突与矛盾时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得以平稳、公正、有序的进行。然而,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法院仍然不能将其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发挥的着实与有效,有时甚至会显得较为无力,司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在处于诉讼环节时,严重的与环境法的正义价值要求相背离。   (三) 在对权衡利益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观
  司法人员在权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或者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时,往往只顾及当前的利益,不重视长远的利益,更有甚者还会只重视自身的利益而不考虑受害人的利益;优先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而对环境保护不予以重视,没有以可持续发展观来维持人类社会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法官通常都是已经形成定势的一般社会思维对环境纠纷案件进行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调查与审理。从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这属于实质内容的审查,很有可能引发不公正的审判,其原因就是由于该过程倾向于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在长时间经受优先发展经济这个观念的影响与束缚下,施加实际上我国环境司法在考量权衡利益这一环节中,已经优先被经济发展占据了,一旦发生了利益冲突,其他利益便不能得到首要的重视。
  五、我国环境司法对环境法价值的回归策略
  (一)遵循风险预防原则来保证环境安全
  在风险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应对与环境有关的风险,一定要使环境法展现出应有的作为,为了防止一些不能对其不安全性进行确定的因素变成现实威胁,应当对风险预测原则进行确立,以此来为环境司法以及环境执法提供出相应的依据与保障。尽管我国尚未在相关环境法中建立该项原则,但是鉴于环境风险日益严重化的趋势,司法机关需要对其有所作为,使环境的安全得到保障。面对由于环境问题而引起各种社会损害以及巨大损失时,环境司法机关一定要对风险预测原则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在灵活的运用于环境司法中,在司法审判的威慑力下,避免使环境遭受损害。故此,法院有必要在环境司法实践中将环境具有的指导思想进行强化,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
  (二) 完善环境法来彰显环境正义
  由于现行的环境法律存在一些缺失与不足,因此在对环境司法进行实践时经常会出现很多疑难问题,很难令社会公众长期期待的环境正义得以实现。因此必须要将相关的环境法律完善,将充足的法律依据提供给环境司法,进而切实的做到有法可依,将环境正义彰显出来。鉴于法院审判工作具有的特殊性,也就促成了法官钟情于为断案提供依据的法律规范具有的可具体操作性以及可适用性。同时还因为现行的相关法律在处理纠纷的范围上、方式上以及赔偿数额和责任认定等一些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冲突、模糊、空白等原则性规定,使得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也就为审判具体环境案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由此,期待未来修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立法时,能够多加注重制定禁止性、义务性以及授权性等方面的规范,具体、明确与细致的对行为后果加以阐述,进而将实践操作性增强。在有关环境要素方面的法律规范中,详细、直接、明确的规定出环境刑事责任制裁条款与环境民事赔偿责任条款,保证在环境纠纷的正确处理时,能够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依靠。
  (三) 正确衡量利益冲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在可持续发展中可持续性价值指的是人类能够得到永续不断的世代繁衍生息以及大自然的良好和可持续的更新,进而使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该价值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当前的发展满足时代的要求,将暂时的利益期待实现,还应当对未来发展的长远利益予以关注;要求我们在重视当前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对未来长远的利益语义重视;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同时,重视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不能单单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还需要的要环境司法实践的努力配合,因此可以说广大司法机关与工作人员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这一背景下,不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与环境风险,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环境急切需要在司法途径的保护下得到应有的保护。虽然目前我国环境司法尚不完善,不能按照其理论先导与思想指引来对环境实施保护。但是相信,只要环境司法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切实的认识到环境司法具有的含义,以及环境法价值对环境司法具有的意义,努力投身到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就一定能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茵.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法律价值的完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李汉昌.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官素质与法官教育之透视.中国法学.2013(3).
  [3]王世进,于齐敏.论法院处理环境纠纷案件中的司法能动.时代法学.2012(2).
  [4]葛玲.从法院面临的困境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兼谈法院功能的定位.法律适用.2014(6).
  [5]王小钢.从行政权力本位到公共利益理念—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理念更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6]梅献忠.论利益衡量思想与环境法的理念.政法学刊.2013(3).
  [7]张苏飞.环境司法应追求法律、社会与生态效果统一.中国环境报.2012(4).
  [8]蔡守秋.环境正义与环境安全—二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
  [9]张苏飞.环境司法应追求法律、社会与生态效果统一.中国环境报.2012(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民办高校管理方面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对的防范意见,希望可以为民办高校有效预防管理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民办 高校 管理风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gh-681)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组成员:王晨、徐玉芳、王爱丽、鲁晶晶、申群英。  作
在3DS MAX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注重上机实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交际法以交际活动为课堂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而这一目的正好契合了自主学习的本质,即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本文作者探讨了交际法结合自主学习在安检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将两者结合而设计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交际法 自主学习 英语口语 课堂设计 教学水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社會对“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能力均衡、综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在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并有效利用课程载体、文化载体、网络载体、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阐述了创新教育体系和模式,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础领导地位;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发展,转变价值教育的传输手段;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以现代化手段加强核心价格体系教育;加快制度和教育机制的配套完善,保障大学生能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熏陶和引领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理念
摘 要 民主制度下的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行使政治参与权,呈现专业性、信息化以及零散化等特质。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存在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法律规制不全等突出问题。自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法制宣讲宣传,科学引导大学生参与政治过程。政府需要进一步健全政治参与制度,为政治参与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自媒体 政治参与
摘 要 刑事诉讼法课程是一门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比较高的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下也对实践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刑事诉讼模拟教学已被大多数的高校法学教育所接受并且推广,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既能够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实务操作能力、法学思维方式和案例解析能力,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就不能沿用理论课程的辅助课程来简单示范即可,需要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且配置以全
理学在两宋时期达到其发展的高潮,同时,中国山水画也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种哲学思辨与艺术趣味的同步,是否说明其中有贯穿一致的东西呢?到明清时期,理学逐渐丧
摘 要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关键词 航空法特色 教育模式 转向  作者简介:王立志,法学博士,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一、“光”设计的分类rn环境设计中的“光”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产生,一种是自然采光,另一种是人工照明.自然采光就是利用日光的直射、反射和透射等性质,通过各种采光口的设计,
简要介绍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中应用文的写作测试,着重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一般规则,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从而达到通过英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