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慈溪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慈溪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培训需求;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239-02
  
  如何大面积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程,也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事实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对骨干教师培训向来是比较重视的,但是由于骨干教师相对素质较高,其对培训的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要求都高于一般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培训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培训部门实施骨干教师培训的核心问题。慈溪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始于1990年,在悠长的培训历程中,我们对骨干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深深地意识到:构建合理的培训模式,是培训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新一轮骨干教师培训正式展开之前对慈溪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1.1 传统培训模式的反思
  根据我校以往的培训经历,最具代表性的有:早期的脱产培训模式;中期的多家联合办班模式;后期的与高等院校协作开放的培训模式。这三种培训模式,在不同时期的骨干教师培训中,它们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曾经发挥出它们应该具有的作用。但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它们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脱产培训模式,虽然培训容量大、时间集中及又善于管理,但是教师编制紧,培训面不广,对培训学员任职学校常规的教学工作有一定影响。多家联合办班模式,把县域内影响骨干教师成长的几家单位一体化,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然而,由于不是一个机构实施培训,且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终究不能拧成一股绳,使得培训计划经常得不到落实。再如与高等院校协作开放的培训模式,尽管培训学员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学的视野开阔了,但学员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仍未得到真正落实和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种培训模式在具体的培训操作过程中都过多地采用了集中讲座的培训方式,我们把它们归之为传统的培训模式。
  传统的培训模式大都仍以灌输、讲解为主,普遍存在培训内容与学习需求不适应,培训方式与学习特点相脱离;以培训者为中心,忽视教师主体性的严重弊端。这种以单向性知识传授方式为特征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难以介入教师教学实际,不能适应他们迫切的学习需求。许多看似追求最大产出的“培训”活动,培训机构却没有让教师参与培训过程。因而,这种培训活动在疏离了对象直接体验的同时,也弱化了学习主体变化的可能性,对教师日常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往往难以奏效。
  1.2 新课程改革的召唤
  始于本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而执行实现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这一新教育理念的理解,实践程度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效。同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培训机构以及传统的培训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培训机构如何在培训工作中贯彻体现新课程理念,并为参训教师作出示范;如何让骨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体验、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并由此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践能力等问题成为培训机构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自身在继续教育中本应具有的主体性必须在培训中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只有这样教师继续教育才能成为课程改革的推进器,教师在职培训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2 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慈溪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调查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二是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座谈,对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问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中兼顾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共发放问卷455份,收到有效答卷359份,占实测人数的78.9%;小学教师236人,占有效调查问卷的65.7%,初中教师123人,占有效调查问卷的34.3%。座谈会按学科分14个组,共56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座谈,占有效调查问卷人数的15.6%。
  2.2 调查内容及分析
  2.2.1 调查对象对培训内容需求:骨干教师们认为理想的培训内容依次是“教学实际问题”28.0%,“教学技巧与艺术”22.9%,“教育理论与观念更新”21.2%,“专业知识”193%,“现代教育技术”8.6%。
  2.2.2 调查对象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骨干教师们对理想的培训方式的选择依次是“课堂观摩”31.3%, “问题研讨”27.8%,“专题讲座”27.1%,“课题研究”13.8%。
  2.2.3 座谈会典型观点
  (1)骨干教师的培训应该贴于实际,过高深或是过于大路化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培训的目的是要学到真正有用的,有助于教学实践的东西。因此,理想的培训内容首先是应关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要提高培训有效性,需立足课堂,组织骨干教师听一些精品课,课后再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那些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问题和困惑,进行上课、听课、评课,集中探讨,共同解决;从中提炼出几个研究课题,分组研究。要加强每个教师的参与性,使每个教师都得到发言的机会,再提供反思课联系,使先进理念能化为教学实践。
  2.2.4 调查结果对骨干教师培训的启示
  (1)对培训内容的调查中,有28%的教师选择了“教育教学中遇到是实际问题”,占比最高。座谈会中也透露出教师们对培训能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迫切愿望。因此,教师培训在内容选择上要贴近教育教学实际,能够解决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使之学有所用,确确实实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们对理想的培训方式的选择依次是“课堂观摩”31.3%, “问题研讨”27.8%,“专题讲座”27.1%,“课题研究”13.8%,说明:
  ①教师们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倾向于直面课堂实际,围绕课堂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
  ②即使是“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也应该是直面现实的。
  ③培训要多让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3 建议
  通过对传统培训模式的反思,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教师教育改革的考量以及对骨干教师培训的调查,我们感到,有实效的骨干教师培训是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师发展与教师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培训。
  3.1 培训必须基于骨干教师自身的反思研究
  骨干教师个体的反思与研究是互动式培训的重要基础,因为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对话必须以骨干教师个体的反思研究为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共同体中的协商研讨就不可能真正开展,也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骨干教师培训必须注重反思,帮助培训对象审视自身的实践及其背后隐含的信念和理论,积极探索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2 培训课程要平衡骨干教师当前的实践需要和专业发展需求
  培训活动起源于实践的需要,因此培训的课程和内容也必须要反映来自于实践的要求。培训的课程不应只是各学术领域专家所提供的 “内容”, 而是通过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管理者及专家共同开发的内容。在这意义上说,骨干教师应当被视为培训课程的建构者。换言之,培训机构确定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及其内容必须基于骨干教师的需求,不能采用封闭的、刚性的培训内容框架,而应当设计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供骨干教师选择。这样的课程设计既有助于将骨干教师的经验引入培训课程,更有助于骨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3.3 “行动学习式”培训对骨干教师培训的适用性
  根据行动学习的有关理论结合教师教育的实际,教师“行动学习式”培训应该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带着学校情境下自我在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参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在“催化师(培训组织者)”的组织下进行集体质疑和反思,形成解決问题的方案;小组成员通过实施方案,来确定方案的有效性,并在行动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更高层次的认识;行动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行动,并提出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启一个新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循环。
  我们开展教师培训,其根本目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我们选择培训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即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仅从培训本身来讲,要使教师培训取得实效,比较理想的形态应该是:一是教师在培训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培训,这是培训取得实效的前提和条件;二是教师在培训中得到了他(她)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想最需要得到的东西。“行动学习式”培训就是这样一种理想的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 曾兰芳,王艳,黄荣怀.行动学习法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4,(2).
  [2] 秦旭芳.行动学习法与行动研究之比较[J].师资培训研究,2004,(2):P36
其他文献
【摘要】搞好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普遍关注和致力钻研的问题。本文结合对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特征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体会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90-01    英语口语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己有词汇、语法规则以及语篇结构,按照一定的节奏、语调和正确的发音口头表达
期刊
【中圖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211-02    1 INTRODUCTION  With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English is affecting Chinese people’s daily work and life more and more deeply and widely. T
期刊
【摘要】电工学是学生从事电类或与电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学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从电工学的课程特点看,其概念多、公式多,知识点间的关系复杂,计算量大,计算有一定难度。目前,高职院校电工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生源与教学方法问题;学生培养及就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强化师风,完善考核;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融洽关系,潜移默化;挖掘基本,沟通新知;结合实践,技能速成;瞄准市场,明确需求。   【关键词】 高
期刊
【摘要】现在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体育课堂教学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外体育活动;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208-01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针
期刊
【摘要】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是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状态转移到“我要学”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思想状态上来 ,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 ,变革守旧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师生互动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习兴趣;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
期刊
【摘要】本文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提出了深化机械知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机械知识;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02-01    1引言  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再就业培训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现代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既有专业
期刊
【摘要】在教学传播过程中,当教师无意使用与教学毫无关系的字,词或语句时,不会对教学产生任何影响,但当使用频率增加时,甚至频繁使用,这便会引起学习者的有意注意,转移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这便对教学传播的效果造成影响。  【关键词】教学语言;口头语言;教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216-02    人类将有意义的符号进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教育部2007年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我校制定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医学影像专业英语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从师资培训、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入手,对医学影像专业英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细化了以往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分类,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03-02    1 前言  Wiki翻译为“维客”或“维基”,它是指一种超文本系统,既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又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Wiki平台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会性软件,操作简便快捷,蕴涵了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开放式协作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相对于其它社会性软件如Blog,W
期刊
【Abstract】These two periods ofthe primary school learningprocess and the junior school learning proces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vocanbulary;teaching;words  【中圖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