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墨如泼,惜墨如金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导航
  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缺乏对材料的合理取舍,详略处理不当,以致文章形同流水账,淡化主题,毫无色彩。其实,一篇记叙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材料的恰当安排,该浓墨重彩就要不惜笔墨,该言简意赅就要惜墨如金。
  一、主旨详,陪衬略
  古人说:“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理轻者宜略,重者宜详。”文章的详略是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具体地说,一篇记叙文该详写什么内容,该略写什么内容,必须从写作目的出发,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凡是与写作目的密切相关,能够生动鲜明地突出文章主题的材料,都需要详写;反之,对表现文章中心作用不大,但在文中又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像交代、铺垫、过渡、照应、补充等,就要略写。而且详写部分要做到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要做到淡笔勾勒,概括精练。如《木兰诗》在叙事上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辞别父母奔赴前线、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写得详细,对作为陪衬的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十年征战生活写得较略。因为这首诗是为了颂扬木兰爱国爱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高贵品质,并非讴歌她如何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二、经过详,结果略
  一般来说,叙述事情的发生时,因其往往只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结尾部分,只交代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中心,这些相对于表现主旨的“经过”与“高潮”部分,仅是枝节,要略写。事情经过,尤其是高潮部分,是事情的主体,能具体地体现文章中心,需要详写。比如鲁迅的小说《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包括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和月夜归航等内容,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地带过,用笔非常高明。再如学生习作《因为有爱》,开篇设置悬念:“夜深人不静,因为有爱,牵动着我的情思。”文字较为简练。接着详细地叙述了妈妈为“我”洗脚的具体过程,尤其是详写了“我”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过程。事情结束之处,文末情感勃发:“母爱早已拨动了我的心弦,牵动着我的情思。夜深了,我无法静下来……”简略之中蕴含真情。
  三、点上详,面上略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当然,在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也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文章重点就突出、主题就鲜明,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如沈石溪《斑羚飞渡》中描述老斑羚为了保护年青一代,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甘愿粉身碎骨,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小斑羚们。作者仅以一对斑羚的“飞渡”为“点”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足以让人感受到“飞渡”的惊心动魄。不过,作者对其他斑羚的飞渡过程,只是从“面”上一笔带过,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奇观,再次唤起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四、顺叙详,插叙略
  侧重记人或叙事的记叙文,有时采用先倒叙与后顺叙相结合的方法,倒叙部分要略写,文章中安排的插叙、补叙部分,也要略写;而顺叙部分要详写。文章中安排的插叙部分,也要略写;而顺叙部分要详写。如学生佳作《精致的音乐盒》的开头,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偶然翻开家中抽屉,翻出一个精致的音乐盒,我不由得想起那有意义的一天。”写得较为简略;结尾呼应开头:“从那以后,每当听到音乐盒那美妙的旋律,我就仿佛看到好朋友又站在我面前,因为那动听的旋律就象征着我们的友谊坚固不朽!”写得较为简略;行文中插叙交代音乐盒的来龙去脉,也略写了;文章主体部分叙述了往日“我”与好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的经过,细节感人,思路清晰,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满,真切地表现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所以作者详写了这部分。
  五、记人详,议论略
  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有时要更好地点明主题,就要借助适当的议论、抒情。记叙描写是基础,应详写;议论是为了深化中心,凸现人物品格,只需点睛式略写。如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为了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了一些抒情议论。例如第三段叙述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道:“……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简略的议论使读者对两位作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如2012年牡丹江中考佳作《追逐梦想》,从“我”成长的经历中节选了三个片段,详细地展现了内心经历的痛苦折磨,突出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挫折,刻骨铭心。在每个片段之后,都有一段言简意赅的议论:母爱使“我”战胜了疲惫,师恩给“我”战胜失败的勇气,友情给“我”自信的力量。
  六、叙事详,写景略
  在叙事性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往往起到烘托、渲染和衬托的作用,应略写。叙事部分要详写。如莫怀戚的《散步》在叙述过程中有一段对初春的简略描写: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也暗示出老人在严冬过后,又充满活力。又如2012年山东潍坊中考作文《生活,因礼让而精彩》,考生别具匠心地叙述了公共汽车上让座一事,阐述了礼让的积极意义,让爱心传递:阿姨把座位让给了“我”,而“我”随之又让给了老奶奶,和谐入目。在叙事中,文章又三次描写了当时的天气,与发生的礼让故事同步,相辅相成,用笔简略:等车的烦恼与拥挤,写到“天阴沉闷热”;阿姨爱心让座,让太阳也感动,“露出一线阳光”;当“我”效仿阿姨把座位让给老奶奶时,说“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在我心里”,让主题得到了升华。
  总之,详略的安排应该服从表达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写处,用墨如泼,略写时,惜墨如金。这样,详略分明,张弛有度,文章的表达才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美文引路
  第一次
  邹抒阳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笑,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用筷子吃饭,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被表扬,第一次处于尴尬境地,第一次离家,第一次会网友……然而,如果把这些“第一次”根据岁数来制成一幅图表,就会发现它们的分布和年龄的增加成反比:零到一岁最集中,而十岁以后便渐渐稀少,十八岁以后简直寥寥无几了。   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正在一条游船上,确切地说是一只出了故障的电瓶船,任我们怎么拍打开关,把旋钮转来转去,它都悄无声息地纹丝不动。因为不想和别人挤在一起,我们把它开到了很远的湖心,现在举目四望,视野里一只船也没有。想让爸爸打手机,才想起手机和包一起存放在了寄存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和岸上失去了联系。大家哭笑不得面面相觑,看来只有等到船坞的人下班的时候发现少了一条船,才会设法找我们了。
  离天黑还早得很,于是,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竟然出现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空白时光,除了闲聊,哼歌,把脚伸进水里荡来荡去,享受阳光和微风之外,我们别无选择。眯着眼睛看着青灰色的茫茫水面,想着刚刚发生的事情,心里竟有一点点鲁宾孙的感觉。这可是我第一次遭遇“海难”啊!所以除了以上的一切,享受的还有“第一次”的兴奋。对于十一岁的我来说,这真不简单。
  随着我们的长大,“第一次”的新奇感受越来越少,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没有什么可激动的,生活变得像冲过许多次的茶一样,淡而无味。
  的确,不可能每天都发生“海难”,而且经验的积累一定会以丧失好奇心为代价。但是,如果愿意,我们还是可以在看似乏味的日常生活中制造有意义的“第一次”:第一次去小动物收容所当义务工,第一次学做西点,第一次在天黑后放安装了彩灯的风筝,第一次骑车载妈妈下夜班。
  但愿每天都充满激情,每天都有“第一次”。
  (选自《美文汇》)
  【品读】
  文章详细地叙述了一次游船时发生“海难”的经历,而首尾又说到许多个“第一次”,均为略写,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佳作示例
  在双休日里
  应小玉
  周日闲来无事,便想去书店看看。
  一上车,已经满座了,我只好随便站在车上。可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感到有些不自在。一路上,我始终侧着头,故作冷酷地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树影。正在我胡思乱想之时,车戛然而止,由于惯性我一下子扑在了前面一个胖女人身上。那女人狠狠瞪了我一眼,看到她恶狠狠的样子,本想道歉的我也不由毫不客气地“哼”了一声。
  这时车上摇摇摆摆晃进了一个抱着小孩、拎着大包小包的男人,车上的人对这个男人的到来视而不见。在售票员的招呼声中,总算有一位学生模样的人给这个可怜的人腾出了一点地方,让他抱着孩子挤了进去。
  小孩一上车,便咿咿呀呀地喊着,给死气沉沉的车厢带来了不少生气。寂静的车厢里只有小孩那“啊唔”的自语声和“咯咯”的笑声不断传入耳膜,让你忍不住想逗逗他。
  当我把头转向了那个可爱的小男孩时,我从他黑亮黑亮的眸子里看到了好奇、真诚和友好,那一抹不带任何杂质的澄澈黑亮,让我读到了一份久违的坦诚与感动。我的心不由得一颤,给了他一个会心的微笑。小男孩兴奋地将两只小手向我扬了扬,在父亲的怀里不安分地跳动起来。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刚才的不愉快也在小男孩的微笑里慢慢融化。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人们的心灵似乎离得越来越远了。坚固的防盗门、高高的院墙将人们封闭得严严实实,一个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帅哥靓妹们也开始习惯了摆出一副被称作“酷”的冷漠如冰的表情。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又何尝不在渴求着一种心灵的默契与交流,渴求着能够彼此敞开心扉,感受心贴心的温暖。那么,我们何不试着像孩子似的,给身边的人一个微笑呢?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把快乐的香水喷洒到别人身上时,总有几滴会溅到自己……
  【简评】
  小作者由发生在双休日的一件小事,引发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希望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和谐相处的愿望,发人深思。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行文曲折。开篇我与“胖女人”的事件只是全文的一个铺垫,小作者交代清楚即止,没有作过多描述。而小男孩事件则由于与中心关系密切而做了重点描绘。结尾处的议论既照应了前面人们的表现,又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学练结合
  1.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过烦恼的经历。家长有孩子不听话带来的烦恼,老师有学生成绩不理想带来的烦恼,学生有考试不及格带来的烦恼……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烦恼呢?
  请以“面对烦恼”或“战胜烦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详略得当,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
  2.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也许有许许多多的实践活动让人难忘,比如第一次走上讲台,介绍多彩的自我;漫游语文世界,体验成长乐趣;走上辩论台,发表精彩演讲……
  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以“记一次难忘的实践活动”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附:写作点拨
  1.第一个题目适合写记叙文,可以用第一人称叙述“我”面对烦恼的经历。可简略地记述烦恼产生的原因,详写“我”面对烦恼的心情、行动等,结尾可以简略地阐释面对烦恼后的感悟。第二个题目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但要重点写如何战胜烦恼。遇到烦恼的部分可略写,如何战胜烦恼的部分则要详写。战胜烦恼部分可以再分为两个或三个层次,突出战胜烦恼的艰难。
  2.叙述时要安排好文章的详略。写一个难忘的活动,总要使人感受到“难忘”的原因。这点睛之笔集中反映在它发展的某些重要阶段和场面之中。因此,写此类文章时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特别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神情或细微的环境都要想细、写细。比如写某次“探险”活动中,自己的腿受了伤,同学背自己回家,就要细想同学背你的经过,要想自己受伤后走路不方便到了什么程度?同学当时是怎样非要背我?路上他克服了什么困难?当时他的神态怎么样?有哪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动作?他都说了什么?这样细想之后,文章就会写得具体了。
其他文献
推开窗,又是什么都看不见了!唉,当然是雾霾来了!  雾霾不知什么时候成了我们的“老熟人”,隔三岔五就光临一趟。更可气的是,虽然没有人欢迎它,但它却总是盘桓着不肯离去,非要大风板着面孔对着它毫不客气地吆喝驱赶,它才恋恋不舍地走掉。  雾霾来了,带给我的是失望和沮丧。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了,正常呼吸都成了一件痛苦的事儿。体育课不能自由地在操场上奔跑了,一天都得窝在教室里看窗外。经常会嗓子疼、鼻子痒,时不时
都说父爱不经露,但作为子女的我们能感受到便足矣!  从前,总觉得父亲重男轻女,什么事都要我让着弟弟,好吃好喝的都给他,就算写作业时,父亲也是细心地教弟弟,而我,只能自己思考。  可是,一件事改变了我对父亲的看法。那是在上个学期,我得了一场病,父亲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每天陪我治疗。一次在去医院的路上,随着车窗外的微风拂过,我看见父亲本来黑亮的头发中透出几根银丝。我想:这都是父亲为子女操心受累的结果吧
感 怀  李清照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作为宋代首屈一指的女词人,李清照堪称婉约宗主。她早期生活优渥,诗词语言清新自然,多抒写闲愁逸趣;随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百无聊赖地宅在家里,眼光瞄到了妈妈的手机。妈妈告诉我手机里面有个“朋友圈”,老朋友新朋友都可以汇集在这里,分享资讯和生活。于是,写完作业我就会泡在妈妈的朋友圈里谈天说地,因为冒用妈妈的名义,所以“小屁孩”的身份没影响到我的“潜伏”,甚至有时会故意模仿大人的口气针砭时弊,竟然还获得点赞无数!于是,我乐在其中,越发离不开朋友圈了。  然而我却没想到,也没在意,“虚拟世界”满足了,
友兰湿地公园是我们唐河县最美、级别最高的公园,已经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达到了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标准。它一年四季都美丽无限,百看不厌。今天下午,我又去访它,觉得它的精彩又升级了。  踏着新改造的彩色小径,看着四周的花草树木,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登上太阳岛,上面的树木都绽放新姿,许多叫不上名的树木高低错落,充满画意;很多不知名的花儿开了,红如火,黄若金……坐在岛上的长凳上,吸一口空气都觉得嘴里全是新
打开一卷宋词,重温岁月,我仰望着他伫立在风烟中的背影。从京城到岭南,从黄州到儋州,一路坎坷,但他从容而泰然。他就是苏轼,一位生活的智者。他如皎皎明月,似十里春风,深深地影响了我,为我指引生命的方向,领我感悟幸福的真谛。  他曾在丙辰中秋之夜欢饮达旦,抒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怀,他感叹“人有悲欢离合”,看透“月有阴晴圆缺”,为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送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看月转朱
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的人生光河中,拥有,是一个人生而有之继续维持它的过程,失去,是一个人放弃继续维持生而有之的东西,纵容它匆匆流逝的过程。  我们同时拥有着被时光赋予并不漫长的生命,有些人将他拥有的生命紧紧握住,在有限的时光里创造无限可能,有些人却庸庸碌碌地过完平静的一生,失去自己拥有的生命意义。  把握时间在于追求真理与答案,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倦地追求真理,每个不眠的夜晚,马克思寻找着更完善的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是宋代著名诗人。曾任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吏部侍郎。能文词,嗜画,尤工诗。他的诗学白居易,多讥刺时事之作,语言通俗。  这首诗以淡墨写生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寂的山村晚归图,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首句“水绕陂田竹绕篱”由远及近描写村居外的景色。远处田野,潺潺溪水
正常情况下,人只要活着,就要用脑,因为人体所有内在和外在的行为,都是在大脑的指令下完成的。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1  大脑一天之内消耗的能量很少,两根大香蕉就可以提供。即便如此,大脑却显得非常高效。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3%,但它所消耗的能量却占到了人体能耗总量的1/6。对于大脑来说,绝大多数能量都被用于维持日常运转,而冥思苦想所消耗的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对于杭州的第一印象不是西湖,而是西湖旁的西泠印社,更确切地说,其实是年幼时爸爸带我看的李叔同印冢。  “就在那儿。”爸爸指着印冢题字下几块稍黑的石块说,“李叔同把他那几方珍贵的印章封在石头里面,然后就一身轻松出家当了和尚。”  既然他的印章都很昂贵,那么为什么要封起来呢?我当时太小,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往后,偶尔仍会勾起这一疑问,但也不愿去深究。直到后来读到了尼采的一段文字:  青年时期要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