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转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思维方式,是人们从生活经验中归纳出来的。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和过程,比传统术语“借代”有着更加广阔的含义。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转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转喻思维 英语阅读教学
  1.引言
  Radden(1999)指出了转喻的本质:转喻是能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源域)为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根据语言学的研究,转喻在语言学中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反射的方式,通过转喻,我们可以在人物或者事物中获得其显著特征并通过特征识别。我们可以通过对暗指意义的推断揭示出说话者的话语如何通过转喻所指称的事物的内涵。所以,在一个关于事物或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中,只需一个次范畴便能激活整个范畴(或场景)。如下例:
  A:Raphael does not seem to get a job recently.
  B:He has been traveling a lot to the Wall Street these days.
  B的意图是想让A知道“Raphael”已经在华尔街找到工作了,但是没有说出事实。我们由转喻能力可以推论出“Raphael”找到了工作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中,里边有多处场景,比如坐班车去华尔街,华尔街是金融街等。我们所具备的转喻思维能力是我们能够轻松推断出B的暗指。
  当前英语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转喻理论充分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由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转喻思维与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从而掌握对语言的运用和社交能力。而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涉及很多诸如学习动机、兴趣等内部因素和学习条件,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因素。这些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我们所采用的转喻理论。转喻在语言习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对问题进行思考的一种特别方式。语言的各种技能的培养中,转喻可以使语言习得者从局部看整体,从整体看局部,从而更好更全面地学习语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一些生词或词组时,教师可以利用转喻理论解读并教授给学生。
  3.转喻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左焕琪(2001)指出:阅读是成年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第一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与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途径。不管是在英语考级中,升学考试中,甚至大学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都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出现。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并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转喻能力在此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从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阅读的深度越深,转喻出现的频率就越高,所以转喻大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中。转喻和文化紧密关联,转喻能力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并掌握文章的整体特点和风格。在大学生阅读过程中,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等课程时,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文章中的修辞格,如转喻,隐喻等感到不解,不能领会文章的含义。所以教师在此情况下可以给这些专业学生讲解有关的转喻语言学知识,使其能够逐步提高转喻知识和能力,最终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对于学生转喻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转喻地看待事物。学生在理解语篇时,转喻主要表现为通过现实的事物及特征重新塑造经验现实中的具体事物与事件。例如,语言学习者在阅读Virginia Woolf写的Mrs.Dalloway时,需要依赖转喻思维才能全面理解作者的本意。转喻理论认为,在描述人物时我们只有通过一致的语言描述刻画每一个人物,使人物之间在小说中语言差异得到减少,才能使人物的个性统一起来。只有减少了人物话语形式的差别,小说才更能突出人物对自身意识的反省。此类反省可以使作者在小说中创造出语言形式的不一致,即主人公的世界观的态度不同为原则而生成的差异。这种以世界观不同的方式为基础的语言结构差异就是转喻理解和隐喻理解。李娟(2004)指出:转喻式语言常常用来表达男性理解现实事件的客观实证性和再现性,而隐喻式语言却致力于突出女性想象力的诗意性和非再现性。在Mrs.Dalloway中,作者使用了转喻语言表达女主人公对日常事件的关注。在描写Clarissa缝补裙子这个细节时,作者写道:
  Her evening dresses hung in the cupboard.Clarissa,plunging her hand into the softness,gently detached the green dress and carried it to the window.She had torn it.Someone had trod on the skirt.She had felt it give at the Embassy party at the top among the folds.By artificial light the green shone,but lost its color now in the sun.She would mend it.Her maids had too much to do.She would wear it to-night.
  在此场景下,女主人公的思维都集中在她裙子的一些表面细节上,破了的裙子是女主人公想起了发生的一系列客观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出女主人公对表面细节的关注就是其在此刻所形成的典型的转喻式思维活动,因此转喻方法主要被应用在文学创作和传统小说中,通过对客观现实的再创造重塑现实中的具体事件。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如泰晤士报、中国日报英文版、纽约日报等,从此类阅读材料中学生亦可通过转喻能力解析一些经常出现的日常用语和政治词汇及语段。
  4.结语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近年来,转喻理论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转喻被用到很多领域分析一些语言现象。笔者简单探讨了概念转喻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以及其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亟待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Lakoff,G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几年由于陕西省高考英语不考听力,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听说能力不重视,学生也认为高考不考听力不用学习。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先培养听说能力。学好英语就四个字:听、说、读、写。听说领先,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作者结合实践经验谈谈看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听说能力 培养和训练方法  一、听说能力的教学定位  假定高中年级每周上5节英语课,普遍的做法是安排一节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 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高职学生有更强的英语交际等实际运用能力,这要求高职英语教育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适应学生职业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以解决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高职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良好就业。  关键词: 职业需求视阈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事实上的就业教育,从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再到
我国P2P网络借贷兴起于2006年,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在十年的发展历程当中,P2P网络借贷已经逐步凸显中国特色,并衍生出多种商业模式,这就对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监管
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要想准确无误地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除了要拥有词汇和语法知识之外,还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文化教学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高中进行的文化教学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初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薄弱,学生很少接受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这为高中实施文化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然而如今,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随着国与国之间的频繁交往日益体
摘 要: 中德合作专业的德语基础课教学,是随着中外交流增多出现的新事物。既有别于工科专业的二外课,又不同于德语专业的基础课,既要求学生有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德语知识。本文主要论述其特殊性及教学中的困难,并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讨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中外合作班 德语基础课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和国外先进办学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外合作专
目的: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用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
摘 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况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理解能力弱、阅读速度慢等问题。虽然在这一块学生与教师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出现了“低效高耗”的现象。文章对怎样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改变目前低效率高投入的现象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学科,有着较为独特的性质。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重要的一个环
摘 要: 外报外刊阅读课程是高校英语主干课程之一,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外报外刊阅读课程的理论基础,对外报外刊阅读课程时效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提高外报外刊阅读课程时效性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外报外刊阅读课程与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外报外刊 阅读课程 时效性  作为英语教学的传统经典课程,外报外刊阅读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2007年
手性胺是合成天然产物和手性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亚胺和烯胺的不对称催化还原是制备手性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亚胺不对称还原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