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饭局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骗子、超级会装的专家、高干家属团、爱做局的阴谋家……热闹的饭局,凶险的江湖。
  时间宽裕的时候,我会跑跑北京,让马鹏程帮我张罗些饭局,或者和马鹏程去参加别人的饭局,规格越高越好,图的就是认识些有用的人。北京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北京的饭局,同样能体现出这个优势来。
  饭局上有一类人是纯骗子,常爱冒充国家重要部委的司局级干部,以号称能帮人办事为由头骗钱。如果骗子骗术高一点,对所冒充对象的周边情况熟悉些,能哄得一些刚认识的老板上当,真给骗子送钱办事。这类骗子档次最低,被识破后有挨打的风险。饭局组织者自然严防死守,生怕这些纯骗子混入饭局,造成恶劣影响。
  还有一类人你没法说人家是骗子,只能夸人家是“装家”,超级能装的专家。“装家”不骗,而是通过演技让老板们觉得他是大人物,人脉广阔,根基深厚,值得结交,有事肯定能辦。达到这个目的是要水平的,演技要好,摆谱摆得到位,能在不动声色间征服老板,让老板拿钱来投靠,然后再拿着老板的钱运作事,一方面满老板的愿,一方面壮大自己的根基。
  我见过一个“装家”,其真实身份是中央顶级单位后勤部门的一个芝麻小官,估计就是管管供暖这类的小事。这位“装家”官小谱大,在饭局上一坐,气质平静中藏霸气,风范随意中显智慧,说他是多大干部你都觉得像。我亲眼见过一个湖南老板初次和此“装家”见面,即被征服。
  湖南老板问“装家”在哪儿高就。“装家”答在中央为首长服务。
  老板来了兴趣,接着问具体在什么部门。
  “装家”没急着正面回答,反问道,你们现在的省长是谁?
  老板答是某某啊。
  “装家”想了想,从名片夹里掏出一张名片道,是这个人吧,上个月我还见过他,又请我去湖南玩,实在没时间啊。
  老板见“装家”很随意就拿出省长的名片秀,立刻很崇拜,背看着就驼了下去,恭敬地向“装家”要电话。
  我跟湖南老板不熟,跟“装家”倒见过多次,自然不会点破玄机,再说装家真没说假话,中央工作,省长名片,都是真的啊,至于你要把他想成是大高干,那是你的问题。
  后来听说,湖南老板跟“装家”跟得很紧,花钱主动积极,给“装家”送了不少钱,办了不少事。老板很热情,“装家”很欢迎,只是真实能力有限,给不了老板想要的回报,让老板无比郁闷,又无话可说。
  湖南老板嫩啊,有张省长名片就了不起啊,省长去中央办事,跟煤老板去能源部办事差不多,遇到人多的场合,名片肯定是群发嘛,闲杂人等拿一张有什么稀奇。当然老板嫩是一回事,“装家”装得特到位也是真的,那谱摆得太像大领导了。
  人人喊打的纯骗子落伍了,手段太古典,风险非常大,容易被识破,臭名也传得远,出现在北京饭局上的几率越来越低了。当代北京饭局,“装家”是主流,“装家”的数量也大,水平有高有低,手段不尽相同,目的和骗子近似,忽悠老板拿钱找他们办事。
  除了那位中央供暖处领导把省长名片当道具,我还见过教育部收发室负责人被随行的托介绍成机要处负责人。其实他们不算狠角色,毕竟还要秀演技,还要云山雾罩地自我吹嘘,对于有些功成名就的资深“装家”,根本不用秀演技,光是那范就能把老板镇住。
  有位资深“装家”,我认识他两年,都没搞清楚他在哪儿高就,但绝对相信他有料。因为他不管到那儿,外面永远有两辆好车等着,挂的车牌不是警卫局的,就是政协的,司机都是正儿八经的正团级以上军官,车里布置得也超有派,副驾驶拆了,供他坐后座时能舒服地搁脚。
  这样的资深“装家”和那些没有底蕴,只有演技,办不了大事的“装家”不同,资深“装家”能镇住你,也能真给你办成大事,当然你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如果请资深“装家”帮你跑些政府项目,利润分成很可能是他七你三。
  京城最牛的“极品装家”大概是高老大了,他应该称得上是“装爷”了,超级能装的大爷,能镇住超级大的老板,能办超级大的事,比如拿地,搞机场建设、隧道建设之类的超级大项目。
  “装爷”聊起家史时,说父亲是村长,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小时候父亲常教育他,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别跟一般小孩们一块玩,得端着劲,记住,你是村长的儿子。
  受家庭教育影响,“装爷”从小就爱装大爷,后来成为“装家界”的传奇人物。传颂甚广的一件事发生在1998年,装爷当时还是在位的领导,正和一群各省来的高级干部,在人民大会堂等着接受某领导人接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南方发大水的缘故,大领导看上去心事重重,“心不在马”地按照惯例和大家一一握手。握到装爷这里时,出意外了,大领导伸着的手落了空,装爷竟然双手背在身后,平静地看了领导人一眼,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像是对领导人的态度很不满意。
  大领导快七十了,当下脸就红了,说道,对不起啊,南方洪水下不去,状态不好,怠慢大家了,向大家道歉,拜托大家也把我的歉意转达给刚才走掉的那位同志。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既为领导人的真诚感动,也折服装爷的勇气。因为这件事,装爷在党内出了名,大家都传装爷的后台比山高,比海深,从此装爷去哪个省都是警车开道,享受领导人待遇。他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名气,到处帮老板拿地盖房,或者拿一些机场建设、地铁建设之类的肥项目。
  装爷有一次去某大使馆办事,在盖最后一个章的环节上,说一口流利中文的管事老外女领导一度有些犹豫。装爷三秒钟之内就哭了,痛编自己一生如何艰难,自己如何为了做出点有尊严的事,做出非人牺牲。装爷的眼泪在飞,女领导心软了,盖了章。
  敢在人民大会堂装爷,能在小女人面前掉眼泪,装爷太强,空前绝后。
  在北京饭局上,还有一类人比较鸡肋,就是高干形形色色的家属们。结交吧,他们未必能给你办事;不结交吧,他们又是家属,有相当的独特性。
  在高干家属团中,像儿子老婆这种级别的,追捧巴结倒也值得,至于人家肯不肯给你办事当然另说了,毕竟不是买卖。像妹妹、哥哥、表妹、表哥、嫂子、小舅子、老姨、侄子、表侄子、外甥这类亲属,真拿不准是否值得结交。   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老板跟某高干的某亲戚打得火热。在某场合,老板遇到某高干了,上去热情巴结,说我跟您的亲戚某某认识,关系特好。高干保不齐回这么一句话,哦,某某啊,我们多年没跟他来往了。
  当然,高干亲属能不能办事也不全在亲疏远近,还是要看个人能力。有的人虽是高干远亲,但自身活动能力强,会来事,这种人也管用。毕竟高干下头的人,哪敢随便打电话问高干,您那某亲戚,跟您远还是近啊。
  骗子、装家、高干家属团都有可用之才,关键看你眼光,看你会用不会用。北京的饭局多,可实权领导参加的饭局少,想办事,很多时候还就得靠这些饭局上的骗子、装家、高干家屬团。
  在北京饭局上,有一类人要千万小心,这些人有点能耐,你求他们办事,他们表面上答应,也认真开始办,实际上他们爱玩阴的,爱做局,根本目的在于让你入局,脱不了身,乘机勒索你。
  爱做局的阴谋家,简称“局长”。“局长”和老板认识之后,会称自己认识某高官,很高的高官,有能力帮一切人。幼稚的老板就会说,能不能引见我认识啊。“局长”的回答很爽快,能,而且很快,你等着吧。
  很高的高官真的接见老板了,很热情,老板很感动。寒暄之后,高官说道,某慈善项目进展得一直很艰难,难得你这样的企业家能站出来,愿意出力支持,我代表委员会先向你表示感谢。
  老板心说,我操,原来是让我捐款来了,捐就捐吧,认识这么大的领导总要付出点代价的。老板问高官这慈善项目得多少钱才能撑起来。
  高官说了个数,老板听了牙直疼,又不好拒绝,只好含混着答应下来。
  见完高官,老板后悔了,认识这么高的高官,其实没用,他怎么可能给你办事呢,他心里装的是黎民百姓,是江山社稷。至于捐款,不捐了,这么大的数,等于白挖了一年煤,何苦啊。
  你把自己说的话当放屁,别人可未必这么想,“局长”和高官可都等着你兑现承诺呢。很快,高官见到省里的领导,聊着聊着就说到某老板号称要捐款,还主动找上门来,并亲口答应捐多少钱,但一直没动静,好多失明儿童等着呢,怎么回事,你回去给我问问。
  省领导别过高官,就给办公厅打电话,交代要紧急处理诈捐事宜。省、市、县三级一把手都找老板要说法,老板还能说什么,只能说前段时间一直忙着筹捐款来着,现在终于凑齐了,今天就汇过去。
  直到汇款的时候,老板这才发现,“局长”竟然是慈善项目的负责人。感叹“局长”厉害,看来高干和自己都成他做局的道具了。
  有一次,我做东开饭局,一个不太熟的朋友跟我打招呼,说要请几个重量级嘉宾来。我没在意,随口说好啊。
  饭局六点半开始,我开着车被堵在三环上,着急上火时,负责接待客人的助手打来电话,告诉我那个不太熟的朋友带了几个纪检部门的领导来了。
  我一听觉得不对劲,这事有玄机,我是一个普通煤老板,跟纪检部门的领导本来没一毛钱关系,吃顿饭可就有关系了。万一饭桌上,领导开口求我点什么事,我到底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我意识到我遇上做局的“局长”了,于是当机立断告诉司机,饭局我去不了了,急性肠炎发作,你负责把单买了,把客人招呼好。
  饭局是热闹的,江湖是凶险的,对于钱包鼓鼓,又有很多事要办的煤老板而言,尤其如此。
  花絮:
  有些没有实质目的的饭局,会请些老首长来助兴。有一场饭局,我见到了一个省里原来的老省长,快八十岁了,走路直哆嗦,话也说得含混。
  我问马鹏程,这么大年纪了,看着都快糊涂了,怎么还出来参加饭局?
  马鹏程告诉我,有些老首长为官时清正廉明,老了以后,既无人脉,又无钱财。身边一直跟着的警卫或秘书,因以前没捞着好处,自然有怨气,厉害的就会收拾欺负这些没权的老首长,甚至逼着老首长出来参加活动帮他们捞点外快,否则就不伺候了,知道老首长也没地投诉去。
  还有一次,中石油的一个副总请客,央视二台一个知名男主持也来了。男主持声音有磁性,人长得精神,当时正从耶鲁大学留学回来,气质很知性。饭局上聊起中东局势,这名男主持如此说道,“正如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的……”
  听得我们胃都酸了。
  干掉两瓶红酒后,男主持不那么端着劲了,嚷嚷着要和中石油的副总对赌,如果自己能再喝掉一瓶红酒,副总必须要给自己一张加油卡。
  我操,这兄弟开着三百万的车,为了一张两千块的加油卡,这么给力,真不知道是怎么发育的。
  (节选自《北京饭局》,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在3月25日举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梁振英以689票当选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  梁振英1954年出身贫家,父亲是基层警察,月薪300港元,养一家5口人,难免捉襟见肘。他家一直住警察宿舍,一层楼十几户人家要共用厕;另外警察退休必须搬出警察宿舍,而退休警察不得申请公屋。为了贴补家用,更为了将来能有居住之所,家里决定全家叫动员,妈妈带着他们兄妹一起去附近的胶花厂领胶花和玩具物料回家加工
期刊
江泽民主席,常用诗词古文。朱镕基总理是搞经济出身的,所以经常会用到经济、金融方面术语。而温家宝总理也喜欢用诗词,但引用最多的是刘禹锡、王安石和屈原的诗词。这些习惯,作为领导人的翻译,都必须清楚。  2012年3月14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次见面会历时3个小时,全球有超过18亿观众收看直播。而作为温家宝总理身边的女翻译,张璐这是第三次出色地完成任务。 
期刊
他叫张杰,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中学教师。从踏入校门开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应届毕业就考入上海一所名校,学的也是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求学之路可谓一帆风顺。考入大学,父母更是对他寄予了厚望,嘱咐他一定要继续努力,不戒不躁,将来留在上海市工作,当个高薪白领。  2005年大学毕业后,张杰开始了艰难的求职之路。参加完各类招聘会上,他才发现来上海招聘工作的毕业生数以万计,
期刊
毛泽东一生中也有一些类似普通人的愿望,这些愿望让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1911年9月,毛泽东来到长沙求学。同年10月,武汉革命军举起反清大旗,发动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紧接着全国纷纷响应。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来学校发表演说,宣称辛亥革命是新纪元来临。毛泽东听了非常激动,他告诉好友,他决定响应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号召,去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事技术。毛泽东说到
期刊
每天,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在吉斯集团的厂区内,都会响起阵阵嘹亮激昂的歌声---《海燕之歌》。公司董事长孙杰所倡导的海燕精神,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吉斯集团特有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吉斯人的梦想,正合着歌声,迎着朝阳,象海燕一样展翅飞翔。  2013年的初春,我们几个寻梦人,带着好奇,走进了吉斯厂区。在处处浸润着海燕精神的氛围中,看到了惊奇,感觉到惊讶,也领略了惊喜。  在吉斯工业园的路旁,一块
期刊
一  1976年1月9日早晨,收音机里传出了周恩来逝世的消息。按照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宋庆龄清晨总要坐在床上收听新闻。尽管早就知道周恩来病危,但当挚友长逝的消息真真切切传来的时候,宋庆龄仍然失去了控制,泪水不住地流下来。  10日下午,宋庆龄到北京医院向周恩来遗体告别。在秘书杜述周的陪伴和隋永清、隋永洁姐妹的搀扶下,她来到医院简陋的告别室,强忍悲痛最后一次端详着已经十分消瘦、苍老的周恩来。  告别后
期刊
盛夏临近,年年困扰百万大学生的毕业季就要来了,很多人踌躇如何在北上广安身时,河南平顶山一个煤矿的“大学生采煤班”却在“五一”小长假再度风靡媒体。这些年,下基层,去中西部,这样的鼓励和倡议听得虽多,不少年轻人包括家长却并不以为然。而看看这个由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矿工班,全自动化设备操作、年薪10万元,从“下井黑领”到“上井白领”再到“出井金领”的成功捷径,恐怕就值得大学生和家长们玩味了。风物长宜放眼
期刊
“中国第一监狱”秦城监狱,是19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157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工程之一。高级别、高规格、高待遇,使得秦城监狱成为特殊监管的别名。而一部顺序记录下来的、发生在秦城监狱的故事,则成为历史的特殊佐证。  78岁的何殿奎住在北京市金融街旁一个老旧而安静的小区里。这里跟金融街近在咫尺,却完全是两个世界。  何殿奎离休前是秦城监狱监管处的处长,在秦城监狱及其前身功德林监狱担任监管员近40年。几
期刊
2006年夏天,18岁的高中毕业生杰瑞米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地将自己高中GPA4.2的优异成绩和一张刻有自己打篮球视频集锦的DVD送往了具有篮球优势的常青藤联盟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以及他梦想中的学府——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结果呢,UCLA“不感兴趣”,斯坦福“假装感兴趣”,加州大学给予的回应是“再联系吧”。  这样的结果让一心想到具有篮球球优势的大学读书的杰瑞米很受打击,回到房
期刊
我们睁着眼睛看的东西太多了,因此,在某些时候,我们更需要闭上眼睛看世界。  你可以听风。你可以听雪。你可以听云。你可以听雨。因为你在用心观察世界。用心眼观察世界。  视觉之外,有另一片星空,有另一条银河,有另一个宇宙,以及宇宙之外的那一大片广阔的未知的领域。  我就是一棵树。我就是一枝花。我就是一座山。我就是一条河。我就是一片云。我就是一弯月。我用我的灵魂去感觉世界。  因此,我不管画什么,画的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