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的任务,贯穿整本书的主轴和精髓,并以八个关键成果领域、三个经典的问句以及组织的精神丰富其内涵。
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
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管理的实践》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一)关于管理企业
企业是什么?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管理好企业?《管理的实践》给了我很明确的答案。德鲁克认为,要想知道什么是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合的定义:创造顾客。这个简洁的概念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按照我们一直所学的经济学,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其实,仔细想想,的确可以发现德鲁克看问题的透彻,看到了问题的根本,利润、经济效益是顾客给带来的,因为只有当顾客愿意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能才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富,把物品转变为商品。所以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才能让资本升值,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关于如何管理企业,德鲁克提出了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是由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顶叶。大师有说“企业管理也就是目标管理”。如何制定企业的目标是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多维度的,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应该在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的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8个领域设定绩效和成果目标。管理层的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对于利润、市场份额、财务情况等这样一些数字目标,我们并不陌生,这是股东们或国有资产管理代表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他们的关注点,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不努力实现。但也不能单单从财务的角度来诠释企业,这样的企业只会是短命的。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客观评价管理者的绩效和员工的绩效是每个企业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培养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利益和成长,使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二)关于管理管理者
“管理层是企业的器官,其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管理层只能以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权威。”“能否管理好管理者,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达到目标,也决定了企业如何管理员工和工作,因为员工的态度反映了管理层的态度,也直接反映了管理层的能力和结构。” 德鲁克在这一部分主要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了管理管理者的目的: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也道明只能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
在这一部分中,对我来说最有启发性的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这一节。他指出“每位管理者必须自行发展和设定单位的目标,当然高层管理者们仍需要保留对目标的同意权,但是发展出这些目标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的确,这是他的首要职责。”
联系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对这个观点我也有着深切体会,就拿学生广告实验公司来讲,我们的对于部门管理目标中有许多是由我们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定位而自己设定的,如果我们在对于自己部门的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等着总经理层的具体安排,那就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自己设定目标,自己进行监督和考核,这才是德鲁克先生所倡导的,管理的职责所在。
(三)关于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认为,如果我们视员工为人力资源,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资源的特性是什么,而当我们把重点分别放到“资源”或“人”上时,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唯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人”的问题是一个相当综合性、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永恒的问题。“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多才多艺、也最丰富的资源;也是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 因而,德鲁克提出,使员工有成就感,使工作富有成效是对管理者永恒的挑战。管理者不只要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员工,同时也要通过远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员工。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下学期我们会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课程,德鲁克的这些观念无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点燃了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
在管理员工这里,德鲁克强调管理者必须明白他和下属的关系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上对下的监督。他认为“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因此需要人性化管理,注重员工的感受。同时,他也表示员工需要激励,管理员工并不是牺牲工作而单纯地“优待”员工,而是共赢和协调发展。其实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对待员工,一方面要保持工作关系,不是一味只去奖励和过于靠近,另一方面也必须给予员工充分尊重和关心,让员工成长。“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这也就是德鲁克所想要达到的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
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管理的实践》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一)关于管理企业
企业是什么?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管理好企业?《管理的实践》给了我很明确的答案。德鲁克认为,要想知道什么是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合的定义:创造顾客。这个简洁的概念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按照我们一直所学的经济学,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其实,仔细想想,的确可以发现德鲁克看问题的透彻,看到了问题的根本,利润、经济效益是顾客给带来的,因为只有当顾客愿意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能才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富,把物品转变为商品。所以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才能让资本升值,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关于如何管理企业,德鲁克提出了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是由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顶叶。大师有说“企业管理也就是目标管理”。如何制定企业的目标是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多维度的,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应该在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的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8个领域设定绩效和成果目标。管理层的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对于利润、市场份额、财务情况等这样一些数字目标,我们并不陌生,这是股东们或国有资产管理代表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他们的关注点,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不努力实现。但也不能单单从财务的角度来诠释企业,这样的企业只会是短命的。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客观评价管理者的绩效和员工的绩效是每个企业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培养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利益和成长,使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二)关于管理管理者
“管理层是企业的器官,其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管理层只能以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权威。”“能否管理好管理者,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达到目标,也决定了企业如何管理员工和工作,因为员工的态度反映了管理层的态度,也直接反映了管理层的能力和结构。” 德鲁克在这一部分主要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了管理管理者的目的: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也道明只能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
在这一部分中,对我来说最有启发性的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这一节。他指出“每位管理者必须自行发展和设定单位的目标,当然高层管理者们仍需要保留对目标的同意权,但是发展出这些目标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的确,这是他的首要职责。”
联系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对这个观点我也有着深切体会,就拿学生广告实验公司来讲,我们的对于部门管理目标中有许多是由我们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定位而自己设定的,如果我们在对于自己部门的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等着总经理层的具体安排,那就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自己设定目标,自己进行监督和考核,这才是德鲁克先生所倡导的,管理的职责所在。
(三)关于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认为,如果我们视员工为人力资源,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资源的特性是什么,而当我们把重点分别放到“资源”或“人”上时,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唯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人”的问题是一个相当综合性、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永恒的问题。“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多才多艺、也最丰富的资源;也是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 因而,德鲁克提出,使员工有成就感,使工作富有成效是对管理者永恒的挑战。管理者不只要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员工,同时也要通过远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员工。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下学期我们会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课程,德鲁克的这些观念无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点燃了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
在管理员工这里,德鲁克强调管理者必须明白他和下属的关系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上对下的监督。他认为“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因此需要人性化管理,注重员工的感受。同时,他也表示员工需要激励,管理员工并不是牺牲工作而单纯地“优待”员工,而是共赢和协调发展。其实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对待员工,一方面要保持工作关系,不是一味只去奖励和过于靠近,另一方面也必须给予员工充分尊重和关心,让员工成长。“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这也就是德鲁克所想要达到的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