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理念下中职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分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下滑,学生对作为基础课的语文有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引入新的教育观念和探究式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形势所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改变现状。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语言学科,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文化载体和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中职语文的教学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因此,中职类院校的语文教师应重视语文教育的方式,合理地将探究式教学方式融入到语文教育中,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基础课程的成绩来看,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而且中职学生进入职高的最终目的只是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对学习数学、语文和英语等基础课程并不感兴趣。还有一部分的学生连基本的相关学习技能都不具备。因此,让中职学生自主性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分析和鉴赏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还存在着“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育的思想,这样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了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对提升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意识极为不利。具体来说,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人文性不强,致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新课改要求教师应积极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来展开语文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达到中职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中职语文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语文教学。当下,社会对职业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新的改变,其要求职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化素养,还要有自主性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的能力,此外,还要求职业人才在工作中能够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因此,中职语文的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育展开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性地进行思考、大胆表达观点和开放学生的思维,进而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地展开对语文课程自主性学习。
   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段阅读,其次,在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讨论性的问题——“莫泊桑想传达什么信息给读者?”“莫泊桑为什么写这个故事?”“玛蒂尔德所代表的形象是什么?”或“玛蒂尔德说‘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这句话时,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等,并让学生自由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2)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进而自主地获取语文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指导的作用应充分地发挥出来。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够,社会的实践能力也较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尚未成熟,因此,中职学生还需要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第二幕这篇课文时,由于其中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而且近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与现代文学作品迥然不同,致使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梳理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的关系图,并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阅读《雷雨》,然后通过人物的关系图,恰当地发挥教师指导的作用,展开探究式的教学。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繁漪”“周朴文”和“周萍”三个人物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激发出探索文学作品的热情。
   (3)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良好是中职语文探究式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中职院校应重视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确保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条件都能够充分的到位。同时,为了方便语文教师展开探究式教学和学生自主性的进行学习,中职院校除了要具备较全面的材料资源外,还要配备较健全的配套教学的设施。包括:助学光盘、助教光盘、网络平台、活动录像和网络资料等配套教学的硬件设施。
   例如,展开口语比赛、作文比赛、辩论大赛和手抄报等比赛活动,这样的比赛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活跃自身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进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除了展开校内的各种比赛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开语文教学——在学习《神奇的极光》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展开教学之前,通过幻灯片、视频或图像等方式将极光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听觉和视觉双管齐下的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里,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习体验,并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新的语文教学环境里。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探究式教学实现了素质教育中实践和理论的双突破,并符合中职院校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路线。同时,探究式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因此,中职教师应不断尝试、勇于创新和大胆改革,将探究式的教学法引入到中职语文的教学中去,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文义.浅谈中职语文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建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
  [2]赵欣.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李学宏.素质教育在中职语文中的实施[J].科技信息,2006(9).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担负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文章从重视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丰富校园底蕴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一流高职院校。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院校;人文关怀;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3-0001-01  要想创建一流的高职院校,培养一流人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文章首先阐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架构,然后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并对心理知识教育运行机制以及行为指导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關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
摘 要:高職院校要顺应微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索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注重建立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时尚元素,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时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G711
摘 要:高校必须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文章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理论要求,指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以“三大规律”为根本原则,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高度;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剖析师生思想特征及需求;扩充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工作载体。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1;G641
摘 要:有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诸多原因,学习较被动,成绩不理想。如果在教学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会促进师生和谐,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早日成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成才;教学;欣赏;学生  一个老师怎么看待学生,将影响着老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如果你只看到某个学生的缺点,那么你就会用片面的观点去评论他,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觉得他一无是处,甚至对他有些放弃。其实,古诗曾说:“横看成
摘 要:“学讲计划”是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的一项创造性改革,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学讲计划;成长成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徐州市大力推广的“学讲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教改模式,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而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教师要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生活化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立足学生成才,将教育生活化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呢?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础是教师对生活中的数学的研究 
第一章创新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创新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体系 一、创造是人类的天性 任何创新活动,其本质内涵都是创造,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也是人类与动物相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在大洋彼岸冷眼指出:中国可以培养出很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创新者却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