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_(38)Ti_(17)Cu_(10.5)Co_(12)Be_(22.5)大块非晶合金动态剪切行为研究

来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实验装置(SHPB)研究Zr_(38)Ti_(17)Cu_(10.5)Co_(12)Be_(22.5)大块非晶合金的室温动态压缩断裂行为,应变率控制在~102s-1。该大块非晶在动态压缩条件下表现出完全弹性变形,在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试样沿与加载方向成~42°的方向剪切断裂,剪切面非常粗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剪切带的形核和扩展。高倍下在剪切面上观察到明显的微剪切带和微裂纹,表明在动态加载条件下,剪切带形核之后立即促发形成微剪切带或者微裂纹。此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70年代起,信息技术被逐步系统化地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架构下的高效与广泛,可更好的实现患者临床医疗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帮助医生积累和挖掘临床知识,提供有效的临
世界专利W02006 95999中介绍了一种新型可锻Mg合金材料。该Mg合金中由于加入了较大量的混合稀土金属成分,因此,在合金中生成了熔点较高的共品相或多相,它们形成了稳定的网状组织
期刊
1992年,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和危症监护医学学会共同发布了脓毒症及相关疾病的定义,2001年的国际会议再次评价了上述定义,并提出了脓毒症分期的PIRO概念。这有助于提高脓毒症诊断
会议时间:2009年11月22日-11月25日会议地点:广州白云会议中心本次会议面向临床专业人员,包括急诊、ICU、麻醉、全科医生、内外科等专业的医生以及各政府机关的采购部门、应急办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英国JOD杂志、亚太呼吸病学会、上海医学会合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呼吸病研讨会(ISRD)暨第十六届亚太呼吸治疗学会(APARC)联合会议”,定于2008年11月7-9
本文对麻醉学临床循证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讨论了麻醉学临床循证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90kg,无手术麻醉史,也无药物过敏史,因鼻息肉拟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切除术。入手术室后,下肢开放静脉,输注平衡液。入室10min后开始诱导,静脉依次推注芬太尼0
目前大陆台湾新闻传播学术的交流频繁起来了,但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各种交流经常是忽然来了某一会议、访问、交换的通知,尚不能把这种交流提前纳入计划。如何建立常规化的交流关系
产科病人在腰麻下行剖官产手术时,术中时有低温的发生。虽然目前很多麻醉医师在实施这类麻醉时,都习惯复合使用适量吗啡,以期延长其镇痛时间,获得满意的术后止痛效果,但因此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