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眼底病变患者的检查护理与职业防护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眼底病变者检查的护理方案及职业防护措施。方法对32例AIDS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32例AIDS患者中,15例出现眼底改变,检出率为46.9%。其中眼部表现眼前黑影、视物模糊者7例,无眼部症状者8例。10例眼底表现为棉绒斑,4例单纯视网膜出血,17例眼底正常,1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占眼底病变AIDS患者的3%。结论 AIDS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眼底检查进行诊断,早期即可发现眼底病变,积极治疗可防止失明的发生,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
其他文献
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成为基层社区管理与实践新的探索与研究方向。本文以南充市M社区为例,通过深入调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道路功能不仅限于交通的意义,更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体现,如果仅仅专注于交通,则无法实现它的价值本身。城市道路景观与人们的生
文章以绿地组织的空间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从演进视角鉴别城市公共绿地发展的目标及共识,即追求空间可达性、场地功能性及感知互动性;在此基础上依托外延空间与内需功能两者结合的空间建构逻辑,提出"以流定形"的设计范式,详细阐释了引流、分级、划区、定形、竖向、塑景的公共绿地设计步骤,并以实例图示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希望能为中小尺度公共绿地空间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主持人语]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建设"的要求。2020年7月11日,南京大学组织"基于知识需求的高校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座谈会",来自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行业、政府管理部门、教育界及相关企业的专家从人才需求的角度,重点研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方向和建议,以期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目的:研究电针“膀胱组穴”治疗PSNB尿储留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PSNB尿储留的患者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间歇导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
介绍了选煤厂售煤地中衡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总体结构、数据转换器结构、数据通讯格式及上位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以及改进效果.
文章通过分析城市更新机制、城市资源分配、社会公平性和微更新的内涵,结合天门街道微更新实践,解读在微更新中适度性与包容性的重要性,并提出适度与包容理念下的微更新策略和微更新实施关键点,探索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可持续微更新机制。
期刊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城市更新规划,应充分吸纳传统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中存量空间资源优化的主导思想,既要注重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营造,也要注重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提升。文章以"三闲四低"用地的整治更新工作为核心,提出在城市更新的技术流程和制度建设中,应加强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分析以及完善政策工具,加强对大数据和新技术的应用,积极与新的规划编制和空间治理体系衔接,最终实现城市的"全面提质"和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言的。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所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它虽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果并不明显,但具有巨大的累积性效果;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