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专升本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师专升本院校要想真正实现“内涵升本”,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的跨越,实现由单科师范类院校向多科应用型院校转型实现合并后原有院校的重整与组合,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师专升本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转型要求。
  关键词 师专升本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师专升本院校是以师专为主体合并其他大中专院校升格而成,师专升本院校要想真正实现“内涵升本”,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的跨越,实现由单科师范类院校向多科应用型院校转型,实现合并后原有院校的重整与组合,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师专升本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转型要求。
  
  1 专科向本科跨越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及其应对
  
  师专升本院校是以师专为主体合并其他大中专院校升格而成,它脱胎于专科院校,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专科教育的特征。师专升本院校和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共同的特征,即职业性和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作为师专升本院校前身的师专和其他大中专院校主要是培养中学师资和其他行业的专门技术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上,专科升本科较易衔接和转变。师专升本院校要想实现真正“内涵”升本必须要在系统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上下功夫,即怎样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在一线职业技术领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要建设一支具有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知能结构的教师队伍,必须优化和完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师的创新素质。
  师资结构包括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就年龄结构而言,师专升本院校办学历史不长,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加之因升本需要,近年引进了大量年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师专升本院校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六成以上。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想活跃,精力旺盛,而且有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显示了才华与优势。但由于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得不到很好的关怀与帮助再加上论资排辈的传统习惯,使许多青年教师感到前途渺茫,于是思想情绪心中很不舒畅者有之,想改换门庭,另谋出路者有之,无所事事,情绪低落,消磨时光者有之。为扬长避短,更好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弥补不足,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一辈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可以通过校内校外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在科研上多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广泛参与,在攻读学位、国内外进修、科研课题申请等关系到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个人素质提高的问题上多为青年教师着想,在生产实践中把青年教师推向第一线。对德才兼备,确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则要压担子,扶上马,送一程,另外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就职称结构而言,高级职务特别是正高级职务少,初级和中级职务多。合理的职称结构比例应是橄榄形,即教授助教少副教授讲师多,合理的比例应是1:2:2:1。这有利于培养大批的学术带头人和形成系统的学术梯队。虽然不同层次的学校,其职称结构的比例应有所不同,不能将师专升本院校的师资结构和重点大学的师资结构等量齐观。但是,为了体现师专升本院校一定程度上的学术性,必须大幅度提高高级职务比例,有计划地培养和扶持青年教师,迅速提高其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其才能和优势,使尖子人才脱颖而出,挑起高级职称的重担。
  就学历结构而言,师专升本院校教师中硕博比例相对较低,本科、专科教本科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扭转,则有可能出现本科教育的专科化。因此,师专升本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多途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强师资队伍的后劲和活力。首先要制订优惠政策,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其次要制订有关措施,要求学历层次较低的青年教师要在一定的年龄段内报考定向研究生;第三,千方百计引进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严格控制引进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
  就学缘结构而言。师专升本院校在升格以前,原有师专的教师一般来自本省的师范大学,还有一部分是师专选留的毕业生,甚至还有中学上调的教师。宗出一室,师徒同堂现象严重。合并的其他大中专院校的教师师出同门的现象也并不鲜见。近几年因升本需要,注意到了学缘结构的优化,但是所谓积重难返,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原不合理的学缘结构,必须进一步拓宽招聘教师的区域范围,严格掌握新增教师的学缘条件。另外要合理调配校内教师资源,利用调出,派入、换岗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调整部分教师的工作岗位,以逐步减少或消除同一教学组织中同一省市高校毕业或同一高校毕业的教师数量过多的现象。
  专科教师转变为本科教师,应是随着学校的转变而进行的一种大的变革,不会很容易完成。要达到本科教师的要求,适应本科教育的特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注重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为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新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充分重视科学研究,因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真正懂得求知的过程和科学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更新的内容,有更多的信息,有更高水平的发挥。
  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生要具备在一线职业(专业)技术领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等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师专升本院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要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等陈旧的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思想观念和“一言堂”、“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2 单科师范院校向多科应用型院校转型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及其应对
  
  师专升本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以教师教育为基础的多科性教学型本科院校,这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师资的结构性短缺。一些传统的长线专业的教师数量大,职称高,学科专业重叠过多,而一些急需发展的社会需求大,面向应用领域的新兴学科专业。为解决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一方面要调整师资队伍专业发展方向,以学科专业规划为导向有序推进师资队伍转型,另一方面控制进口,严格控制传统长线专业教师的补充,另外新增学科和专业时要立足现有师资,切忌借米下锅,借船下海。挑战二:师资队伍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欠缺,无益于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师专升本院校 前身的师专教师长期从事师范教育,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师范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注重课堂知识讲授的示范性,忽略对知识运用的实践性。师专所合并的其他大中专院校的教师,也不同程度存在缺乏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动手能力较差的情况,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注重实际应用,重视实践能力,造就和培养“双师型”教师。让教师带好学生实习,参加实验室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开发活动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大高校之间,高校与产业部门和科研结构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鼓励教师与产业部门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或基层领导上挂职锻炼等途径,在生产实践、科技实践和政治社会实践中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3 多校合并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及其应对
  
  师专升本院校大多是以师专为主合并诸多大中专院校升格而成,学校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队伍的复杂性,师资队伍的良莠不齐也是必然。这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挑战。首先是教师群体之间存在文化冲突,师专升本院校的教师一般来自两个以上的学校,不同的教育对象和学校环境造就了教师群体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对合并高校而言,积淀在教师思想深处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整合远比学校等人财物有形资源的归并困难得多。其次是教师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不少学校合并前办学层次,办学方向大相径庭,尤其是那些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汇入,致使学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专升本院校即不乏踏实勤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个性鲜明,风格独具的青年新秀,有自恃轻车熟路,墨守成规的普通教师,也有匠心独运,开拓进取的优秀教师,既有大量学历偏低的教师,也有凤毛麟角的高学历教师。
  为了应对院校合并所带来的师资队伍和严峻形势,首先必须整合与重构校园文化。高校的合并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财、物的整合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合并,并不等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并。高校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是师专升本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是整合现存教师资源的基础。在文化整合过程中,通过营造统一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等,并使之贯彻到高校办学活动中去,形成本校基本的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进而统一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清除教师群体间的文化冲突,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群体。其次,合理重组组织机制,建立一种有序统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利益保障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另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清除教职员工的心理压力做好人员安置工作,维护学校稳定。
其他文献
摘要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针对目前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全盘灌输,“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单纯按照课文顺序,缺乏对词汇进行系统梳理以及教学有余,反思不足的现状,笔者通过对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将词汇引入语境中进行教学;注意对词汇进行梳理,分类进行教学;在词汇教学中贯彻“重现”原则,激活学生已有的词汇网络等三点词汇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高职高专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已成为校本研修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对课改的推进速度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挖掘学校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个性发挥,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已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当我们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感到不适应或束手无策,而新课改所倡导的“专业引领”难以满足其要求的时候,“同伴互助”则显得尤为重要。面对集体备课面临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策略,
期刊
1 教材分析  1.1 Module10主要运用一般将来时的be going to+动词的原形这一句式,讨论即将开始的中学生活。
期刊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临河地区高中生参加课外补习班对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特别是补习班“有效”与“失效”的原因。希望通过本调查报告的结论,为高中生选择上或不上补习班,上哪一个类型的补习班提供指南。  调查方法: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调查分为两次进行,初步调查的对象是内蒙古临河一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巴眼滓尔市二中的1500名同学,在临河一中发放问卷700份、巴市中学550份、
期刊
现在正进行的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所以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1 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达到以情育情,形成师生间的信任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正如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所说的,“就教育工作的
期刊
摘要 静电平衡问题是静电学中的难点,通过实例的分析说明遇到静电平衡问题应如何解决以及静电平衡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 静电平衡;电力线;金属导体;静电感应;电势;电场
期刊
摘要 与直接回指相比,间接回指回指成分与先行成分之间的互指关系不明显,更加依赖于语境及话语关联。确定回指指代意义的过程往往也是确定语用照应关系的过程。本文就讲从语用学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间接回指进行阐释。
期刊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建立知识内在联系网络,便于学生掌握并产生相应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发展环节组合课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把握总体环节的视野。  关键词 知识网络;发展环节;内在联系;内容调整重组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
期刊
摘要 学生社团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活跃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在校园中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宽阔平台”在理论学习型社团组织中开辟学生党建新阵地,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学生社团;党的建设;阵地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内的各类社团组织发展很快,社团活动越来越活跃,有
期刊
1 问题提出    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时期,面临着离开父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相对独立的生活等因素的变化,使得他们心理困惑进一步增强,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尤其是目前我县对县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未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县城初中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以提高其心理素质。据此,本人就对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