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200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波浩淼古临川,曾经闪耀过王安石、晏殊、晏几道、汤显祖这样璀璨的“文曲星”,因而成为中国的“才子之乡”、“文化之邦”。拥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就坐落在江南小镇——临川。受着文化之风的熏染,临川一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文学的氛围。且不说这里有雨后春笋般的学生社团,也不说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日,更不说震撼江西的高考辉煌,单说一个诗雨文学社,就足以见证素质教育的丰收成果。诗雨文学社于201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文学写作基地”殊荣,现为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优秀稿源基地。几年来,诗雨文学社以“青春•文化•修养”为宗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素养、丰富校园生活、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Story ①:
  诗,我心中的绿洲
  胡泽重
   诗,是唐时的一首曲,传唱在天山草原;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古风河畔;诗, 是明时的一株柳,摇曳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水边唱着绝代的歌……
   ——题记
   无数次流连于“淡烟疏柳弄暗滩”的淡雅景致,无数次憧憬于“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美意境,无数次陶醉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动人诗句。我的心中,时时刻刻都藏着一片泉水淙淙,花香四溢的绿洲。它就是诗,华夏辉煌的文化传承者,我心灵的栖息地。
   几千年来,多少王朝升起又落下。唐宗宋祖,折戟沉沙,君王霸业恒河沙砾。如今,却只有寒山寺的钟声,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不知是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此后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思归的游子吟哦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无奈,愁苦的孤独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豁达的智者表达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那通晓人意的月亮,似乎也在征戍人的眼里洒落成“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壮,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在离人的杯中化作一盏消愁的酒,在江心冷寂无声地渲染秋色的澄澈。
   因为诗,我在一次次的绝望中振作,在一次次的孤独中慰藉。
   当失败来临,我看见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勉励,在绝望中起舞;当荆棘遍布,我听见东坡“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在逆境中奋发;当失意难平,我拾起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伟大,在低谷中腾飞……
   因为诗,我在一次次的经历中,用不平凡的诗句,表达出自己最深的感受。春游堤岸,我想起“陌上花开缓缓归”的优美惬意;夜望星辰,我想起“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情与寂寥;忽闻笛声,我想起“小楼吹彻玉笙寒”的落寞与惶楚;雨中漫步,我想起“隔江人在雨声中”的思念与愁绪……
   小楼一夜听春雨,手执香茗读一本古卷,我陶醉在诗的境界;接天连叶无穷碧,我携一朵红荷,追寻诗中采莲女嬉游的兰舟;络雨霖铃昼不怨,我回望芦花深处,枫桥泊着游子的孤舟,秋意阑珊;千里江山寒色远,华霜染发,一江洗清秋的冷意从何而来?
   诗,我心中的绿洲。
  【点评】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临川素称“才子之乡”。“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置身于江南小镇的汝水之滨,习作者便有了诗意的栖息,仿佛沈从文从古城凤凰走来,笔下总洋溢着湘西沱江的风味。语文天生浪漫,诗歌净化灵魂。在这滚滚红尘之中,物欲横流,人心不古。本文却用翩然的思绪,引领我们在诗的海洋里泅渡。是追溯那河畔的金柳,还是探寻在水一方的伊人,抑或打捞湿漉漉的唐宋诗韵?语文,是我们心中的一泓清泉;诗歌,则是人们心灵的一方绿洲。让我们洗去铅华,剥离世俗,啜饮诗的琼浆,找回那渐行渐远的童年……春天来了,我们何不到诗的旷野去踏青,“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Story②:
  大地上的孔子
  左雨弘
  我選择在一个安静有雨的下午,手执《论语》,走近千年之前,有孔子的地方。
   目光所触摸之处,每一句清浅朴实的言语,每一则迂徐含蓄的哲理,如若一支支细长温润的水流,洗净了冗长繁杂的华丽,略去了高深晦涩的术语,流过千年的距离,来到读者眼前,萦绕我的心里;滋蔓了生命,濡养华夏的文明。
   就好像当时的时光,在静静流淌。
   掩卷沉思,想起于丹老师的一段话:“神是接近天空的,像李白一样的人;圣是接近土地的,像杜甫一样的人。”孔子便是一位接近土地的圣人。孟子曰:“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他不是从天而降,亦不是耸立于万人仰望的地方,他生于斯,长于斯,在平常的生活中顺其长成,自然脱胎出来的,若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于平凡者处发端,而渐渐至于伟大,孔子的所言所行,温和恭俭,凝重坚毅,即使传递千年,落在后人心里,也能落实成一种行动的精神,这就是孔圣人的伟大力量。
   《论语》中言:“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虽然说“德不孤,必有邻”,我不敢言自己是道德高尚的女子,但我与孔子的弟子有着相似的认知。
   假如要将孔子定义为一种自然之物,我想他必定是庇护人间的参天大树,以蓬繁丰荣的冠盖,庇护着苍生万物。孔子一直努力向乾坤生长,“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汲取日月之精华,招纳天地之英气,即扎根大地,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正是教育我们,君子五本,只有这样,才纵使狂风横雨,毅然立根坚劲,咬定青山,肃立高大的人格。在孔老夫子宽厚的躯体之后,都是礼乐的种苗,这位辛勤的播种者,将仁爱蔓延人间。
   假如要将孔子定义为一种声音,我想,那是无言,如古风的吟唱。“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位谦谦君子,缄默而略带微笑地,以关切的目光,投向这片广袤的大地,投向他心中祥和安宁的和谐之邦。他认为“巧言乱德”“巧言令色”不是君子恂恂若恭的姿态。“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空无言,其极辽远;土地无言,其极广阔,孔子无言,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华大地;孔子不言,他欲仁斯至,他的人格魅力散发出的神圣之光照耀了后人的理想。
   假如要将孔子定义为一种颜色,我想,那是灰色。像七种色光汇聚在一起是无色的太阳光,灰色也是一种所有颜料的混合调剂。不同于阳光的是,灰色不张扬,不夺目,更不是黑即白,非忠即奸。灰色,象征着不偏不倚,与孔子的中庸之道相契合。“无适无莫,义之与比”,这告诉我们,生活是流动的,不是规则方正的。将日子去适合生命,“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这是值得人人向往的生命历程。灰色不饱和,在多彩缤纷的今天,多元化社会更需要注入这么一种灰,注入这么一种和谐,这么一种低调。
   有人说,孔子的一生虽尽力为仁,但落寞如丧家之犬,始终郁郁不得志,他的一生不是成功的一生。可谁说孔子不是在死后诞生的呢,孔子的一生,是有绝对价值的一生。
  阅读孔子,是一场值得用一生的时间用徒步进行的从容和缓而漫长的旅行。因为,生命中,大地上,到处都有孔子的地方。
  【点评】
  重温经典,浸润传统文化的熏染;阅读孔子,感受高山仰止的魅力。“这是一首长大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却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参透和感染。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孔子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弱水三千,我们何不取一瓢饮?
  Story③:
  苏轼,我想对你说
  唐敬业
  浩江如注,残阳如血,巨澜怒号着,一遍又一遍冲刷着承载千古的赤壁,溅起阵阵水花,化作天上的虹,横贯两岸,却又转瞬消失。壮阔而又悲凉的赤壁,是什么让我神游于此?是你,东坡先生,是你的豪情指引我的心灵飞到了这里。
   在夕阳的投影中,我看到了你的嶙峋瘦骨,也看到了你的坚毅脊梁。如此枯槁落魄,与你的曾经是多么不相协调啊!少年即初露非凡才华立下青云之志,刻下报国之誓。你锋芒毕露的时代,你豪情满怀的时代,你自信奋发的时代,文坛泰斗欧阳修也对你赞赏有加,仁宗皇帝更言:“吾为吾子物色一丞相耳。”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道出心中多少激昂。然而,在此时,我多想对你说,切莫年少轻狂,狂放不羁,即使你如天之骄、日中天。
   世事难料,日月更换,政敌掌相,又遭乌台诗案,你辉煌的人生跌入了谷底,一贬再贬,终谪居黄州,落差之大让我也感到心口阻塞。空书壮志笔墨淡,忠胆映阳难上听,心中之苦闷,我能够想象其高度。生命遭受如此挫折,我早该消沉丧气,高唱“行路难”聊以表心迹,甚至于为了身世,可能不惜屈服于当权者,放下心中理想。对啊,我多想对你说,何不向当权者屈服啊!那样,你的仕途将一帆风顺,荣华富贵不是梦想,甚至以皇上对你才华的欣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绝非镜中月、水中花。你的命途坎坷,身世多舛,就连千年之后的我,也不忍心看到你艰苦地挣扎在夹缝之中。活在这个物欲横流,满是荆棘的时代,为了物质生活的优越,精神上又是多么虚无啊!我只愿为了身世不再浮沉,为了荣华富贵,而去亲吻名利的脚趾。我多想告诉你,只要放下,放下你那壮志,你眼前将是一片坦途。
   你转过头来,蔑视的眼神让我羞赧惭愧,无地自容。你不再无语,凝望着浩荡的江水,吟诵千古佳赋《赤壁赋》,啸出豪迈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传世绝唱凝一把利剑,将我刺穿让我卑微的人格淌下了污浊的血滴。你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你愿“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你高歌“鬓微霜又何妨”……失意的痛苦到了你这仿佛微不足道,绝世的才华将失意挥舞成诗意,绣口一吐,便是穿云裂石的锦言。你的大气,你的乐观,你的豁达,在这浊浪排空的人生海洋上,驾着小舟与命运搏击,在滔天巨澜上画下华丽的轨迹。你始终坚持理想,在起伏的路途上,扬着朝圣的长旗,洒下晶莹的汗水。你的高大仿佛使我沐浴在晨光中,得到了升华,荡清了生命中的怨恨与痛苦。
  高中生活,其艰苦与悲愁远不能与你所经历的相提并论,但我每每寂寞孤独的时候,一想到你,就如涌入一般清流,振奋了精神。苏轼,愿你的超脱与乐观,支持我度过这艰难岁月,迎来无限曙光。
  苏轼,我想对你说:谢谢你!
  【点评】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经受了太多的挫折与磨难,几乎成了命途多舛的象征,这只是一个方面;“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道出了苏轼性格中豁达、乐观的一面。“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阅读苏轼,我们更应该读懂他突破重围后的成熟与睿智,超脱尘俗的淡定与从容。解读一颗伟大的诗心,犹如解读一部煌煌巨著。习作者在文化苦旅中感悟人生,在与苏轼的对话里走向成熟,这不单是文学的收获,更是教育的成功。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詩?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信夫!
  
  编后记:
   如果要对临川一中的文学社团作一巡礼,我不敢说孩子们的文学造诣多么高深,更不愿妄称他们“少年作家”,。然而,检视校报,学海拾贝,你不能不惊叹孩子们纯净的诗心,灵动的才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里采撷的只是几朵绯红的春花,无法代表艳丽的春天,但愿读者朋友感受到一点春的芳馨,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深邃。
其他文献
我们会经常遇到类似对话:  A:你在干嘛呢?  B:在家呢。  A:在家干吗  B:看书  A:看的什么啊  B:重读《三国演义》  如果被问话者刚开始就具体点儿:“在家重读《三国演义》呢”。如此回答,也就不会出现上述几问几答的场景了。  写作文,除满足字数要求,也得描述具体了,否则读者会不知所云或似懂非懂。相反,如用语具体了,能使作文更有味道,快速吸引住阅卷者眼球。“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