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与争议:沉浸新闻简析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以来互联网走向成熟,媒介技术加速发展,以VR/AR技术为助力的沉浸新闻开始变革新闻传媒业。本文从交互式新闻、沉浸式场景、主动式受众三个维度回溯其主要特征,并从技术、内容、“超真实”与“后真相”四个角度分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争议。同时,从相应的维度回应沉浸新闻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虚拟现实;媒介技术;后真相;沉浸新闻
  1996年《数字化生存》出版,尼葛洛庞帝用生动的画面预言未来的数字化生活。菲尔德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中写到,人们在2010年进入电脑居民的时代,人们能创造出“全能套房”式的虚拟现实系统,阅读报纸、逛街、会议能以此种方式完成。[1]近年来,VR/AR技术在新闻业的使用,催生了VR/AR新闻,变革了新闻生产的内容、形式、形态和流程。

一、沉浸新闻的主要特征


  沉浸新闻——以人为中心,融入虚拟与真实,是消除时空界限和生活边界的新闻模式。[2]置身其中,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在沉浸新闻中,人是一切传播的中心。身处其中的生产者与接受者是同一对象,媒介的中心不再是围绕大众媒体,新闻内容的选择由算法个性化定制。新闻的权威性、时效性发生改变。所见、所感都是新闻,新闻更加娱乐、即时。由于感知性、交互性的差别,每个人所见的内容也因人各异。在沉浸新闻中,任何新闻的传播、反馈都是即时的、瞬间的,因而强化了交互性。印证了菲尔德的观点,在受众感知、技术革新的过程中,沉浸新闻继承了传统新闻和网络新闻的功能,并创造了新的交互式新闻体验。《连线》杂志的主编凯利预测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与设备的互动日益频繁,人造品的形象化特征将更突出。[3]
  (一)从单向到双向:交互式新闻
  所谓交互式新闻,即人能与新闻进行互动。VR/AR技术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因而我们能与新闻进行位置、动作、内容的交流。比如在VR新闻《流离失所》的报道中,全景画面细节展露无遗,儿童、教师、天花板让人触目惊心。[4]当转动和行走的时候,视野和空间的位置也随之变化,VR技术带来的时空临场感,让人仿佛置身战乱的叙利亚。从媒介表达上看,VR新闻声画的组合更接近于电视。与传统的纸质报纸使用的书面语不同,沉浸新闻回归口语时代“拟仿”现实交流,新闻是全媒体的声音、画面、接触表达。书面语的新闻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正式的、官方的。书面语新闻采用纸质的载体、线性的文字,阅读起来单调、严肃。沉浸新闻则是娱乐的、日常的,像邻居或朋友在身边娓娓道来,消除了人们的间隔感。
  从媒介空间上看,报纸和电视新闻给予受众的空间十分有限、无法延展。而VR新闻的全景视频让用户拥有可以行走的、自由的空间体验。AR新闻的动态图片乃至全息投影,让新闻从纸质和屏幕界面中解放出来,享受无屏阅读视觉体验。从单向的阅读到双向的互动,读者不再是孤独的阅读者,而是拥有自主权利的用户。从“有效效果论”到“宏观效果论”“魔弹论”消退,受众更加积极主动。数字技术促进沉浸新闻的生产,其内容与形式都十分注重用户体验感。
  (二)从遥在到在场:沉浸式场景
  传统新闻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方式完成。如果说传统新闻在报纸上是阅读,在电视上是看,在广播中是听,那么沉浸新闻则是感知、交互、存在,旨在构建沉浸式场景。场景,即戈夫曼提出的固定空间的人际交流。梅罗维茨突破了界限限制,将有形的静态场景拓展到媒介传播的社会环境分析。[5]《消失的地域》描述的是电子媒介所塑造的场景。场景有两个构成因素,即他人在场与社会环境。VR/AR技术制造虚拟真实的沉浸式场景,一是完全沉浸、还原现实和营造“在场感”;二是媒介场景与虚拟真实场景并置。
  在媒介传播中,戈夫曼的场景是人与人面对面的。梅罗维茨的场景是电子媒介远距离传播的,观众处于遥在的状态。而沉浸新闻的场景是在场的,VR游戏《遥远星际》中,用户在虚拟的互动中能感知自己的视野、位置、动作,进而体验射击游戏的沉浸感。VR直播中强调的是“共在感”,为虚拟时空中的孤独者提供陪伴。将原本的墙体、屏幕拆除,取代以“拟真”的沉浸空间。AR情境纪录片,物理现实与虚拟空间的叠加,将原本独立的现实场景和媒介场景合一,呈现了新场景。201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周年纪念,将建筑和媒介结合传递历史人文信息。AR技术“复现”了建筑场景历史上的时间,用纪录片的方式为受众提供身体和心理上的在场,感受城市过往的历史风光和未来的科技感。VR/AR技术创造的沉浸式社会情境,可以突破各种场景限制,更具迷惑性和娱乐性。
  (三)从使用到满足:主动式受众
  受众,指信息传播的接受对象。在沉浸新闻中,新闻是交互的、场景是沉浸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主动的、延伸的,主动式受众符合用户群体特征。“使用与满足”是分析受众行为的一种理论,其认为受众有特定“需求”,需求动机是媒介接触活动,媒介使用是为了满足“需求”。
  从印刷媒介来看,1945年贝雷尔森的研究表明,报纸具有信息来源、日常工具、休闲娱乐、树立社会威信和培养行为习惯的功能。从沉浸媒介来看,受眾是主动式的,使用VR/AR新闻一般出于以下几种心理需求:第一,接触科技事物获得猎奇的满足。第二,沉浸于虚拟世界与他人互动的满足。第三,对于VR/AR新闻的形式与内容的满足。第四,新闻框架培养了用户习惯。新闻框架指新闻的选择、加工、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受众对沉浸新闻框架中符号系统的掌握和熟悉,增加了新新媒介接触的可能性。

二、沉浸新闻存在的问题及争议


  如今,以VR/AR技术为基础的沉浸新闻处于萌发阶段,技术应用和内容生产遇到困境,虚拟现实的“超现实”和社群传播中的“后真相”问题值得反思。
  (一)技术与内容的双重局限
  在技术上,目前手机是主流,一体机发展缓慢。VR/AR设备的显示器分辨率和设备营造的沉浸感较低,达不到完全沉浸的状态。产品设计上,视觉感官与其他感官的冲突,造成了用户体验VR设备时会产生明显的眩晕。感知交互技术是VR/AR发展的热点,当前市场上的设备感知交互能力差,比如VR设备Oculus Rift与AR眼镜Microsoft HoloLens。VR/AR设备的网络端带宽无法支持完全沉浸体验。在内容上,VR/AR的内容制作,主要集中在游戏、社交、视频、直播领域,媒体机构反应缓慢,新闻领域的作品数量仍旧稀缺,创作人才同样稀少。题材受技术限制明显,主要集中在战争、儿童、时政、纪录片等方面。   (二)“超真实”与“后真相”的挑战
  现代媒介技术促进了新闻业的变革。VR新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创造了与现实世界无差的虚拟世界。VR/AR技术塑造的世界中,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的“拟态环境”凸显。“拟态环境”是指媒体加工后向公众提供的模拟环境。VR/AR新闻消费的是“拟态环境”,是经过技术的编码规则切分、过滤、重新诠释的世界实体。[6]日本学者滕竹晓认为,“拟态环境”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拟态环境”也会被当成社会现实。
  关于虚拟的大众媒介塑造的环境,鲍德里亚在《仿真与拟像》中,用“仿真”“超真实”来描述。沉浸媒介用0和1的符号表征为我们营造了虚拟的“超真实”的拟态环境。虚拟真实技术的发展,通过媒介符号再现新闻事实,超真实的效果使受众以为所见即真相、所感即真实。沉浸新闻建构的虚拟世界比“拟态环境”更真实、更难区分。受众会误以为虚拟现实是真实世界,虚拟现实的信息比现实环境可信度高。基于此,在完全沉浸的虚拟现实中,我们所见的新闻就是真相吗?社交媒体的崛起,信息传播中人们的主观意志被空前强化,新媒体充斥着“情绪”“谣言”,“后真相”时代来临。“超真实”“后真相”挑战着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在VR/AR技术的发展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用户量身定制新闻,专属的新闻内容促进了社群兴起。同时,“算法”推荐的新闻经由VR设备联网实时推送,长时间接触沉浸媒介会形成信息茧房效应,使受众对其他事物缺乏了解。《华盛顿邮报》的AR新闻《弗雷迪·格雷案》,详解格雷被捕过程,从警察追捕到致其死亡的过程被精确还原。受众以为所见即真相,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后真相”新闻中,即时的报道只是事件的“复原”,并非事实的全部。“后真相”时代,传统大众媒体掌握的议程设置和把关人权利被削弱了。

三、沉浸新闻的发展思路


  新闻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变革思路与坚守职业操守同样重要。应对“超真实”与“后真相”的新闻挑战,传媒人的创新与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一)技术优化与人工智能同步发展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看,VR/AR技术处于持续发展中。因此,优化头戴式设备体验,用以解决用户眩晕的问题,同时,发展近眼显示技术,提高屏幕分辨率,优化渲染处理,发展感知交互技术,提高用户存在感、交互感,最大程度的实现完全沉浸的状态。发展便捷式的手机VR平台,提升网络传输的带宽。从内容制作的角度看,要完善开发工具和平台的技术规范,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促进VR/AR行业健康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业化团队,重视内容生产和扩大新闻题材范围。
  “随着人类知识迁移到网络,机器将能阅读、理解并合成所有人类的机器信息。”[7]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发展的未来,结合了人工智能的VR/AR新闻,智能化显著提升。人工智能的定义十分广泛,主要有: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智能助理、语音识别。AI 沉浸新闻。一方面,利用机器视觉完善人机交互体验。Google lens使用OCR机器算法技术,机器智能识别图片,实现“看图说话”;另一方面,AI的深度学习技术,可有效提高VR感知性、交互性、分辨率,神经网络用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最后,机器视觉辨认用户的脸部特征,为用户推送定制新闻。语音识别则支持用户语音操作交互界面。
  (二)思路变革与职业坚守相互建构
  在“超真实”与“后真相”的环境下,沉浸新闻面临挑战,转换固有的新闻思维十分必要。第一,新闻客观性的原则是新闻的生命,对“假新闻”“谣言”坚决核实,减少失实、失真的新闻报道。第二,新闻价值决定新闻的社会效益,关注“草根大众”的利益,让新闻更人性。第三,诉诸理性原则,以理性对抗非理性思维,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第四,沉浸新闻强调集体在场和“共情”,要变革新闻生产思路,生产时新性新闻,贴近年轻群体。最后,媒体人应坚守职业操守,发掘新闻价值。媒体机构应坚守公正、客观的原则,报道新闻考虑受众反馈。

结语


  从印刷术到电子媒介,媒介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今天,VR/AR技术以同样的力量推进新闻业的变革。沉浸新闻初露锋芒,我们对其满怀期待。固守传统新闻的方式已然落后,但盲目的技術崇拜亦不可取。面对任何VR/AR新闻的实践,都会使我们对沉浸新闻的了解更进一步。只有直面其存在的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注释:
  [1]罗杰·菲尔德.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0-147.
  [2]李沁.沉浸传播的形态特征研究[J].现代传播,2013(02):116.
  [3]凯文·凯利.必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43.
  [4]杜耀宗.VR技术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7(03):37.
  [5]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5.
  [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5.
  [7]Ray Kurzweil.奇点临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57.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骨蚀再造丸治疗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骨蚀再造丸加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用强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的发展,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早期以颈肌疲劳、颈椎退行性改变为主,后期则出现骨质的破坏,严重影响颈部、头部、上肢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使用自拟扶正解毒汤配合贴压耳穴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
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基于移动环境的短视频传播媒介逐渐兴起,并在传播过程中显示了其自身优越性。本文借助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将短视频放在感知、符号和社会环境中来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直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最早于1969年由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创立。其教学思路主要是:首先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
明末清季,在中国本土发生了一场成功的“回儒”文明对话之同时,曾在回族伊斯兰学者马德新与天主教云南教区法籍主教古若望司铎之间展开过一次重要的“回耶”两教间的哲学本体论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注射6ml+0.9%Nacl250ml给予
本文从职业成熟度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职业指导的有效性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目的观察大黄虫胶囊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设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观察病例56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大黄
近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了“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该报告对全国296份中央、省级、省会城市主要报纸的融合传播情况进行考察。数据显示,排行榜前十名中党报占6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