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与解放太原战役地下工作二三事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8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韩廷珍,在抗日战争中深入敌占区秘密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发动群众共同抗日;抗战胜利后又加入到更加艰苦的解放战争中,带领太原南站地下党支部、东山地下党支部出色地完成了策反敌军、配合解放大军、完整保护太原工业等任务。他是一个在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中默默奋战的地下工作者,也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将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太原化肥厂创建成全国大庆式企业的开拓者。他淡泊名利,一生坦荡,两袖清风。他的精神风范永远激励着我们。
  父亲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营里乡桃园村,1937年参加革命,担任村青救会主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王家岸区青救会主任。
  1942年,根据对敌斗争需要,晋察冀边区在冀晋二分区成立盂平县(由平山县的王家岸区、蛟潭庄区、合河口区和盂县的闫家庄区、上社区、土塔区、牛村区合并组成),父亲调任盂平县委组织部干事。不久,被派往盂平县所辖盂县敌占区做地下工作。为搜集情报、甄别铲除汉奸,他曾打入敌人内部做卧底,只身一人穿梭于日军据点和村庄之间,几度遇险,在群众和同志的掩护下才安全脱险。
  1945年8月,盂县县城解放,父亲任城关区区委书记。1946年2月,任东阳曲县城工部部长。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围攻太原,东、西两个阳曲县于9月在大盂川上原村合并为阳曲县,华国锋任县委书记,张天槐任县长。其后,父亲奉调太原工委东北分工委,主要任务是配合我军解放太原和接管太原。
  策反阎军第七十一师师长起义
  太原工委东北分工委驻地在阳曲县西黄水村,这里还驻有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彭绍辉的部队。晋中战役中被俘虏的敌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参谋长曹近谦、炮兵司令高斌、第三十三军军长沈瑞、阎伪专区“同志会”主任兰苑贤、汾阳县县长张书义等人在这里帮助解放军做瓦解阎军的工作。一天,七纵敌工部的同志找到父亲,让父亲想办法利用赵承绶的关系策反他的老部下,即驻守在阳曲镇的阎军第七十一师。
  第七十一师师长韩春生率部扼守太原城北的核心地带,控制着阳曲县通往太原的唯一通道。父亲和赵承绶商议,安排他的参谋长给韩春生写了一封信,劝其弃暗投明,赵承绶亲笔签了名。
  这封信怎么送呢?经过一番周密策划,父亲从西黄水村挑选出2名精干妇女,嘱咐她们化装成去太原买布的,把信卷在发髻里送过去。两人越过敌人封锁线,辗转来到太原,在国师街的一处院子找到赵承绶的二姨太,她却给了她们另一个地址。在约定地点,两人把信交出后,二姨太才解释说赵承绶被俘后,阎锡山就派人在她家日夜换岗监视,家里反而成了最危险的地方。
  为确保策反第七十一师万无一失,在父亲等人提议下,赵承绶又写了一封信并摘下自己的金戒指作为信物,让一并交给他的二姨太。父亲等人选派地下党员韩宽学(河北平山县洪子店人)再次到太原把信和戒指转给二姨太,此信后来由她转给韩春生。在我军的大力感召下,韩春生决定率部起义。
  1949年4月22日拂晓,在解放军准备攻克太原城时,驻扎在城北的第七十一师以接受新任务为名,按约定时间秘密撤离,将正面30余里宽的阵地全部交给解放军第二十兵团,阎锡山在城北的防御阵地变成了解放军攻打太原的前沿阵地。
  秘搜情报智传送
  太原铁路南站地下党支部成立于1946年初,由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二地委城工部建立、太原东山城工站站长王林山直接领导。该支部利用石太铁路作掩护,为我方干部往来以及向外输送人才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军攻克太原运送军需物资达二三百次;秘密侦察阎锡山的军事要塞、机场、城防工事,提供敌特机构人员名单,为解放太原提供了有力的情报支持。
  该支部有党员5人:李寿增、高守田、郑念侠、石振贵、赵俊宝;地下工作者8人:田极广、刘富、荆咸如、耿兴元、杜六小、李钿、王世英、徐留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李寿增(化名翟日久,1949年1月离任后由石振贵负责)。李寿增,山西盂县人,1939年入党,是太原铁路南站党支部的组织者、带头人,1941年受北岳区二地委派遣,先在南站当工人,后考入太原铁路学校日语科、车首科学习,毕业后担任铁路运输段车首司机、派车班班长。高守田,1932年考入太原师范学院艺术科学习美术,毕业后曾在大同、天津任教,1938年参加革命,任战斗报社画报编辑。以教育工作者身份为掩护被派回太原,先在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任教,后在省博物馆工作,是城防情报图的主要绘制者。郑念侠,在太原北站车辆段庶务室任庶务员,1945年南北站合并后任运输段段长,1948年发展石振贵入党。石振贵,正太铁路运输段太原—阳泉段火车司机,后任运输队队长。赵俊宝,山西寿阳人,1942年在太原铁路学校学习时被李寿增发展为党员,并成为情报交通员,公开身份是火车司机。赵俊宝和妻子霍桂华是同乡,他的父亲、弟弟、嫂子都被阎军杀害,他对敌人有深仇大恨,党性强,机智灵活、膽大心细,1948年秋至1949年4月侦察的情报均由他夫妻俩送出。
  1948年晋中战役后,阎锡山的老巢太原被解放军包围,解放指日可待,但阎军仍垂死挣扎。太原铁路南站党支部为配合我军解放太原,积极搜集情报。李钿机智勇敢,利用能在前沿阵地巡察的条件,保证了太原到榆次红色通道的畅通。石振贵、耿兴元携带乘务用的红灯、信号旗等工具,利用上班时机,跑遍太原城墙四周,测得了所需数据。刘富与换上警服的李寿增一起,3次登上大东门至小北门、新城街至大北门的城墙佯装察看,用抛物线原理测得城墙的高、厚数据和工事情况,还丈量了城根到淖马山坑道的距离以及汾河两侧敌人碉堡的分布情况。李寿增、高守田、赵俊宝还摸到阎军在大东门外的寄骨寺榴弹炮阵地侦察。最后,石振贵汇总了大家3个月侦察勘测出的资料,绘出太原东西南北4张阎伪城防工事草图,并按要求标出方位和符号,再由高守田精制绘图后,蜡封制成2个蜡丸。
  怎样将这件极其珍贵、重要的情报安全送出呢?李寿增和赵俊宝仔细商量,决定由霍桂华送出,19岁的她毅然接受了任务,忍痛将2个蜡丸塞入下腹,不顾个人安危,越过城南阎军亲贤封锁线后由一名交通员接到北畔村,见到太原东南工委书记王景生后,强忍着下腹疼痛在北畔村住了一夜,第二天又辗转十几里路,到达我党政机关驻地榆次。当她将装有图纸的蜡丸取出时,蜡丸已沾满血迹,太原工委书记康永和接到图纸后马上转给了围攻太原的野战军指挥部。   太原战役打响后,阎军武宿飞机场和新城飞机场被我军炮火炸毁,阎锡山又匆忙在小东门外建起临时机场,我太原前线委员会要求李寿增等人立即弄清机场的方位、建筑结构、出入跑道情况,李寿增、高守田迅速行动,很快将机场草图绘出。之后,他们找来赵俊宝商量如何传递情报,大家不约而同想到列车员高步瀛。高步瀛的真实身份是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二厅104站296组的谍报员,能拿到出入封锁线的通行证。高步瀛与李寿增熟悉,于是,几个地下党员借口给赵俊宝过生日,由李寿增请高步瀛到赵家吃饭。他们边吃边聊,这时,在一旁的霍桂华哭诉起来:“我们在太谷买了些东西拿不回来,生活实在困难……”李寿增也赶紧帮腔说赵俊宝家庭生活困难。此时,喝了酒的高步瀛把他的工作证和夜间通行证往桌上一放,许诺说:“我给你开通行证,让你去太谷拿东西。”几天后,高步瀛领着赵俊宝到东缉虎营1号见了296组组长柴进荣,并开出临时工作证。赵俊宝将情报用油纸包好塞入肛门,通过阎军亲贤封锁线送到榆次。之后,李寿增、赵俊宝经太原工委书记康永和批准,打入104站296组,逐步掌握了敌人的特务系统及其活动情况。当他们了解到敌人的布防情况后,在1949年1月假称要到外地做买卖,把高步瀛挟持到解放区。高步瀛彻底交代了他们特务组的全部名单和武器、电台等信息,以及他所知道的特务275组的组织情况。南站地下党的情报工作为解放太原作出了巨大贡献。
  选派向导立大功
  太原东山城工站原是由晋冀二地委城工部建立、领导的,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东山几乎每个村都建立了党支部,有200多名党员。东山地下党组织严密健全,党的组织遍布整个东山地区,这为后来解放军攻克阎锡山东山要塞起了很大作用。1948年秋,太原东山解放,为方便工作,按原来的区域划分组建了太原外八区,父亲任区委书记,王林山任区长。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太原,东北分工委为太原前线的解放军部队选派向导150多人。其中,从外八区选派了40多人,大多是东山地下党员,帮助解放军熟悉地形。东山战斗开始后,40多名红色尖兵向导按时到位。10月17日,在向导带领下解放军向牛驼寨敌人突然发起进攻;10月26日,我军向敌人四大要塞发起全面进攻。
  东山地下党对攻克敌人东山四大要塞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兵团首长的表扬。太原工委书记康永和召见王林山时,传达兵团参谋长陈漫远的话:解放太原东山的这一战斗,由于东山地下党组织提供了向导,提供了机密情报,我军付出了很小的代价,东山地下党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东山战役是我军解放太原的关键,地下工作功不可没。
  1949年4月24日凌晨,解放軍向太原守敌发起总攻,解放军1300门火炮对准太原城猛轰,整个太原城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仅用4个半小时就攻克了阎锡山经营数十载的太原城,俘敌13.5万人。
  父亲等接管干部从城北新城车站向太原进发。上午10点多,他们经大北门进城,城门已被敌人用沙袋封死,攻城部队用炸药炸开一个口子,他们就从这个狭窄的口子往进走。街上被敌人埋下许多地雷,工兵只能撒白灰标出路线,当天他们住在活牛市街。这里原是阎锡山旧政权三区区公所所在地,当时还有一颗未炸的炮弹架在房梁上,后来才由工兵清除。第二天,他们转到东米市街阎锡山旧政权内二区区公所开始了接管工作。从这天起,父亲的革命工作终于从地下转为地上。
  (责编 王燕萍)
其他文献
1962年冬,焦裕禄到河南兰考就任县委书记后,为摘掉兰考的穷帽子,他和当地干部群众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即便已患肝癌,也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剧痛而不退却。1964年5月14日,不满42岁的他因病逝世。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
期刊
从太原起飞,一路向西,从飞机的舷窗向下俯瞰,苍茫大地尽收眼底,各种地形地貌不断变幻,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九曲回旋的黄河、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最终看到天山的雪山和草地。我的心情多少有些激动,这就是梦想了不知多少遍的新疆,祖国的西北边陲。经过3个半小时的飞行,我们已经远离太原2600多公里。  2021年7月26日,由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经济时报等6家中央主流媒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称“七一”重要讲话)。“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意境深远,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從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和实践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
期刊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要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期刊
五台山,著名佛教圣地。山上古刹林立,群山叠翠。台怀镇位于五峰合抱的中心。1939年,此地发生过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抗击日军的五台山反围攻战(史称上下细腰涧战斗)。此战是第三五九旅抗战时期进行的规模最大、指挥最精彩、战斗最英勇、拼杀最惨烈的一战。随着近年来研究热度渐涨,知名度越来越高。  日军围攻五台山  1939年5月,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制定“五台作战”十号作战计划:“扫荡山西省东北部,特别
期刊
“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2021年6月29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颁授系首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和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颁授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主持。  首先,全体起立随音乐伴奏唱响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
2021年4月29日,22.5吨重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地球轨道。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航天器進驻太空,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已进入实质性“施工”。对设计为3个舱段基本构型的空间站而言,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的主控舱段,既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主要场所,已有能力支持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生活。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规
期刊
20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同月出版的《党史文汇》第7期,也是她创刊以来的第400期。400本月刊,上万篇文章,是《党史文汇》编辑部同仁践行“为党史而生,为时代而歌”办刊使命的真实写照,是向党的百年华诞最好的献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性党史资料征编研工作已取得很多阶段性成果。社会各界期盼党史征研成果走向大众,《党史文汇》刊物顺应历史呼唤而生,首开党史大众化宣传之先河
期刊
山西大学新闻研究资料室收藏着一份珍贵的小报,名为《职工生活》,八开二版,出版期数为第43期,出版日期为1947年6月28日。它是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军工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26周年所编撰印刷发行的“七一专刊”。这份珍贵小报所承载着的不仅是太行军工为迎接党的生日所献上的一份礼物,更承载着军工生产战线的英雄们为支援前线,建立新中国所付出的无私奉献与艰苦奋斗精神。  《职工生活》的出版情况  《职工生活》创
期刊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感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使党史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今天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除了必须听取有关报告、学好规定的党史学习教材之外,也应该把《党史文汇》杂志当作深入学习党史的重要读本。  笔者作这样的推荐,不是偶发奇想,而是出于对该杂志的突出印象和自己20多年来连续阅读的深刻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