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还原陈忠实的审美世界——评邢小利关于陈忠实的研究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sxxzzs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小利是国内知名的评论家、散文家和小说作家。不同文体的多重交叉创作,使邢小利的文学道路丰富多彩,具备了小说的感性、评论的理性和散文的抒情性交织融合的鲜明特色。散文家、小说家和评论家的三重身份,使邢小利的文学身份成为国内当代鲜有的学者型作家和作家型评论家。
其他文献
我比韦其麟大两个多月,是同龄人。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同学时我比他高一个年级,当时有的课程两个年级的同学一起听,后来我又同他和他的同班同学莫绍裘(叶橹)一起负责编校报《新武大》的文艺副刊,经常在一起交谈、散步、讨论各种问题,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叫他老韦,他叫我老杨,毕业后几十年写信、打电话都互相以老韦、老杨称呼。  老韦早慧、早成名。早在十八岁读高中时,他就在《新观察》发表了叙事诗《玫瑰花的故事》。
2020年9月,《人物》杂志刊出题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调查报道,立刻激起议论无数。其中不仅包括对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外卖从业者生存境况的真诚关注,也引发更多学者对平台资本主义及其算法统治的批判反思。这篇报道以抽丝剥茧的方式,揭示出算法系统对外卖员的压迫方式的核心秘密,即一种基于时间的治理术。其中,对外卖员绩效的考评基于时间的计量,在原始衡量基准上,送餐效率的提高会带来收入的增加。然而,当提
期刊
东西是一位对文体意识有高度自觉的作家,对小说应该怎么写这一问题做了很多思考与探索,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比如,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他都非常在意结构,《商品》那样的“拼贴”,《后悔录》中的圆形结构,《耳光响亮》开头人物倒着走,多部作品里明暗线的平行,等等,总是显得如此的新颖别致。而在新作《回响》中,作家又展示了诸多新的技艺,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其中别出心裁的对位法的大量运
期刊
文学不是关于社会现实及人的词典和百科全书,它是人的启示录。社会生活和现实关乎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关乎人在时代现实中的遭遇、处境和命运,对这一现实进行思考和表现的文学,便是人对人的启示录。在此意义上,东西的长篇新作《回响》便是“启示录”式的写作。小说描绘了两种现实场景、两个世界景观:一个是社会生活世界、景观,一个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景观。通过两个世界、两幅景观,小说形成了一个有意识建构起來的视角
刘庆邦的《女工绘》是对1970年代煤矿青年工人尤其是青年女矿工的生活、情感经历和遭遇的讲述、铭刻和感念。小说在大历史中描述小历史,以小历史的云岚穿透大历史的暮霭,以细腻温和的写实文字和沉静舒缓的笔调,对政治与生活、历史与人生的深刻牵连,做出了极富耐心与智慧的梳理和表现。  一、情与性:从政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  小说是形象的艺术,历史与现实、情感与思想是以形象的方式产生审美效应。一般来说,“好的小说
期刊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在世的位置,并从心内建设之,或破坏之。这些位置,无论人群内外,人或是自己寻得,或是被摆上去,甚至是被挤迫、绑缚、辗压在那儿的。但无论如何,每一个位置都不渺小,都以自己的方式联通着世界。书写是人的诸多行动和生命状态之一种,每一位书写者在创作时,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仅是创作界的位置,而且是人世间的位置。它们标示着道路:书写从何而来,去往哪里。当然,它们常常是流变的。  袁凌是一位有着
期刊
李约热新推出的中短篇小说集《人间消息》告诉我们,“人间”(世界、野马镇)整体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相:“这个世界春暖花开,同时,这个世界寒风刺骨。有人沐浴春光,就得有人忍受饥饿。”①“世界”(人间)的面相在总体上虽彼此相对,即“春暖花开”“沐浴春光”(正题)与“寒风刺骨”“忍受饥饿”(反题)双双对立,但两边分开来看,都有各自的道理。出现如此的情形,便是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刘再复对此说到,康德的二律背反
20世纪30年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担任戏剧学科主任的张庚,提出了“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的主张。从某些意义上来说,百年来的中国戏剧一直在这个方向上艰难行走,至今,话剧民族化与旧剧(戏曲)的现代化,也仍然是我们的时代课题。从百年话剧发展的视角去观察,这样一个主张不断提醒我们,现代话剧的创造性,除去与西方现代戏剧的对话之外,还应该要不断从中国传统戏曲中吸取营养。  在百年话剧的发展实践中,在不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