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构想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职业素养的培养角度出发,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体育舞蹈运动特征为依据,从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组织、考核办法等方面入手,提出体育舞蹈课程在旅游类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构想,以适应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高校公共课程改革以及从事旅游职业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旅游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黄丽芳(1976-),女,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广西桂林541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教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以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12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44-02
  一、引言
  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性的文化产业,是我国各地区发展目标定位中的支柱产业。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企业竞争的核心和关键是旅游人才,中高级应用型、技能型旅游人才是当今旅游类高职院校实施教育的最终目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立足行业必不可少的素质。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体现在职场上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个人素质或道德修养。本研究以旅游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以体育舞蹈项目为例,构建旅游类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多元化发展的模式。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导向性。近年来,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主导思想是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旅游类高职教育要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职业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公共体育课程设计将向“学生自主型”“开放型”的课内外多元化模式转化,重视公共课程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发展需要。
  2.坚持以运动技能教育为主线,以旅游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与气场、正确的身体姿态、优雅的行为举止是旅游从业人员立足于行业不可或缺的素质。体育运动是培养人综合素质的独特手段,舞蹈可以培养人优雅端庄的气质。体育舞蹈运动是体育与舞蹈融为一体的项目,其独特性、双重性,让参与者体验到真善美,能在参与中提升个人素质与内涵。
  3.已有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为课程设计提供了经验。体育舞蹈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身体活动,并承受适当的运动负荷,来促进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发展,通过单人或双人共同完成的实践活动来达到掌握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因此,课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必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娱乐活动、竞赛等来实现。课程开设的形式从课堂到课外,以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形式进行设计,促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三、教学发展的新构想
  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我们对体育舞蹈项目的课程以“一个4领域目标、一个3模块、一个3平台和一个规范”进行研究与探索,具体如下:
  1.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体育舞蹈运动既属体育范畴又属舞蹈范畴,在课程设置上可属体育课程也可属舞蹈课程。研究表明,当今全国各大高校公共体育课主要采取选项课形式进行教学,体育舞蹈是公共体育选项课的项目之一,是学校体育整个课程的重要部分,服务于学校教育目标与学校体育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系统化要求,我们进行横向系统分类,大致从四个领域设计体育舞蹈教学目标:运动参与领域方面,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舞蹈运动教学活动,体验体育舞蹈运动的乐趣,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观赏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运动技能领域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表现自我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身心健康领域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全面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及形成健美形体、端庄体态的方法,同时发展学生个性,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最佳效果。社会适应领域方面,要求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优雅大方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多样化的模块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目标和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征,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理论知识与影视欣赏模块。体育舞蹈包含10个舞种,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国家,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表现民族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和理想愿望的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文化风格。这些丰富的背景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体育舞蹈的多元化特点使学生在学习初期,必须接受感观教育和理论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知识,明确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课堂教学形式,向学生介绍体育舞蹈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分类,让学生对体育舞蹈有初步的认识。通过体育舞蹈比赛、表演及以体育舞蹈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欣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体育舞蹈的真善美;通过教师对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丰富的历史文化、热情奔放的动作、高雅的礼仪、深厚的人文底蕴、卓越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习兴趣,为旅游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文化理论基础。
  交际舞技能模块。交谊舞具有舞姿优美、高雅、飘逸的特点。本模块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模块之一,设计的主导思想应凸显旅游职业素养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要以新的视角来制定,使教学内容大众化、实用性。教学目标:从运动技能上,以学生掌握常用舞种及其基本舞步,交际舞礼仪知识了解与掌握的程度、临场解决问题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服务精神等强弱为目标;从不同专业上,教学目标及要求有所侧重,如酒店服务管理、休闲与旅游管理专业应侧重交际礼仪、形体气质、沟通协作能力、临场处理问题能力及服务精神等培养;导游服务管理专业应侧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户外适应能力、沟通协调处理问题能力等提高。教学内容:涉及常用的三步、四步、恰恰、伦巴等舞种,主要围绕基本步伐展开学习,教学简单易掌握,强调实用性,注重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重点培养学生在相应的场合中举止端庄大方、仪容整洁得体,突出培养与人沟通、合作、协调能力。
  拉丁舞技能模块。拉丁舞包含5个舞种,拉丁舞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音乐、舞蹈、风土人情、品格、意志、毅力等方面的人文素养提升和形体条件改善有独特的作用。旅游类高职拉丁舞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侧重结合拉丁舞有关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舞蹈风格、起源地及相关音乐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单人拉丁舞教学可以美化学生形体,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肢体表达能力;双人舞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合作、沟通与交流能力;配合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乐感,提高表演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大众化的交流平台。一是发挥舞蹈协会社团的作用,为学生搭建课外交流平台。舞蹈协会是高校中最受学生喜爱、人数最多的学生社团之一,是学校重要的课外舞蹈教育资源。舞蹈协会以满足学生对舞蹈知识的需求和参与舞蹈活动的需要为宗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将喜爱舞蹈的各级各专业学生聚集在一起,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舞蹈交流活动。根据协会的优势和特点,可以将学生参加舞蹈协会活动作为体育舞蹈运动课堂教学的延伸,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舞蹈活动,使学生在课外能够得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和指导,提高学生体育舞蹈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并通过协会网页,创建体育舞蹈网络视频,为学生搭建获取更多舞蹈技能知识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二是组织有效的教学成果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运动技能的平台。教学成果展示是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向课堂外拓展、构建课内外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特点,可以根据活动主题,设计规范社交舞、单人或双人拉丁舞和团体舞等多种教学成果展示,选拔并推荐优秀的学生或团体进行比赛,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组织能力,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平台。
  三是开展课外兴趣班,为学生创造横向或纵向发展运动技能的平台。兴趣班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在不影响正常上课时间的情况下,安排在周末或课余时间进行的课程。每周固定进行2~3次的教学与训练活动,学生为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技能水平及发展自身综合素质,自愿参与兴趣班的教学与训练活动;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与训练活动,并针对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体育舞蹈运动技能特长,达到锻炼学生表现、交流、沟通等能力的目的。
  4.规范化的考核办法。在考核方法上,强调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合理地设计评价比例,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获得的各方面的进步、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在体育舞蹈运动参与的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高。考核评定标准的制订是进行学生学习评价的关键。我们将客观的定量指标与学生的相对指标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评分,定量指标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设定,相对指标采取计算学生各项指标的平均数进行评分。考核中,运动参与占30%,其中社团活动表现、参加竞赛表现、课堂学习表现各占10%,包含参与过程中的各种进步与能力表现。专项技能占30%,包括交际舞(慢中三、中四、恰恰、伦巴)和拉丁舞(恰恰、伦巴、桑巴),根据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考核。身体素质占30%,其中1000m跑(男)、800 m跑(女)、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立定跳远各占15%,每学期考2项。理论知识占10%,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尤其是旅游类高职院校,构建合理的、针对性强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不仅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有突出作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服务精神意识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教学论学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寿文华,魏纯镭,荣丽.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洪丽敏.旅游服务形体训练书籍[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薛丽卿.体育舞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5).
  [5]黄丽芳.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
  [6]黄丽芳.大众体育舞蹈的创编和发展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3).
  [7]查建芳,孙小龙,徐利.如何培养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拉丁舞业余选手的艺术表现能力[J].湖北体育科技,2006(6).
  [8]舒晶.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3).
其他文献
联想集团重磅发布了全新的ThinkX1家族系列产品一由新一代Think Pad X1 Carbon、ThinkPad X1平板笔记本电脑、ThirlkPad X1 Yoga和ThinkCentreX1组成,ThinkX1家族定位于为高
在沉寂了一年之后,尼康又一次爆发,一口气推出FX格式和DX格式两款旗舰单反,并首次发布拥有双镜头的运动摄像机Keymission360。
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在社会营造重视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在教育部的组织协调下,4月12日上午,北京市首个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职教集团,北京交通职
任何一个行业出现重大的换代式变革,都会引起行业企业的巨大震动,通信行业也不例外。在过去的20年间,国内的通信服务从2G、3G再到现在的4G,通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出现过剧变
随着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购变成啦一种流行的购物方式,从传统的小件商品购买到各种数码3C类产品抢购,甚至是联合线下传统零售的超市类型配送,无疑让整个电商领域充满了生机
[摘要]文章以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对思政课现行考核方式的弊端作了透彻的分析,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考核方式,从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专题讨论赛”的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专题讨论赛  [作者简介]刘万英(1964- ),女,辽宁沈阳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 53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广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