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让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更高效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最核心的科目,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尽管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少、观念落后,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仍令人忧虑。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地区初中语文阅读现状、课外阅读策略,旨在改善这一现象。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对策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渠道,但是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缺乏图书资源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资源不如城市发达,再加上学生家长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导致人们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充分。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农村地区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希望能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改善这一现象。
  一、挑选合适书籍,指明阅读方向
  和城市相比,农村家庭的家长大多在外务工、文化层次不高、观念相对落后。即使偶有休息时间,这些家长也很难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什么帮助,更遑论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由于这些家长没有看到阅读的价值,所以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孩子对阅读行为的判断。鉴于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有效介入,为学生挑选一些适合初中阶段阅读的经典书目或是对心灵发展具有影响的名家名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书籍中提升自我。
  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是,所读书目的质量必须过关。如果长时间读一些没有营养的、较为简单的书籍,虽然阅读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依然无法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对学生有弊无利。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推荐一些真正值得读的好书,用书籍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人生。比如,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软弱的孩子,可以为其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一些不听话、和父母关系疏远的孩子,可以引导他看看《傅雷家书》;对喜欢大自然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研读《昆虫记》……总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喜好,推荐书目也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一些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长久的心灵慰藉。
  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是,阅读一本好书。何为好书的判断标准?我认为,书籍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岁月沉淀,确实对人的心灵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这类书才适合深入阅读。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更需要加强阅读这些书籍,才能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二、加强课外指导,提供阅读方法
  在前文,我们探讨了书目选择的重要性。但这只是课外阅读的第一步。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农村地区成长起来的学生,由于教育者对阅读的不够重视,导致这些学生的阅读更像是一种随机性行为,而不是出于习惯驱使。既然是随机性行为,自然不会考虑阅读方法问题。但以这种心态阅读,阅读效率无法提高。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让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阅读。
  例如,学习了高尔基的《海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阅读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以《童年》为例,在阅读之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悟。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读一遍全书。在阅读以前,教师可以设计下几个问题:(1)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你读了这本书有怎样的心得体会?(3)你对作者有什么样的看法?在通读的过程中,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到初步感知内容。在阅读中,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卡壳了,原因在于学生认为书中某些内容比较无聊,此时教师应允许学生用跳读的方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对一些感兴趣的学生,则鼓励对方继续第二遍的阅读,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评论、心得以及感悟。而对于另外一些不喜欢《童年》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只写下自己对书籍的阅读感受,并标记出自己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作者的行文风格、故事情节还是语言?这有助于学生分析自己的阅读行为。
  案例中,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阅读笔记。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阅读效率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提高。
  三、调动阅读兴趣,促进主动阅读
  兴趣是阅读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很难做到长时间专注。对教师而言,真正困难不在于督促学生阅读,而在于实现学生的主动阅读。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父母观念的落后,教师对分数的执念,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认为读书是浪费时间的行为,甚至有些家长还会错误地认为孩子在“读闲书”。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如此才有可能形成习惯。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同时也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曾有人说,“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由此可见,读《红楼梦》的重要性。但是对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很难对这样一部古典名作产生兴趣。一方面,《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时期,和学生相隔太过久远,所以构成难度;另一方面,《红楼梦》写的是贵族家庭的往事,较为琐碎细腻,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因此,在学习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以后,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红楼梦》,教师可以在班会、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看87版《红楼梦》电视剧。在看的过程中,学生立刻被剧中人物所吸引。从一开始关注情节,到服饰,到饮食,学生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开始拿起了《红楼梦》阅读,然后三三两两,最后越来越多。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模仿《朗读者》,举办朗诵会邀请学生示范朗读自己喜欢的篇章。比如有的喜欢《黛玉葬花》,有的喜欢《宝黛初会》。如此一来,学生既看到了《红楼梦》的美,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想要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很多学生都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让学生观看和书籍相关的电视剧,这样就促进学生的阅读行为。
  在农村地区,初中生在学习能力、兴趣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效率,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为学生选择适宜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罗芸.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9(24):83+85.
  [2]华晓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56-257.
  (作者單位:江苏省泰州市大泗学校)
其他文献
<正> 人民日报1964年7月8日转载了嵩同志的“无产阶级在其自发斗争阶段是否反对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一文,对我的“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译文”提出了意见。“教学与研究”1964年第4期又作为“学术动态”介绍了这一情况。我想从理论上和译文本身再提出一点意见,希大家批评指正。从理论上来看,我认为不应该把以下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第一,在无产阶级自发斗争阶段,特别是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后,工人捣毁机器、工厂等破坏(或反对)资本家的生产工具这一行为本身在客观上是否打击(或反对)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启蒙教育,对幼儿教育也提出比较多的要求,当前幼儿教育比较注重室内活动和课程设计,对幼儿的户外教育方面重视不足,户外教育的区域活动无法满足室内教育活动的建设标准,当前幼儿园的户外区域设置在课程游戏化的基础上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本文在明确课程游戏化户外体育游戏的设置作用和价值的情况下,充分得出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正> 苏联哲学史界有人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看做哲学上的两条路线、两个阵营和两个派别,认为哲学史不仅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同时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这个观点对我国影响较大,在一些文章中不仅完全接受了这个观点,而且全盘否定形而上学,说它在现在和历史上都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这样地估价形而上学,其实是用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来对待形而上学,既和历史事实不符,也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论述大相径庭。事实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中从来就没有形成为两条路线、两个阵营或两个
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可消除喉癌患者术后因语言交流缺陷带来的心理障碍。在沟通过程中多用一些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刺激性、伤害性的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激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可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正> 北京市史学会党史、现代史组为推动北京地区党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者更好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在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宣部理论局、教育部政教司的指导与支持下,组织北京部分高等院校党史、现代史教员和研究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时期党史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了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矛盾与社会性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问题以后,又于三月二十五日讨论了党的“八大”的问题。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猜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观察、演示等方式推断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思维,开启数学高效学习之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猜想;高效  数学猜想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想象,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总结数学本质的一种策略。数学猜想是通过分析已知知识对未知事物的一种分析及猜测。新课标
原本,我是一个快乐、开朗的星球,原本,我是一个愉快、自信的星球,但现在的我整天自卑、伤心,一直怀念过去的生活。现在的人们,整天只知道乱砍滥伐,把我可怜的树木砍掉,把它们
期刊
摘 要:学习初中历史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能力。而历史时空观念是核心素养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好初中历史有特别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以来,教育部就对所有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核心素养。而
摘 要:目前,我国幼儿教育逐渐向重视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因此,一日生活等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通过参与一日生活活动,也对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因如此,教师开始针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展方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来说,一日生活的深度教学对于幼儿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一日生活这种教育理念的实际作用。因此,本文也针对这一课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