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传统走向创新 让“情境”成就复习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ao631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十分重视的环节,同时也是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甚至无奈的过程,如何改变以往的复习模式,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愉悦,笔者觉得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情境;复习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初中化学教育的一线老师一定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即对化学复习教学的思考。目前初中化学课堂主要的复习模式是:教师问学生知识点,教师归纳知识点,教师出典型的例题,然后学生巩固训练。最终导致学生对复习产生厌倦,也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事实上从化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化学学习离不开情境,学生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如何在复习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情境成就复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我在复习教学中进行了创设情境的一些尝试,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以实验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句话众所周知,在新授课中还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的,但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句话的价值,往往是将复习重点放在了简单、机械的知识点的回忆和试题训练上,因此忽略了学生参与探究及思考的过程,在这样缺乏主体参与的课堂中复习效率低下显而易见。我在复习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时,故意给各学习小组多放了一些药品和仪器,要求各小组准确选出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和仪器。这就让每个小组在“艰难”的抉择中充分认识到常见气体制备的每个步骤:选择药品、选择发生装置、选择净化装置、选择干燥装置、选择收集装置,并且意识到每个环节应该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这节复习课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问答式回忆旧知识,而是将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下放,整节课我说的很少,基本以学生讨论和争辩为主,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很高,创造性很强,效果应该也会很好。
  二、以游戏为桥梁,创设教学情境
  在学习酸、碱、盐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被其“复杂”、“繁琐”的知识弄的头昏眼花,而在复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如果仍然采用机械式操作练习或是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必定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如果能将繁琐的知识以游戏的方式串接起来,想必这样的复习效果一定会变得事半功倍。
  游戏活动:同学们小时候都玩过走迷宫的游戏吧,今天我们这里也有一座化学迷宫。“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请你帮助盐酸先生安全走出“迷宫”。
  在学生的激烈讨论下,学生代表发言选择他认为最佳的路径,并分析原因。当然这样的游戏方式也可以嫁接到复习“碱的性质”或“盐的性质”中,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关于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巩固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后老师再巧妙的给出酸、碱、盐相关化学性质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在“走迷宫”的不经意间激活了知识沉淀、清理了知识脉络、搭建了知识主线、构建了知识网络。
  三、以多媒体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育家荀况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化学有三个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宏观世界所包含的物质种类繁多,知识零碎,记忆成分较多;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又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应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更毫不费力地将传统教学中难以描述、难以突破的难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复习“分子和原子”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采用多媒体手段,将微观世界“放大”,用图形、图像、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复习效率也大幅提高。
  四、以方法为抓手,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众多自然学科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试题命题强调在一定的“情境”下,综合考查考生的“知识”与“技能”,关注考试的全面发展。因此了解中考化学中情境的类型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近年来中考命题中经常会出现工业流程题相关题型,学生上手难度很大,在复习中要给予学生特定的方法指导: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个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技能。4.找准流程题中的关键——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结合,当然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通过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的讲评以及结合方法的指导,学生获取、加工、整合与运用信息的能力会显著提高。
  复习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多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利用创设情境使复习教学同样精彩纷呈、生动高效。
  【参考文献】
  [1]杜悦.“酸”和“碱”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3):19-20
  [2]经志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化学教育.2013,(4):54-56
  [3]龚伟.中考化学试题情境创设的系统研究.化学教育.2013,(5):49-52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习认知的过程,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引导;设疑;讨论;创造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改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开始正式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显而易见,教师的化学教学质量对学生日后是否继续学习化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互动
期刊
人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和各地区化学课程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化学课程标准把“问题解决”作为目标之一,而且把“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有“化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强调让学生面对具体的情境“学”化学,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恰恰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进行,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讨论已经屡见不鲜,但是讨论的情况如何,还得看具体的课堂改革带来的成效。在我看来,高中物理的改革应该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高中物理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呢?很显然,焦点就在于40分钟的课堂。传统的物理课堂总是略带生硬的色彩,大多数教师都是按部就班,
期刊
【摘 要】班主任的工作是中职教育的核心,关系到中职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是以后的前途。因此,中教班主任应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中职生;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群非常特殊的群体,失去了重点高中学生的“光环”,他们不仅存在心理上的压力,还要面对社会对他们的“偏见”,甚至是家人,都会对他们带有些指
期刊
【摘 要】语文学习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与听、说、读、写并列的一个项目,主要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它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初中语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教师应该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力求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服务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语文学科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
期刊
【摘 要】情感是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始终的因素,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文中例谈了职高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多种途径,并探究了情感教学对教师本身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
期刊
【摘 要】英语语法,是学习英语的重要任务,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将语法掌握好了,那么,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会感到特别轻松。但是,学习英语语法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由于英语和中文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语法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的时候总是受到母语的影响,使自己无法很好地学习语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培养习惯;情境教学  由于很多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
期刊
【摘 要】初中作文教学中,相对于大作训练的耗时低效而言,选择片段训练进行“微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微作文”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更具优势。而且语文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挖掘教材、利用生活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微作文;片段训练;时效性;实效性;智慧训练  随着“微博”肆无忌惮地铺天盖而来,前几年出现了“微电影”,继而又有了“微作文”一说。其实,在我们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主动获取英语知识。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分析,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来主动地接受知识。  【关键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主动性  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而组成特定的学习小组,互相帮助,互相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