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根系分布同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这种作物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水稻根系又决定着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效果,只有水稻有良好的生长情况才能够有良好的产量。所以本研究主要是以水稻根系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水稻的根系分布以及根系形态2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对水稻根系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通过优化水稻的根系状况来不断提高其产量。
  关键词:根系分布;根系形态;水稻产量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15
  水稻不仅在我国南方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中水稻在农业生产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稻根系研究是水稻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来自农业各个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在水稻根系形态研究、根系与产量关系、根系生长与环境关系、根系生长调控以及遗传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关于根系分布的研究
  有关水稻根系分布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我国学者在对土壤中的根系进行深入研究后用“根相”一词来对土壤中根系的分布情况进行定义。
  张加强(2011)在研究中发现,水稻的品种的不同会对根系体积以及干物质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与所处土壤的深度也有一定的关系,这2方面的因素都会随着根系在土壤中深度的加深而不断的减少。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耕作层和表层中,很少有水稻的根能够达到20cm以下。在同样的耕作层中,水稻的品种不同,其在耕作层中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郭士伟等(2012)对水稻根系分布与叶角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水稻根系分布不仅与叶角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几何关系,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所进行使用的土壤并不适合所有品种水稻的生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的过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的影响,所以使得对不同水稻根系的研究到现在为止还不够全面。
  侯立刚(2012)在对水稻根系的研究中发现:水稻根系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最重要的规律就是随着根深度的增加水稻的干物重就会逐渐减少,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与整个水稻的形状也有一定的联系,随着水稻根深度的不断增加,水稻叶片与茎之间的角度越小;从根系的生长情况来看,水稻在进行齐穗期后根系还在生长,但是水稻的品种不同,根系在这个阶段的生产情况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根系的形态在齐穗期就已经基本形成,在后期的变化并不会引起在形态上较大的改变。
  林莺等(2013)在对水稻根系分布的研究中将不同分布位置、生长年龄以及功能期不同的水稻进行分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从根系中下部生长出来的冠根以及小的分支根的萌发时间主要是生长期,生长方向为斜下方以及直下方,大部分的根系都处在土壤层的5cm以下的表层,这些根系的主要在功能期的前期以及中期的前半部分生长;而从上部3个节位长出的冠根以及分支根的功能生长期主要是在穗分化至乳熟末期,呈横向生长,这些根系大多分布在5cm以上的土壤表层中。生长的时期主要是功能中后期。
  2 根系的形态
  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水稻养分效率的影响。目前有很多学者都对根系形态进行了研究。整个研究主要包括2個方向:根形态,这是根系能够表现出现的主要特征,包括长度、分枝情况以及根毛情况等;根构型。这是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在土壤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潘凤英(2011)通过研究得出水稻根系的长度、重量以及吸收养分的面积等都能够对根构型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构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根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情况,通过对根构型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土壤或者是其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水稻根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很多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每株秧苗都会有很多的分枝,而且每个根的长度、重量等都会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要想对不同的水稻根系进行有效的研究,就必须在研究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杨建昌(2012)在对根系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提出了用“代田法”和“区田法”2种方法来对作物的根系进行保护,利用这2种方法来促进根系的生长。而在文献资料中对作物根系研究比较详细的是德国的学者Hales,他在1727年就使用了挖掘法在对植物根系分布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从而在农作物根系研究中沿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一直等到1892年,美国的King使用了网状的钢丝箱将根系与土壤进行分离,然后再用水冲走其他残余土壤,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根系的完整性,从而大大促进了学者对作物根系的研究。后来,美国学者Goff在1897年对King的这种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使用钉板代替了网状钢丝箱。进入20世纪之后,美国植物生态学家Weaver对Hales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并将改良后的方法应用到对水稻根系的研究中,至此学术界在水稻根系方面的研究才开始正规起来。
  通过对已有水稻根系研究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虽然现有对水稻根系的研究方法很多,这些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根系形态进行研究,但是每种方法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是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比较低,有的是对根系的损伤比较大等,针对这些情况,世界各国的学者和植物专家还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对水稻根系的研究。
  3 水稻根系分布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刘学等(2014)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内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作物粮食安全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以此对提高水稻增产进行讨论研究,水稻根系对水稻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稻对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靠根部来完成,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水稻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度、生长发育及产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研究如何提高水稻增产时,往往把水稻的根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水稻根部结构较为复杂,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带来了很多困扰,经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对水稻根系的研究得到了可惜的成果。   金千瑜等(2014)在研究中发现,水稻根系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还取决于水稻根系本身的形态指标,及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一定的关系。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它的根部分布的越深,则它的叶角就越小,叶片挺直,产量也会较高;反则产量较低。另外他还发现水稻的根部分布影响叶角,当水稻叶角面积比较大、且纵向根系分布较为密集时,有利于加强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吴朝晖(2012)认为在实际生活中高产水稻大多都具有不易早衰、颗粒饱满以及水稻秸秆青绿的特点,之所以出现这些优点都可以归根于其根系在土壤中扎根比较深,他认为不同品种的水稻在不同的土壤层中会具有很明显的生长差异,水稻扎根越深,则其产量会越高,而其果实的数量也和其扎根的深度有明显的关系,所以在在实际水稻种植过程中,要重视根系的深度,有效的培育深层根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稻的产量。
  任思荣(2013)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水稻的产量与根系的根数、重量以及吸收面积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他对10个不同品种的水稻的根系分布情况与其发育以及产量情况的关系做了实践性实验,发现所有品种的水稻在抽穗期以及成熟期的发育和产量变化最为明显,而且这2个时期的根冠比与产量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谢祖彬(2013)发现前人多是在室内对水稻进行了根系与产量的研究,虽然这些情况也能够得出根系分布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水稻是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根系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水稻的产量,所以说现有的对水稻根系分布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中的空气、水以及土壤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更加全面的对水稻根系分布以及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士伟,夏士健,朱虹霞,等.水稻根系活力测定方法及超级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研究[J].土壤,2012(2):45.
  [2]侯立刚,马巍,孙洪娇,等.有机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2(1):33-35.
  [3]张加强,潘凤英,窦俊焕,等.红麻杂交种的根系生长对盐胁迫的抗性优势表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5):25-26.
  [4]林莺,范海.盐胁迫对二色补血草根系活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39-40.
  [5]杨建昌.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品质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 2012(1):31-33.
  [6]刘静,王庆祥.NaCl和NaHCO3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的影响[J].杂粮作物,2014(1):41-42.
  [7]刘学,欧阳由男,王会民,等.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J].中国稻米,2014(4):35-37.
  [8]龚江,鲍建喜,吕宁,等.滴灌条件下不同盐水平对水稻根系分布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3(2):32-33.
  [9]吴朝晖,周建群,青先国.水稻根系分布形态研究法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科学,2012(5):26-27.
  [10]任思荣,朱建国,李辉信,等.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5):
  37.
  [11]王红妮,王学春,陶诗顺,等.低温潜沼性逆境下不同耐受能力水稻根系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16(19):42-43.
  [12]苏晖,仲军,王云智,等.水稻根系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上海农业科技,2016(03):35-36.
  [13]李鑫,张战,赵一洲,毛艇,张丽丽,刘研.水稻根系研究进展[J].北方水稻,2014(2):37-38.
  [14]傅友强,吴道铭,申守营,等.一种定量测定水稻根系氧化力的新方法[J].土壤,2013(6):37-38.
  [15]白胜双,周春喜,陈方江.环境对水稻根系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村科技,2012(13):51-52.
  [16]刘骞,齐宏伟.水稻根系研究进展[J].种子世界,2014(11):
  39-40.
  [17]黄沆,陈光辉.水稻根系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S1):36-37.
  [18]吴朝晖,周建群,青先国,等.水稻根系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科学,2015(6):33-35.
  [19]张成良,尹富强,陈大洲,等.水稻根系研究法的现状[J].江西农业学报,2014(2):23.
  [20]张成良,姜伟,肖叶青,等.水稻根系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12(5):22.
  [21]马守臣,徐炳成,李凤民,等.根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效率、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5):
  30.
  [22]徐富贤,熊洪,谢戎,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5): 26-27.
  [23]敖和军,王淑红,鄒应斌,等.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3(7):16-17.
  [24]常二华,张慎凤,王志琴,等.结实期氮磷营养水平对水稻根系和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4):26.
  [25]魏海燕,张洪程,张胜飞,等.不同氮利用效率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与生理指标的研究[J].作物学报,2013(3):
  26-27.   [26]常二华,张耗,张慎凤,王志琴,杨建昌.结实期氮磷营养水平对水稻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J].作物学报,2014(12):51-52.
  [27]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等.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J].作物学报,2012(11):44.
  [28]程建峰,戴廷波,荆奇,等.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J].土壤学报,2014(2):35-37.
  [29]吴文革,张洪程,吴桂成,等.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3(2):23-24.
  [30]韩冰,俞慧云,陈曦,等.硒钴肥配施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16(5):29.
  [31]毛树春,李鹏程,韩迎春,等.裸苗移栽棉花根系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J].棉花学报,2008(1):19-20.
  [32]李林.不同量磷施入不同比例土体中对棉花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8(2):33.
  [33]张炎,崔水利,王讲利,等.不同施磷量对棉花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6(2):39-40.
  [34]林文,李义珍,姜照伟,等.不同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及机能的影响[J].福建稻麦科技,2010(4):38-39.
  [35]崔水利,张炎,王讲利,等.施磷对棉花根系形态及其对磷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3):36-37.
  [36]褚光,杨凯鹏,王静超,等.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9):42-43.
  [37]郝艳淑,姜存仓,王晓丽,等.不同棉花基因型钾效率特征及其根系形态的差异[J].作物学报,2011(11):50.
  [38]蔡红光,刘剑钊,张秀芝,等.不同根构型玉米的根系形态及其对密度的响应[J].玉米科学,2014(5):45-46.
  [39]阿丽艳·肉孜,张巨松,郭仁松,等.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3(10):23-24.
  [40]吴伟明,程式华.水稻根系育种的意义与前景[J].中国水稻科学,2015(2):51-52.
  [41]M. Rostamza, R. A. Richards, M. Watt. Response of millet and sorghum to a varying water supply around the primary and nodal roots[J]. Annals of Botany, 2013, 112(2).
  [42]Benjamin M. Delory, Pierre Delaplace, Patrick du Jardin et al.. Barley ( Hordeum distichon L.) roots synthesise volatile aldehydes with a strong age-dependent pattern and release ( E )-non-2-enal and ( E , Z )-nona-2,6-dienal after mechanical injury[J].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6.
  [43]Chun-Wang Meng, Cheng Peng, Qin-mei Zhou et al.. Spirostanols from the roots and rhizomes of Trillium tschonoskii[J]. Phytochemistry Letters, 2015(14).
  [44]Jiang Chai, Xiaomei Song, Xin Wang et al.. Two new compounds from the roots and rhizomes of Trillium tschonoskii[J]. Phytochemistry Letters, 2014(10).
  [45]Shuangxin Lu, Naonobu Tanaka, Yutaka Tatano et al.. Erecricins A–E, prenylated acylphloroglucinols from the roots of Hypericum erectum[J]. Fitoterapia, 2016.
  作者簡介:王昱(1980-),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信息综合研究;姜晓莉(1966-),女,硕士,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山东莱州市豪克国际橡胶工业有限公司6761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简述了6761kv分布式光伏发电继电保护应用。  关键词:光伏;发电  中图分类号:U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206  山东豪克6761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山东莱州市豪克国际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厂房屋顶。本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6761kw,共使用电池组件2600
摘要:结合水稻生长习性,基于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提供的2019年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资料,以及双季稻生育期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19年双季稻(早稻、晚稻)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及其遭遇的灾害性天气影响,以便为佛山市双季稻生产开展气象服务提供合理有效地参考。  关键词:佛山市;双季稻;生育期;气象条件  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39
摘 要: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含义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用途或潜在意义的物种、生物体、衍生物或生物信息,包括生物种质资源、生物遗传资源和生物信息资源等。生物资源的价值可以划分为研究开发价值、经济利用价值以及资源保护价值等方面。本文从生物资源的基本概念着手,以贵州省为例,对其农业、药业和畜牧养殖业领域中生物资源的现状、布局及其重要地位分别进行分析,讨论其开发
摘 要:如何在高寒地区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植物景观资源,如何在滨水区域创造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如何为居民提供一个娱乐休息的亲水空间是高寒地区园林设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寒;滨水;植物;景观;营造  中图分类号:TV8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99  1 高寒地区植物景观特点  植物观赏期短,佳木斯市地处祖国东北地区,冬长夏短。植物观赏期大多集
摘要:  利用大连地区7个气象站1971—2017年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滑动t 检验和Mann-Kendall 突变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47 a来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 a,大连地区年、季平均气温整体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南部高于其余地区、春季最高,年平均气温在1973年发生增温突变,夏季突变早于秋冬季节,南部突变早于其余地区。大连地区年、生长季降水
摘 要:通过湘潭湘莲典型丰歉年4—9月全生育期和关键生长期的气温、降水量、日照、积温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湘莲生长发育和产量主要受温度(积温)和日照时数影响,典型丰年4—9月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10℃、≥15℃、≥20℃和≥25℃的活動积温均高于历年而歉年偏低明显;降水量对湘莲全生育期生长发育影响总体不大;盛花期(6月下旬—7月)是湘莲对气象因子最为敏感时期,此时段若出现连续几天的低温
摘 要:阐述了选用优良食味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2728,按照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标准,配套鱼、蟹混养有机结合循环模式,可产优质稻谷8250kg/hm2以上,达到了“水稻 鱼、蟹”综合效益超30000元/hm2 的效果,实现了稻麦绿色高质高效协调统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混养;食味稻;绿色生产;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文章介绍了寻氏肌蛤(薄壳米)加工工艺流程和HACCP原理在其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该种特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寻氏肌蛤;加工技术;HACCP体系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330046  寻氏肌蛤(Musculus seninousei)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也有人认为其应为凸壳肌蛤(Musculu
摘 要:本文以恩施州来凤县漫水乡油房坳村为例,在充分解读国家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顶层设计和实用性村庄规划新要求的基础上,从规划背景、规划思路和规划布局3个方面简要阐述其围绕三农问题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以期为未来的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农民;村庄规划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
摘 要:秋海棠属(Begonia)是植物界的一个大属,分布在地球的泛热带地区。由于生境退化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多种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生存威胁,所以,对其保护刻不容缓。文章综合前人的研究,介绍了秋海棠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概况和保护研究,并展望了后期研究的可行方向,以期为保护秋海棠属植物种质多样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秋海棠属;生长习性;种质资源;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