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 “《方案》”),我国将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用3年时间集中攻坚,实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方案》提出,保障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方案》提出在“三区三州”率先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管理平台,全面落实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动、东西协作中职招生兜底行动、职业院校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等三大任务。为就读职业学校的“三区三州”贫困家庭学生,开辟招生绿色通道,优先招生,优先选择专业,优先安排在校企合作程度较深的订单定向培训班或企业冠名班,优先落实助学政策,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
对学前教育,《方案》鼓励在“三区三州”实施“幼有所育”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或设分园,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解放农村劳动力。
湖北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与精准扶贫互促机制
近日,湖北省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
湖北提出将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和省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及资金安排上,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
为了既要护好绿水青山又不让老百姓受穷,湖北还将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建立完善支持贫困农户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的机制。创新补偿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自然文化资源保护资金,使符合条件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人员。
此外,湖北还提出将合理制定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
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称,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农业部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韩长赋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从当年6000亿斤,达到今天的1.2万亿斤。作为科技进步成果的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确实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说粮食丰收是化肥“喂”出来的。粮食的连年丰收,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良种化、农机化、水利化等诸因素都发挥了作用。据测算,良种的增产作用是第一位的。
化肥、農药多施,的确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从“十三五”开始,农业部大力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效果明显。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实现负增长,提前3年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下一步,农业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兴农号召,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一是抓重点品种,特别是在果菜茶等园艺产品上加大工作力度,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动,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二是抓新型经营主体,指导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头减化肥减农药。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化肥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金融创新、对有机肥进行补助等措施来促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实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开创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3月7日,农业部召开2018年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统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进入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重点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有条件、有基础、有保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战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转变工作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把握发展机遇,开创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会议强调,各地要切实落实好基础免疫、监测预警、监督执法、应急准备等防控措施,巩固动物防疫工作的好形势。要着力做好全年重点工作,强化家禽H7N9流感免疫等综合防治措施,继续实施布病分区防治策略,逐步扩大布病净化场、净化区范围;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统筹做好常见病和新发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养殖场(区)疫病净化;推动“先打后补”政策落实和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坚决夺取全年动物防疫工作全面胜利。
“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方案》提出,保障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方案》提出在“三区三州”率先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管理平台,全面落实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动、东西协作中职招生兜底行动、职业院校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等三大任务。为就读职业学校的“三区三州”贫困家庭学生,开辟招生绿色通道,优先招生,优先选择专业,优先安排在校企合作程度较深的订单定向培训班或企业冠名班,优先落实助学政策,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
对学前教育,《方案》鼓励在“三区三州”实施“幼有所育”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或设分园,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解放农村劳动力。
湖北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与精准扶贫互促机制
近日,湖北省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
湖北提出将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和省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及资金安排上,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
为了既要护好绿水青山又不让老百姓受穷,湖北还将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建立完善支持贫困农户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的机制。创新补偿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自然文化资源保护资金,使符合条件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人员。
此外,湖北还提出将合理制定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
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称,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农业部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韩长赋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从当年6000亿斤,达到今天的1.2万亿斤。作为科技进步成果的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确实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说粮食丰收是化肥“喂”出来的。粮食的连年丰收,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良种化、农机化、水利化等诸因素都发挥了作用。据测算,良种的增产作用是第一位的。
化肥、農药多施,的确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从“十三五”开始,农业部大力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效果明显。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实现负增长,提前3年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下一步,农业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兴农号召,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一是抓重点品种,特别是在果菜茶等园艺产品上加大工作力度,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动,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二是抓新型经营主体,指导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头减化肥减农药。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化肥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金融创新、对有机肥进行补助等措施来促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实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开创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3月7日,农业部召开2018年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统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进入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重点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有条件、有基础、有保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战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转变工作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把握发展机遇,开创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会议强调,各地要切实落实好基础免疫、监测预警、监督执法、应急准备等防控措施,巩固动物防疫工作的好形势。要着力做好全年重点工作,强化家禽H7N9流感免疫等综合防治措施,继续实施布病分区防治策略,逐步扩大布病净化场、净化区范围;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统筹做好常见病和新发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养殖场(区)疫病净化;推动“先打后补”政策落实和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坚决夺取全年动物防疫工作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