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时期古大气二氧化碳变化趋势与温室气候——以中生代白垩纪为例

来源 :自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aowei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生代不仅是地球发展和生命演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典型温室气候期。其中,白垩纪被视为地球历史时期温室气候的最佳范例之一。通过古植物气孔参数、古土壤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模型等途径的研究,可以勾勒出白垩纪这一典型温室气候环境下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大致轮廓。在整个白垩纪时期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白垩纪早期较低,白垩纪中期达到最高,而白垩纪晚期逐渐降低。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这些地质参数还更精确地识别出在白垩纪关键时期出现了几次显著的古大气二氧化碳的短期快速波动变化,表明白垩纪的温室气候状态并非之前所想象的那么稳定,而是发生了几次大规模快速气候扰动事件,并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短期波动变化。这项研究质疑了整个白垩纪期间气候温度均匀分布且呈现单一稳定温室状态的观点。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灵魂问题感兴趣,但是对于灵魂问题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辨式讨论,到19世纪心理学中的内省式研究,一直到20世纪末的多学科多层次探求
介绍了被人称为“现代视觉科学之父”的美国神经科学家休伯尔的生平、对视觉研究的贡献和治学之道。
简单介绍了有孔虫以及影响其丰度的生态和死态因素,并从有孔虫与石油地质学的关系,以及有孔虫在生物地层学和古海洋学的应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孔虫研究的意义。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当地时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北京时间9日11时12分)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飞行。“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起飞后,将向东飞行,途经阿拉伯海、印度、缅甸、中国、太平洋、美国、大西洋、南欧和北非,最后于今年7月返回阿布扎比。其中最困难的航段无疑是从中国至美国横跨太平洋五天五夜的不间断飞行。“阳光动力”的高强度飞行对飞行员的体能和心理要求很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