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6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检测模式分为5组,对各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HBV-DNA阳性率方面,1~4组经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组1~4组的DNA平均含量进行组间比较,组1的含量显著大于组2、组4,P<0.05,但组2和组1经组间比较P>0.05。如果经检测HbsAg均呈阳性,则在HBV-DNA阳性检出率方面,通过对HbeAg呈阳性、阴性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HbeAg呈阳性组的检出率显著偏高,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进行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32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8602(2015)06-0454-02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为此,临床要积极的做好对患者的检测工作[1]。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即回顾性分析872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以更好的提高乙肝的临床检测水平,改善预后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526例乙肝患者中,男性患者266例,女性患者260例,年龄分布10~81岁,平均(39.2±2.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乙肝。入组患者均接受不同的临床检测,按照所接受检测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5组。其中,组5均为阴性,其余4组均予以HbsAg检测,且从组1~组4,分别联合予以HbeAg+抗HBc阳性检测和抗Hbe+抗HBc阳性检测,以及HBeAg阳性检测和抗HBc阳性
  检测。
  1.2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送检,利用PCR法进行HBV-DNA检测,试剂为通派(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扩增仪为上海将来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利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乙肝2对半检测,并利用酶标仪(济南奥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进行比色判断,得出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在SPSS 15.0统计软件包上进行计算,检测P值,如果P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5组DNA平均含量和HBV-DNA阳性率比较
  对组1~4的HBV-DNA阳性率进行组间比较,可得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组1~4组的DNA平均含量进行组间比较,组1的含量显著大于组2、组4,(P<0.05),但组2和组1之间经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HBeAg阳性和阴性的HBV-DNA在HBsAg阳性条件下的检出情况
  如果经检测HbsAg均呈阳性,则在HBV-DNA阳性检出率方面,通过对HbeAg呈阳性、阴性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HbeAg呈阳性组的检出率显著偏高,P<0.05。见2:
  3讨论
  乙肝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及时做好相应的干预以提高预后效果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需要积极的对乙肝患者进行检测。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病毒标志物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等[2]。其中,通过病毒标志物检查,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内病毒的总体了解,但无法获得进一步的详细结果[3]。而通过对HBV-DNA 的检测,则可以进一步的直观就够,更好的掌握患者血液中乙肝病毒DNA 的相关具体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HBV-DNA阳性率方面,1~4组经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组1~4组的DNA平均含量进行组间比较,组1的含量显著大于组2、组4,P<0.05,但组2和组1经组间比较P>0.05。如果经检测HbsAg均呈阳性,则在HBV-DNA阳性检出率方面,通过对HbeAg呈阳性、阴性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HbeAg呈阳性组的检出率显著偏高,P<0.05。即表明,在一致性方面,HBV-DNA定量检测与HBeAg阳性之间具备良好的一致性。通过本次研究还发现,在HBV-DNA拷贝数对数的平均值方面,经HBV-DNA定量检测抗HBe阳性、HBsAg阳性、抗-HBe阳性组具有一定的阳性率。分析HBeAg阴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乙肝病毒变异的影响下,前C区基因翻译受到阻断所导致的。
  综上所述,对乙肝患者进行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临床可以积极的对患者采取联合检测方式,以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裴元元,魏凤香,张旋,等.不同血清学模式乙型肝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0(18):2445-2446,2448.
  [2] 李文楷,丁波,魏容,等.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ALT和HBV-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诊疗的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154-156.
  [3] 张芸燕,徐军.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182-183.
  [4] 雷平.HBV血清标志物与HBV-LP及HBV-D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1):31-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重点探究同时采用电针和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初至2014年底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治疗,观察组电针联合推拿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78. 0%。观察组的优良率高达96.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联合推拿治疗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胫骨踝间棘撕脱性骨折。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胫骨踝间棘撕脱性骨折患者22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中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应用关节镜治疗胫骨踝间棘撕脱性骨折,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左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电图异常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对照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为5%;而观察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为24%,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左室假腱索2条以上比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期刊
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320份,对不同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溶血标本、标本送检时间等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晨起空腹血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较其他时间段的检验结果均发生显著升高(P<0.05);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高于正常标本(P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标准化镇静护理在ICU有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ICU接诊的60例有创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ICU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标准化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RSS评分、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患者治疗配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采用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5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标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25眼)和对照组(25例,25眼),给予研究组患者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外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PAP呼吸机、氨溴索联合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通气治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CPAP呼吸机、氨溴索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生命体征恢复正常,FiO2、PaCO2指标显著降低, PaO2呈升高趋势。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84.09%,而且在观察指标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心病之间共性及差异,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选自4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共检查493段血管,其中有29处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不符合(如表1所示),有464处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符合,两组进行真阴性率和阴性估计数值与其他专家的调查结果有异曲同工之处,分别为95.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中的应用,为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直肠肿瘤切除术围的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病人分别分成两组,对照组13人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17例实行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的检查工作;手术后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情况。并且把30例患者分别分成两组。结果:治疗组的综合护理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比较发现,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手术期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