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投入方式才能激活投资效益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有效整合财政农业农村投入。
  每年,国家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发展中,但由于其传统的投入方式,使财政投入资金出现了撒“胡椒面”、甚至还有被一些农业企业以种种名目套取的现象出现,没有更有效的起到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因而,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需要对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农业投入方式进行改革。
  近两年来,重庆市一些地区,在国家或地方财政扶持农业的资金投入方式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小标)股份化——让国家财政投入资金更惠农
  2014年,渝北区在财政投入农业资金上,进行了改革试点,就是将那种“财政补贴全额给业主”,改为“补助资金股份化、农民与业主共同持股”。
  去年,渝北区在试点中,首次将财政投入的200万元资金,在重庆南天门杨梅加工股份合作社和重庆博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化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今年,又拿出3500万元财政投入资金,扩大到22家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内进行试点。
  国家财政投入农业资金股份化的改革,在重庆市不少地方都已开始进行,有的已让农民获得效益,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前不久,永川区五间镇新建村胡家嘴村民组村民蔡开树,首次领到了2014年度持股分红款992元。让他高兴的是:从此,他每年都将领到至少992元的股份分红款。
  蔡开树家5.5亩土地经营权流转给重庆润色生态农业公司后,每年都获得经营权流转的租金。可今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获得租金的基础上,又当上了股民,每年都能有一笔固定的股份分红款。
  而他所持的股份,不是自己的投资,也不是土地经营权的入股,而是得益于一项改革——国家农业项目投资的部分被作为股份,转到他头上来的。
  与蔡开树一样,靠这一改革获得国家农业项目投资股份的,有景圣村的白仓院子、绵羊坎村民小组和新建村胡家嘴村民组的村民。五间镇副镇长叶昌红说,从今以后,这3个村民组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出来的村民,每年都将获得总共65520元的分红款。同时,这3个村民组集体也将获得总共43680元的分红款,使集体经济也有了固定的收入。
  2014年,永川区在五间镇进行将部分国家农业项目中的财政投入资金转为农民持股的改革试点。这一改革是将国家投入到农业企业中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中的30%,作为农民和村民组集体的固定股权,在确定的股权中,农民占60%,集体占40%。每年由农业企业按固定股权资金的7%,对集体和农民进行分红。
  这一改革使在景圣村和新建村搞农业开发的重庆同申元农业发展公司将所获国家财政投入的310万元、重庆润色生态农业公司所获国家财政投入的210万投资中的30%,作为固定股份,确定到3个村民组和村民组中流转给公司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头上。
  把国家财政投入农业项目中的部分资金作为股权,确定给村集体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民,不仅符合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精神,还能让农民来监督国家投资农业资金的使用,让国家投入资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永川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永川已在全区范围内扩大了这一改革试点。
  (小标)打捆整合——集中资金做大项目
  每年,国家及各级财政都有不少的农业投入,但这些分散在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的投入资金,因各自为阵,所投下去后,就像撒“胡椒面”一样,难以形成投入的规模效应,发挥出其应有的最大效益。
  近几年来,长寿区对各类涉农投入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的改革 ,打捆使用,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长寿区的这项改革是以农业园区为平台,以产业规划为基础,整合国家各类涉农项目,集中成片地投入到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中来。
  2010年,长寿区按照区域化现代规模农业发展的方式,首批规划、并启动了现代农业种植园区、沙田柚种植园区、现代畜牧园区三大农业园区,面积涉及到双龙、龙河、邻封、长寿湖等7个镇,共150平方公里。2014年,又规划启动了现代粮食生产园区、三峡移民生态农业园区、果蔬生态种植园区、东山生态农业园区和西山生态农业园区等五个园区。
  这8个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使长寿的现代农业发展,以园区为平台,实现了区域化的适度规模经营。
  然而,以园区为平台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从产业道路、以水利和农田整治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规模的产业上来发展。而这些发展,都离不开投资。
  如何解决园区的投入问题?
  出路就在改革上。这一改革就是以园区为投入平台,把涉农的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产业发展等投入项目,按照规划,集中整合到园区内来,科学地进行项目投入。
  这一项目整合投入的改革,使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科学的配套投入,让投入资金和项目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长寿区对农业项目投入所进行的整合改革,使国家和各级财政及政府通过市场运作的投入资金,实现了集群化的投入,改变了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
  为保证园区的投入,区里专门成立了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对项目投入进行协调,从市场上筹集资金加以补充。
  在具体的投入方式上,园区通过对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等进行科学的规划后,然后由区政府出面,把相关涉农项目,整合进园区来,集群式地进行投入。
  以先期启动建设的现代农业种植、沙田柚种植和现代畜牧三个园区为例,近5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就整合了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产业发展等各类投入项目,加上农投公司筹集的资金,投入的资金总额已近4亿元。
  这种集群化的项目投入,迅速改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产业的适度规模化发展。目前为止,在这3个园区内,已发展起柑橘、沙田柚、设施蔬菜、苗木、生猪、奶牛、农畜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8大产业。其中晚熟柑橘就有5.85万亩,沙田柚4.5万亩,苗木5000亩,蔬菜3000亩,年产鸡蛋1万吨,出栏肥猪12万头,产鲜奶3000吨,饲料15万吨,有机肥2.8万吨。年产值达15.1亿元,年利税3.66亿元。
  农业投入方式的改革,带来了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园区内农民收入实现了倍增。
  除国家和各级财政投入项目本身投入的效益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外,通过这些项目的投入,还吸引来数十亿元的社会投入。
  据统计,目前,长寿区已基本完善的现代农业种植、沙田柚种植和现代畜牧三个园区,已吸引来广东温氏、澳门恒和、北京冬润、香港南华、重庆天友等64家农业企业,合同投入资金达61.87亿元。
  这些农业投资企业进入园区后,所规模化发展的现代种植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90亿元以上,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左右。
  农业投入项目及投入资金的改革,还有效地增加了园区内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目前,在已基本完善的3个园区内,已规划启动了10个农民新村的建设,已建好的龙河镇左家湾农民新村,216户农民已入驻,新村里的街道、自来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通讯等配套完善,可与城市里的居住小区相比美。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围绕“敢啃硬骨头”这个话题,浅谈自己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三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敢啃硬骨头”命题的历史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提到过“要敢啃硬骨头”:十八大闭幕后,调研广东时首次提出“要敢啃硬骨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再次提出“要敢啃硬骨头”;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
期刊
摘 要 采取均匀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研究了山西省泽州自然群落区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群丛的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是有所差别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物理环境因素,如坡体朝向、坡度和土壤类型等,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其中,海拔是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关键词 植物群落;物种
期刊
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七曜山、方斗山纵贯全境,形成了“两山夹一槽”的特殊地形地貌特征,是典型的丘陵山区,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多年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市农综办的大力支持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坚持“绿色为体、特色为魂”的农业发展理念,坚持“3+7”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坚持推进科技示范等系列工作,共完成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土)14万亩。先后实施
期刊
21农村集中居住区农村能源综合示范建设(市级财政)  文件依据:《市农委、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4年市级农发资金(特色效益农业资金)竞争立项类项目建设任务的通知》(渝农发〔2014〕279号)  申报对象: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中居住新区。  补助标准:太阳能热水器每户2000元补助;太阳能路灯按4000元/盏补助;省柴节煤炉每户按500元标准补助;农村户用沼气按2000元/户(利用中央预算农村沼气建设
期刊
当前,国家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自南向北逐渐进入成熟期,然而,丰收在望的农民却高兴不起来。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每斤1元,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连续七年上涨,首次下调就是如此大幅度,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2008年以来,在
期刊
重庆市农委专题调研课题组  一、武隆县乡村旅游业发展背景与农业社的发展趋势  (一)武隆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背景  近年来,武隆推出了“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大旅游”的带动下,建设“中国武隆美丽乡村公园”,是“中国武隆公园”战略下的选择,也是对“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的呼应。乡村旅游将成为武隆县旅游产业的延伸和大旅游发展的增长极。  武隆县乡村旅游业具有如下的资源禀赋:首先,武隆乡
期刊
重庆市农委专题调研课题组  一、蔬菜产业产销现状  (一)重庆市蔬菜产业产销情况。  1、蔬菜生产。  一是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蔬菜产业是重庆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62.1万亩,产量1601万吨。近5年全市蔬菜面积和产量的年均增加速度分别达到5.8%和9.0%。二是蔬菜品种丰富多样。重庆市蔬菜品种种类丰富,品种多样。主要大宗蔬菜有根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白
期刊
带上阳光去旅行,这几个字并不是我的独创,而是偶然在网页上瞥见,然后就不能放下了。  生活本小康了,法定家假日多了,自然而然旅行成了我们全民休闲方式了。可我去过地方并不是很多,也没有看过明信片上那些美丽怡人的风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还是会把大大小小的经典景点以及无人过问的小巷河畔逛个遍。对于我来说旅行并不仅仅是照相,买些纪念品,发个朋友圈夸一下自己在哪里。  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非
期刊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户均经营土地规模只有7亩多,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一直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这种农业经营方式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为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各地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
期刊
我老家是在一个大山沟里,当年,虽然那里交通很不方便,经济也很落后,但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却依然是美丽的。因为那里的人很纯朴,加之那个时候的我,也根本不知道山外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  后来我走出山外,来到了这个用钢筋混泥土浇铸而成的城市,我不能说这座城市不美丽、不漂亮,但长久生活在这个高楼林里,有时也感到一种窒息。于是便常常忆念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忆念那每天清晨从那个小山村里冒出的袅袅炊烟。  山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