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惠农品牌的铿锵之旅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t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5年8月山西启动了“一站、一栏(屏)、一员”建设、在全国率先打响了科普惠农计划的第一枪至今,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山西科普惠农工作如今已发展成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一站、一栏(屏)、一员”建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科110”服务体系建设、“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新型农民科学素质培训”五大工程互为体系,“四个一百、五位一体、两个全覆盖”统筹运作,“放心农资下乡、优质农产品返城”双向流通渠道的科普服务大平台、大体系、大通道,实现了科普惠农最后一公里的跨越。
  科普惠农计划是在中国科协提出的“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针背景下提出的,十年来,在山西省科协的正确领导下,相关单位、部门紧紧围绕“搭平台、建队伍、抓示范、强服务”的工作方针,重点推行“技术先行、典型示范、龙头带动”的战略措施,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形成了农业与科技零距离、农民与专家面对面、农村与信息一点通的喜人景象,在全国科协系统和山西广大农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山西农技服务“第一品牌”。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前行,山西科普惠农工作者用奉献与智慧在三晋大地点亮了科学的万家灯火。
  科普服务体系化
  “一站”就是在广大农村基层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其主要职能是:帮助农民应用农科110热线服务平台,为辖区内会员和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农资配送等服务,同时向上级反映农民会员建议和需求。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站1500余个,每个站点统一门头、门牌,站内配备有科普图书、挂图、专供农资产品等。对服务人数超过1000人以上的服务站还配备专门的服务车辆。
  “一栏”就是在服务站建设科普惠农信息栏。栏内信息紧贴农业、农村生产生活需求,定期发布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涉农政策、信息等。2012年,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成功研发了集数字化、云信息、跨平台为一体的科普服务媒介“中科云媒”。此平台不仅集纳有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多种传媒手段,还可通过无线互联网、移动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向用户提供科普知识,同时还可利用远程视频培训系统,实现异地、多点同步远程培训。目前全省已有500个服务站点安装了中科云媒,将服务站“一栏”成功升级为“一屏”。
  “一员”就是组建科普惠农信息员队伍。信息员队伍是基层开展科普惠农服务工作的主要团队,其主要职责是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依托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做好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发展农信员15000多人,覆盖了山西一半多的行政村。
  “一站、一栏(屏)、一员”建设也为推动全国农村科普工作提供了试验和借鉴,被列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并被中国科协写入“十一五”科普发展规划,在全国推广。
  农村科普信息化
  “我们这儿近500亩玉米发生虫害,大伙儿不知所措,请农科110专家帮我们看看……”2011年6月26日晚7时,山西农科110指挥中心接到忻州市五台县耿镇照吞口村农民的求助电话后,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栽培室主任张中东副研究员一夜没有合眼,查阅相关资料,次日凌晨天刚亮,他就驱车赶赴五台县耿镇照吞口村。当日下午,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董晋明研究员也赶往事发地。随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专家董金皋教授、石洁研究员也火速赶到山西,与忻州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玉米所所长翟广谦及省农科110的专家一道现场“把脉会诊”,终于控制了“玉米疫情”蔓延,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为加快实现农业与科技、农民与专家、农村与信息有效对接,2007年,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率先在全国创建了农科110热线快速反应服务平台体系,通过开通的全省统一服务热线96110,聘请省内百名农业专家,以热线电话、手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形式为农民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解答服务。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开通,随时受理农民咨询,所有专家配备有专用手机,通过三方通话系统,确保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农科110服务中心日接听电话近100人次,同时以热线服务为纽带,应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农科110网、科普惠农网、农业手机报等形式公开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答复,年服务农民达200万人次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农科110还结合生产实际,常年组织专家到基层开展一线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遇到突发问题时,迅速调度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问题。每年,农科110专家有计划、有组织到农村基层开展服务100多次,直接服务农民10万余人。
  为了给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011年7月22日,96365健康热线正式开通,从此,全省任何地方的农民朋友有健康问题需要咨询时,只要拨通96365热线,便可以随时得到健康专家的指点。据统计,截至日前,96365健康热线已累计接听咨询求助电话近1.5万个,累计服务人数达8.3万人次。
  此外,经过近几年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也已发展成拥有《科学导报》《山西科技报》《今日农业》《瓜果蔬菜报》《种子科技》等报刊、十多种农民手机报、中科云媒信息终端等多元化信息服务平台。《今日农业》等报刊、手机报、微博、微信精准服务农民突破100万户;网站、中科云媒发布信息2.4万多条;市县电视台《科普大篷车》电视联播节目覆盖全省66个县(市、区)。
  惠农服务品牌化
  为优化科普惠农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2013年,山西提出了“四个一百、五位一体、两个全覆盖”科普惠农服务工作新目标、新思路。即建设100个科普惠农省级服务站,扶持100个科普惠农骨干企业,建设100个科普惠农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重点推广100项科普惠农实用技术,按照专家、服务站、企业、技术、基地“五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力争实现放心农资下乡、优质农产品返城双向物流体系县县全覆盖及信息技术传播体系惠农站点全覆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首先规范建立了100家省级站点,进一步严格了这100家站点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使各服务站能够严格按照科普惠农工作的服务要求,结合自身经营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科普惠农服务活动,全面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平遥县科普惠农服务站通过制定科普宣传活动计划,建设科普宣传栏、出版科普板报、办科普讲座和田间现场观摩会等,将科普与经营有机结合,受益农户近1700户;寿阳、盂县科普惠农服务站发展农信员3000多人,服务站配备了科普惠农服务车,通过中科云媒、科普报刊、科普报栏等定期为农户做农技、科普讲座,同时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实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服务。
  2013年,农科110多次组织专家推荐讨论,筛选出实用性强、具有明显增产作用的100项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媒体、网站宣传,专家技术培训,印发图书、挂图,建立技术示范基地(100家)等形式,将这100项技术带动推广。此外,中心还聘请百余名农科110专家常年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各种巡回服务活动,全年不少于100场次,这种面对面的技术下乡服务更加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好评。
  应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优质的产品,通过销售这些优质农产品,农民才能增加收入。2008年,中心开始探索“放心农资下乡”和“优质农产品返城”双向流通服务。即在全省范围优选100家农资生产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参与,将优选出的优质农资产品向基地推荐供应,农科110专家提供技术服务,基地和加工企业生产优质农产品后,利用科普惠农优质农产品返城渠道,将优质农产品进行返城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2014年3月19日,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联合山西省农资商会等单位,启动了首届“319”放心平价农资供应行动。活动期间,省内外30多家农资生产企业,以厂价直销的形式为全省农民平价供应10万吨优质农资,由全省90个科普惠农服务站将农资直接送到田间地头。今年3月19日,又成功举办第二届“319”放心平价农资供应行动,30家农资企业让利农民100万元,再一次扩大了科普惠农工作的影响力。
  此外,农产品返城销售工作经过不断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2年成功举办首届科普惠农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开始,又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哈尔滨、西安等多地举办山西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扩大了山西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
  2014年7月16日,中心又成功启动了山西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进驻北京华联超市活动,首批15个企业的150余种优质农产品上柜展示销售,实现了“农超对接”。
  科技培训常态化
  为进一步稳固和发展科普惠农建设成果,今年年初,山西提出了在全省重点实施科普惠农“5315”工作计划,即在全省建设完成500个中科云媒安装使用站点;全年培训科普惠农实用技术人才3000名以上;建立10个有影响、有规模的技术承包示范基地;结合现代农业产业特点,选择建立50个生态庄园。通过“5315”工作计划,将科普惠农工作进一步引深推进。
  按照计划,2015年,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在全省选择站点,已经完成了500个中科云媒的建设安装,系统、设备、信息专人维护管理,全年运用中科云媒开展远程技术培训42场次,使基层科普形式更加快捷高效、多样化。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才。科普惠农实用人才技术培训,主要针对科普惠农信息员、科普惠农示范基地带头人、农村种养大户等,通过就近集中培训、实地指导学习、赠送报刊、图书、挂图等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补充了科普惠农基层实用技术人才力量。
  2014年1月18日,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在盂县启动了“科普惠农会员日暨西烟镇玉米高产竞赛活动”,随后,在和顺县、寿阳县等地的万余亩农田同步展开,在历时10个月的生产中,由农科110专家提供技术指导,进行集中培训。10月10日,在玉米收获季节,农科110专家专程现场严格测产,玉米示范田最高亩产达1093公斤,比相邻的玉米地单产高出300余公斤。为了鼓励农民积极应用新品种、新科技开展科学生产,中心专门设立了高产竞赛奖,奖励高产大户。盂县西村农民白建军喜获一等奖电动摩托车一辆,南刘咀村农民季山获二等奖太阳能电热水器一台,西邢村刘万林获三等奖山地自行车一辆……将示范基地建设推向高潮。
  2014年4月3日,联合生态庄园(榆次)研究会启动以“科普进庄园、生态惠三晋”为主题的活动后,围绕活动方案,《科学导报》《山西科技报》等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兵分数路,奔赴这50家生态庄园进行实地采访,并逐一进行了宣传报道,将50个生态庄园作为科普宣传和服务阵地,为生态庄园经济建设提供专家、信息、技术、农资、产品等一条龙服务。
  2015年2月2日,中心在太原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全省科普惠农表彰总结大会,对全省在科普惠农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集中表彰和奖励。会议期间,山西科普惠农百千万农村电商服务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该工程是山西科普惠农的创新工程,是在当前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为山西省科普惠农服务站量身定做的。届时,农民朋友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既能学到科普知识,又能够买到品种齐全、物美价廉的商品。这种适合科普惠农服务站转型发展的电商平台建设,旨在通过科普惠农服务站开设益民易购店,实现日用品、农资、农具下乡,农产品返城的惠农目标。
  科普示范专业化
  山西省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由中国科协、财政部与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动实施,主要内容是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评比、筛选、表彰并奖励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该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底,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先后累计奖补山西714个骨干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11052万元。
  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太谷县明星镇程家庄村王玉梅39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无私奉献,把青春、梦想和汗水都洒在了广袤土地上。她建起程家庄科普惠农服务站,从技术培训、农事咨询、科普宣传、农资推广等方面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2012年5月程家庄一户村民家的玉米地出现了病虫害,他拔了几根玉米去找王玉梅,王玉梅拿着玉米直接去了山西农大请教专家,结果是蓟马的缘故。村民听了专家的建议及时打药,果然地里的玉米全部起死回生。
  专家高志强利用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在闻喜县邱家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40多万亩,在2014年特殊干旱的情况,旱地小麦增产率达到50%以上……这些科技示范成果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学、见效快,使周围农民零距离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巨大财富。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科普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科普队伍的建设。为扩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省科协还将近年来先进集体、科普带头人技术资料汇编成册,在全省进行推广。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山西科普惠农计划正在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行精细化管理,并在逐渐完善体系建设的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把为农民提供摸得着、看得见、用得上的技术和实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分结合,互联互动,形成科普惠农人才、技术、信息、物资的大流通、大循环,让科普惠农的春风吹向万村千乡,让科普惠农的明天更加绚烂。
其他文献
某微信公众号近日的一篇文章《那些被捧起来的90后创业者们近况如何?》(下称“‘90后’近况文章”)引起争议。这篇文章列举了9位爆红的90后创业者的项目情况并进行点评,得出结论:“现如今的90后创业者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昙花一现,另一种则是被捧大的。”  这篇文章让一些人感慨90后创业者的现状,也引起了部分创业者的不满。真实的“90后”创业者的后爆红时代是什么样的?“90后”创业者身上有哪
期刊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不过也有少数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错误的。  一方面,“双创”有助于推动
期刊
弹性元件式压力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它主要是利用在压力真空作用下,使弹性敏感元件(弹簧管)产生形变,并通过传动装置传递到指示装置,它的结构是利用弹性敏感元件在压力或疏空(负压力)的作用下,自由端子产生位移,带动传动机构(机芯)进行放大,传递给指示装置,再由指针在刻有法定计量单位的分度盘上指示被测压力或真空的量值。在压力量值传递中,从标准器将压力传递到压力测量仪表是仪表指示准确、可靠的保证,
期刊
美国天文学家克劳德·汤博85年前发现冥王星时,他大概不会想到,这颗距离太阳59亿公里之遥、一度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孤寂小星球,会在这个夏天和我们如此亲密。  改变这一切的,不仅仅是太空探测器,还有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在太空中穿梭了九年半的“新视野号”,实现了科学家们对冥王星的探测;社交媒体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让遥远的冥王星走进了普通人的视野。  7月14日,比官方网站提前一小时,美国国家航天航空
期刊
从当年的“彭宇案”到如今的“彭州事件”,有关倒地老人该不该扶的争论,已经被讨论过多轮。然而,就此议题而言,媒体上呈现的事实,多具有反差和冲突性,大致分为两种:其一,老人倒地无人扶,最终致死;其二,好心救助,反被讹诈,最终反转。但很显然,还有第三种事实,或许还是在现实世界数量最多的一种存在。简单概括就是:上前扶起,身无大碍,谢谢帮助,微笑再见。但是这种表述,很少能在媒体上见到。  中国有句老话:“好
期刊
山西江信达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西里解村,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东邻208国道,西邻307国道,南邻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北邻晋祠、蒙山大佛,是兼具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实力的节能环保创新企业。公司生产的真金板保温材料是国家节能环保认定产品,从采购、生产、检测、安装、安全及售后服务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产业化、个性化、系列化的贴心服务,确保产品的高品质、高档次、高性价比
期刊
8月7日,东风悦达起亚宣布旗下狮跑车型全系官方降价5万元,智跑车型全系官方降价2万元,在炎炎夏日为广大消费者送上沁凉惊喜。  狮跑上市以来相继荣膺中国质量协会汽车用户满意度第一、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细分市场第一、J.D.Power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新车质量研究中型SUV细分市场第一、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满意度细分市场第一名等众多奖项。智跑上市不久就获得欧洲新车安
期刊
初秋的临汾仍然骄阳似火,在蒲县红道乡西坪垣村的马铃薯地里,村民韩根义喜上眉梢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你看这长势,一亩地肯定不少于1500公斤。”  2009年前,韩根义种植马铃薯商品薯50亩,采用牲畜播种、人工收获,管理水平一般,亩均产量不足1200公斤,商品薯率60%,种植总收入不到4万元。2010年开始,蒲县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化种植作为产业转型、扶贫攻坚的重点项目之一,在红道乡、山中
期刊
小小山药蛋,在政府、协会、科技的“呵护”下,由从前的糊口粮食变成现在薯农手中的“金蛋蛋”,在蜕变中折射出的不仅是创新的智慧,也是科技的力量。正因如此,马铃薯产业已成为蒲县农民持续增收、实施扶贫攻坚的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的支撑和创新的驱动,实现了马铃薯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大变轨,有效地提升了马铃薯产业的“含金量”。  科技激活了山药蛋,也创新了农村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只有凝聚支持“三农”的各种
期刊
新华社洛杉矶8月22日电 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的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今日宣布,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本次获长篇小说类雨果奖的是英文版《三体》系列的第一部。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参加了本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并上台领奖。刘宇昆现场宣读了刘慈欣的获奖感言:“雨果奖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但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个奖。”  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