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的高职院校支出业务流程优化研究

来源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i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响应“双高建设”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号召,并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内部控制、管理会计、打破信息孤岛等要求,本文基于业财融合这一背景,从高职院校最常见的支出业务流程出发,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支出业务流程和存在问题并分析,之后对原有支出流程进行优化、再造,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师生满意的支出业务流程,整合预算-采购-领用-付款流程,实现真正的业财融合、各司其职。
  关键字:业财融合;支出业务;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4-0036-06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Expenditure Business Proc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Take A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CHEN Xiu-xiu, CHEN Xing-guan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rad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for reforms of “double high construction” and “maximum run onc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Account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n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breaking information island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starting from the most common expenditure business proc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expenditure business process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alyze them, and then optimize and reengineer the original expenditure processes, and desig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xpenditure business process with strong applic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ntegrate the budget-purchase-requisition-payment process to realize the real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and each perform its own duties.
  Key Words:  business-financial integration, expenditur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業财融合作为财务职能变革的一种趋势[1],使财务不再是躲在后方记账,而是走向前台,与业务并驾齐驱,甚至要走在业务的前面。这种变革同时也在高职院校持续展开,但大部分高职院校业财融合改革还在初始阶段,信息化建设不到位,“信息孤岛”的存在、手工的业务流程使财务服务被大部分教职工所诟病,最多跑一次改革始终收效甚微。
  高职院校常有的支出业务流程有:耗材采购、资产采购、科研经费报销、差旅费、维修费、办公费等零星支出,A高职院校2019年全年报销业务中差旅费报销占全年业务总量的19.13%,其次是科研经费的报销占14.26%,耗材采购占12.58%。本文以差旅费支出、科研支出及耗材支出这三类典型的业务为例,对其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并引入信息化和经费申请等方式将财务参与前置,从而使科研人员可专心科学研究,不为报销等财务问题而长期奔走;财务人员也不再是“背锅侠”,而成为真正的服务者;领导者不再是“案桌前的签字者”而是成为真正的决策者,实现真正的业财融合、各司其职。
  一、A高职院校支出业务流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A高职院校是一所省属公办院校,作为一所优秀的高职院,2019年学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望在未来五年内,通过建机制、立规章、增活力,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并建设“两网、三中心、六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为了完成双高建设目标,目前最重要的是厘清现有的业务流程,发现其中的风险点。本文将高职院校现有的支出业务分为三类:只需事前审批的业务、需事前申请,事后验收的业务以及科研经费管理业务。   (一)只需事前审批的业务--差旅业务
  针对需事前审批的小额支出业务,如需填写出差审批的差旅业务、接待审批的接待业务、设备维修审批的维修业务等,业务流程相对较简单,但也经常出现事前未审批,后补单据填写不正确的不规范的现象。以差旅业务为例:
  根据图1流程可以看出,差旅业务的流程相对较简单、完备,但由于信息化的缺乏,在现实实施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出差审批单据后补且填写不规范;领导重复签字;手工计算补贴并判断支出标准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后附附件(如公务卡刷卡记录)不全;事前各级领导只审业务,不审经费,造成资源的无效配置,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引入信息化,完善及优化流程设计。
  (二)需事前申请、事后验收的业务--二级分院自行采购业务
  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离不开相关物资采购,故完善采购业务流程对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非常重要。采购的形式有政府采购和自行采购[2]。大部分高校的政府采购的流程大致相同,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而自行采购的制度由高校自主制定,故完善自行采购的制度有利于实现保质保量的物资采购,确保高校的正常运营,并且近几年自行采购的限额在不断的提高,在给予高校采购业务更大的自主权,相关的采购风险也同时提高。
  分析图2流程,自行采购流程较简单但存在较大的舞弊风险。首先耗材管理员身兼数职,耗材的请购申请、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耗材的采购、耗材的验收入库、耗材出库等不相容岗位未实现相互分离[3],极易造成“权力寻租”;其次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供应商信息库,采购过程采用先定人再定价的原则,故在实务中分院采购耗材的供应商大多为固定的一家,没有“货比三家”,并且常常单笔采购金额不超过3万,但全年连续发生同类业务大多超过5万,导致采购形式的选择存在风险;并且由于金额不大,采购人大多没有采购预算意识。
  (三)科研经费管理业务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且科研经费支出占高校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但现行的科研管理模式却未能有效支撑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科研项目负责人反映的报账难问题、财务部门反映的科研项目超支报销问题、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权责不清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大高校。就A目前的科研管理模式而言,科研处主要负责科研的项目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立项、预算审核、支出控制及项目结题等;财务处主要负责科研经费入账、总量控制、核算报销等。由于现有科研系统和财务系统相互独立,信息孤岛未被打破,使得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相互隔离,导致科研人员支出科研经费重复录入数据,并且由于科研报账人员对财务制度不熟悉,导致科研报销难上加难。以横向课题为例:
  分析图3流程,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科研与财务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导致流程繁复,重复审核,效率低下;2.财务先于科研立项,且税务相关支出和管理费的计提先于科研系统的支出,导致两系统数据的时间差额,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超支使用;3.由于票据审核复杂(大部分油费、通讯费、接待费无法报销),资金支付手段严格(公务卡支付),导致报账效率低下,有些确实是项目实际支出的费用无法报销,科研工作者“怨声载道”。
  汇总分析上述3个常见业务流程,A学院支出业务的流程主要问题在于信息化程度低下,据统计,截至目前存在20个“各自为政”的系统,严重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办事效率低下;制度执行不力,大部分教师缺乏事前审批和预算的概念,导致支出报销时经常后补单据,导致支出的不规范,并且在审计后,所有的问题都归属于财务审核不严谨,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使得财务报销陷入财务审核更“刚性”,报销更难,教师越不满意的恶性循环。
  二、A高职院校支出业务流程优化及建議
  (一)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及责任机制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业财融合的前提条件,而构建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定位,它是一把手工程,需将内控思想嵌入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再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内控制度。高职院校每项支出业务的开始都是从预算出发,根据相关的制度来执行,故完善内部控制可以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合同管理等6个模块进行细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做到梳理单位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4];其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对具体模块涉及的相关业务定义、业务管控范围、该业务范围下职责分工和程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最后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基础,结合法律法规要求、行业管理等标准,编制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流程手册。
  (二)加强支出业务信息化建设,促进制度有效执行
  信息化的落地有利于打破各部门各业务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减少人为因素,通过权力制衡,预防舞弊风险。故为了信息化建设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能有效的开展,一方面需要各方高度重视,首先可以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规划,细化各方的工作任务,落实各方责任,定期进行总结和考核。另一方面需要优化整合资源,可使用网上办事大厅整合各方信息系统,方便员工通过门户网站,可直接查询到所办事项的服务内容、审批依据、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结果等事项信息[4]。而信息的交换则需要建设校园内的信息共享系统来实现,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业务系统的有机整合,优化配置资源。特别是将制度流程化,并将信息化引入各项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可强制性的让流程一环不落的走完,使控制手段标准化和程序化,从而避免最终支出业务单据后补、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用信息化流程控制代替原有的经验管理,实现业务标准化执行。
  (三)优化各项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针对A高职院校三类常见支出业务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从转变传统的先支后审的思维工作方式,将管理关口前移,变为先审后支。比如在各项支出业务中事前审批中引入经费申请表,各级领导在审批业务可行性的同时审批资金消耗,提前考虑一项业务的成本效益,确定是否可行。以图4优化后的差旅业务流程为例:   差旅业务流程的优化点在于:1.简化审批流程,在节点01引入经费申请表的填写,只要经办人合理估计出差经费,使最终报销的金额小于申请金额,之后在报销经费时就无需部门负责人再次批复,又因为所有的支出业务都要经过财务审核,故04-09流程可以归类为财务审核支付流程;2.引入信息化的工具,实现网上报销。在节点04内置规则自动计算补贴,避免了补贴计算错误的操作风险;3.对接协同办公系统,使信息化流程的一贯性避免最终单据缺少或填写不完全的风险。
  2.针对二级管理下的自行采购流程,如何做到采购活动高效便捷又符合规范的采购程序,从采购预算的编制与批复、采购计划的上报与下达、采购信息的发布、采购合同的验收、采购资金的支付过程等各个环节,坚持信息公开,程序到位,依法运作,杜绝人为因素和不法行为,确保自行采购程序的阳光操作,确保自行采购活动的公开、公正、公平是优化的重点。图5为优化后的自行采购业务流程。
  优化后的自行采购业务流程有效的规避了原有流程中岗位相容导致的舞弊风险。首先成立自行采购工作小组,合理设置岗位权限,实现相互制衡,有效防范风险;其次,采购方式由之前的耗材管理员选择直接决定制改为“优选抽签法”。优选抽签方式是指自行采购工作小组从前期建立的供应商库中以自定方式优选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再从中抽签确定1家作为供应商,有效保证选择供应商时采用先定价后定人的原则。并且自行采购不可线下操作,也需在“政采云”平台实行,做到采购流程全公开,做到阳光采购。最后,根据二级管理要求,由各二级学院的耗材管理员实行验收程序,报二级学院领导批准后入二级学院耗材库,并更新库存管理系统,以便总务处监督耗材等存货的整体收发情况。
  打破科研系统和财务系统的信息孤岛是科研业务流程优化的关键。A高职院校优化后的横向科研业务流程如下:
  横向科研课题从签订合同开始,通过合同管理确定应收账款,使政府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科研收入方面得到有效运用。一旦资金到账,课题负责人首先在网上办事大厅认领科研经费并将到账通知单传送到科研系统[5],同时在科研系统上填写科研立项申请书及项目预算报科研处审批;其次,科研负责人在网上办事大厅向财务处提交开票申请,财务处开票人员根据其开票要求和政策规定开具相应的发票;之后,会计根据科研系统中共享的立项通知书、项目预算等资料在财务系统中设立相应的项目及预算指标,同时形成管理费和相关税费的支出并实时在科研系统上形成这两笔支出。假若科研项目开始报销,科研负责人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填写财务报销单、选择相应的指标并上传相应附件,由科研处对其业务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之后财务审核业务票据的完整性等,并对审核通过的报销单执行支付流程。
  优化后的横向科研业务流程主要通过信息化手段中的信息的交互解决了科研系统和财务系统信息孤岛的问题,将科研系统预算管理和财务系统的指标管理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发挥1+1>2的效用,规避了科研经费超支使用的风险;同时网上办事大厅的使用让科研负责人最多跑一次,不再因找不到领导签字而无法报账,缓解了一部分报账难的忧虑。
  (四)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使其成为综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业财融合的实现和支出业务的创新都需要财务处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参与到业务中去,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评价。而做到这些都需要复合型的会计管理人才,故高职院校需要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第一,定期對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会计人员在巩固会计职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掌握更丰富的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做到知识结构不仅有深度,也有相应的广度。故高校应鼓励从业人员从平时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脱离出来,利用高校这一学习平台,时时刻刻充实自己,不把自己局限在专业知识这一小天地,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第二,加入会计协会搭建的学习互助平台,打通各高校会计人员的沟通渠道,并鼓励会计人员走出去,实地调研学习优秀的经验;第三,创新优秀人才选拔机制,吸取复合型人才到财务队伍中来。目前,各大高校并不缺会计专业的人才,但是既懂会计、又懂信息化的人才几乎没有,使财务人员即使有新想法却无法有效实施。故对会计人员的选拔可以放宽专业和职称的要求,鼓励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报考。若财务队伍人才具有多样化,各方合作,高校业财融合和信息化建设将不再是横在财务人员面前难以逾越的一条鸿沟。
  三、结语
  业财融合通过信息化技术把各单位从业务到财务进行整体融合,有效地整合业务和财务资源、为单位战略及经营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将财务价值管理理念贯穿单位管理的全过程。而做到真正的业财融合需要各业务处室与财务处相互支持与配合,重点关注各业务处室与财务处交叉的关键业务。
  参考文献:
  [1] 杨伟鸽.业财融合背景下高校内部控制流程再造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4):102-105.
  [2] 张跃明.高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流程优化探讨[J].纳税,2019,13(36):164+166.
  [3] 张兆许.浅谈高校内部控制流程再造——基于采购与付款业务、合同管理[J].财会通讯,2012(11):85-86.
  [4] 秦慕,朱明丰,郎玲燕.一体化平台在高校管理模式创新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3):44-45.
  [5] 姚俊生,袁仁淼.“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9(08):139-146.
  (责任编辑:王国银)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中国纺织机械展暨ITMA亚洲展会在上海举办。文章对该次纺展上纺纱设备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及高速化等特点和纺纱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情况作了大致的分析。指出实现“机器换人”,降低劳动用工与节约能源消耗,是当前纺纱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2016年中国纺织机械展暨ITMA亚洲展会;纺纱设备;纺纱技术  中图分类号:TS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清代宫廷服饰种类多样,繁复详备。皇帝服饰分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戎服、便服等类,分别用于祭祀、朝会、节庆、出行、大阅、日常闲居等不同场合,既具有礼仪性、制度性的一面,也具有实用性、装饰性的特点。辨识清代帝后服饰,使学人对清代帝王服饰的种类、用途、形制、面料、装饰、纹样、寓意,以及清代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等诸多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以使我们服装专业学人开拓视野,提升现代服装的传统文化价值,
期刊
摘 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产业综合体)是改革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浙江省率先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州等地积极响应,强力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温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体制机制、创新能力、“自我造血”能力、服务功能等方面也存在问题,通过总结和借鉴全省各地综合体建设的先进经验来完善制度保障、提升产业发展和平台布局的匹配度、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升服务时效等途径来推进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
期刊
摘 要:百年旗袍见证了中国女性服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尤其是在西方设计和技术影响下,理念的更新,材质的丰富,技术的创新,使得旗袍在20世纪30~40年代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中西合璧成为了最大的特色。  关键词:旗袍;工艺;中西合璧  中图分类号:TS941.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8)01-0022-04  旗袍线条流畅,在显扬和遮蔽之间彰显了中国女性婉约含
期刊
摘 要: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清代织绣类文物,多为宫廷内用,制作精细,工艺繁复,华美绚丽。它们既是宫廷生活和历史的见证,也是清代发达的丝织、毛织等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纱、缂丝等丝织面料,呢、绒等毛织面料及皮毛等为纲,选取其中各类代表性文物20余件作综合性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沈阳故宫藏品;清宫织绣类文物;纱;缂丝;呢;绒;皮毛  中图分类号:TS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为了准确的了解我国高职院校党建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本研究利用BICOMB2.0软件及SPSS24.0软件从CNKI筛选出2010—2019年十年间852篇文献,绘制出高职院校党建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主要围绕四大领域展开,学生党建和基层党建逐渐成为热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及党建创新越来越受到关注,但高职院校党建研究在“点”和“面”的结合、“量”和“质”的结合及“
期刊
摘 要:为向广大投资者进行企业财务诊断和财务分析提供决策工具,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及多年来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研判和实证的基础上,构建了“五维一体”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此指标体系对A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发现公司未来破产可能很大,并通过Z积分模型进行了验证,证实了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财务预警指标体系;A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Z检验  
期刊
摘 要: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清代织绣类文物,多为宫廷内用,制作精细,工艺繁复,华美绚丽。它们既是宫廷生活和历史的见证,也是清代发达的丝织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绫、罗、绸、缎等丝织面料为纲,选取其中各类代表性文物20余件作综合性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沈阳故宫藏品;清宫织绣类文物;绫;罗;绸;缎  中图分类号:TS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6)04-00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对王以林、李本侹编著的《红帮研究索引》作了评价,肯定了此书的重要价值:是以后调查、研究红帮必备的重要参考书,为服装界、史学界、新闻界、服装院校以及一切关心红帮与红帮研究的各方面人士深入考察红帮人士提供了线索,也为红帮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对红帮调查与研究具有承前启后之意义。指出了前期红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后续红帮文化研究中应该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红帮研究
期刊
摘 要:结合高职展示设计专业《透视与手绘》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例,剖析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探究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具体手段运用,以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为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改革之路提供参考案例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346(2016)03-  1 艺术设计类课程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