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传播路径探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博物馆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文化传播是博物馆满足新时代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文章以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为例,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如何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发展,最终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边界”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传播;新媒体;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
  博物馆是一个沟通历史与现在、连接一国与世界的特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平台[1]。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发酵,各地博物馆成为游客热衷的“旅游打卡地”。面对社会公众日益高涨的文化热情,单一的传播媒介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目光投射到新媒体技术上,希望利用新型的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带到人们的身边。本文以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为例,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如何顺应时代特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发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边界”传播与交流。
  一、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模式
  当前,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面对面的“观众—文物实体—文物信息”模式,二是间接的“受众—媒介—文物信息”模式[2]。
  (一)“观众—文物实体—文物信息”模式
  这种通过文物实体传播文化的方式,带给公众的体验感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实体展览在展示文物实体的基础上,结合各类陈列艺术形式,辅以讲解员的生动解说,可充分将文物藏品蕴含的文化底蕴传达给参观者。但受展品种类、空间环境及地域的限制,这种模式的传播接受面有限,只有进入展厅参观的人才能看到展品,而无法满足外地观众随时看展的愿望。
  (二)“受众—媒介—文物信息”模式
  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受众—传统媒体—文物信息”和“受众—新媒体—文物信息”两种亚模式。
  1.“受众—传统媒体—文物信息”
  传统媒体是指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其特点是间接,受众面宽,不受空间、地域以及环境的限制。但是,此种模式的文化传播需要依靠某一种中间媒介来实现,且其传播手段较为大众化,缺乏针对性,观众只能被动接收文物信息,无法进行人与物的交互,继而影响该模式的传播效果。
  2.“受众—新媒体—文物信息”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如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3]。这类模式具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移动性、个性化等优势,且不受地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体展览和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足,推动了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为博物馆的传播机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4]。
  二、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文化传播路径
  (一)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的主要内容
  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即“纸上、网上、空中、地铁、空港”博物馆,2019年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全国共19项),拥有大量的受众。自2013年起,福建博物院便逐步开展“五馆服务工程”项目实施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平台的搭建,有了稳定的合作伙伴,“五馆服务工程”构架已经初具规模,影响力与日俱增。通过“五馆服务工程”同步调运行,让市民翻开报纸杂志可看见文博动态,进出空港可欣赏文物展览,乘车出行可聆听文物故事,打开微信网上冲浪可感受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完美融合,“让文物活起来”,把博物馆“送”到市民身边,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号角吹进千家万户。
  1.纸上博物馆
  与《海峡都市报》《海峡消费报》《闽声》《文化生活报》等合作,目前已发表纸上博物馆相关文章数百篇。
  2.网上博物馆
  在福建博物院官网(与东南网合作)、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建设“网上博物馆”。官网已发布相关信息7000余条,点击量超1300万。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32000余人,单篇推文最高阅读量突破万次,微博粉丝数也已突破16000人。福建博物院还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魔墙与AR/VR体验室,向观众生动展示了800条展品图片信息。
  3.空中博物馆
  与电台合作建设空中博物馆,目前已制作播放文博节目1475期。
  4.空港博物馆
  与福州长乐机场合作建设空港博物馆,现已完成了10个临时展览,另有广告专区,全力宣传福建博物院展览。
  5.地铁博物馆
  与福州地铁合作建设地铁博物馆,在地铁线沿线导乘屏上以每天160次、每次15秒的频率播放展览宣传海报和视频。
  (二)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运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对于博物馆亦是如此。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福建博物院于2020年1月下旬宣布暂时闭馆。闭馆期间,为满足新时代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齐开放,充分利用新媒体开辟线上教育平臺,携手奉献精品展览,生动讲述经典文物故事,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慰藉,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纸上博物馆
  与《文化生活报》合作,开办《院长说文物》专栏,共推出12期文物故事。
  2.网上博物馆
  与东南网合作,隆重推出63个经典展览,内容涵盖革命、历史、人文等题材,让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地观展。在福建博物院微信公众号、福建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教育课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宋代服饰、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福州拗九节等内容,为疫情期间在家的青少年们提供线上学习服务。同时,福建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微信公众号还推出了“闽博开讲”专栏,以文字介绍和音频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福建博物院固定陈列、临时展览中的重点展品背后的故事。参与“我为国宝点赞”、“云讲国宝”、“博物馆里的宝藏故事”和“遗产点亮丝路”直播接力活动等各类大型直播,由福建博物院专家、讲解员、志愿者在抖音、新浪微博、福建广播电台等各大平台上直播介绍南宋黄昇墓出土的丝织品、林觉民的《与妻书》、孔雀蓝釉瓶、建窑黑釉等福建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传承中华文明,挖掘国宝故事,讲述福建海丝文化,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瑰宝真正“活起来”。其中,由福建博物院联合腾讯新闻推出的“宝藏四方——听院长说海丝的故事”云直播,向全球网友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收看观众高达132.8万人次。另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网上博物馆点击率累计54万次,网络媒体报道累计500余篇。   3.空中博物馆
  与FM100.7福建交通广播电台合作,每天开办一期“听我讲故事”专栏,由讲解员和志愿者“代物发声”,用音频方式为听众讲述福建博物院的90个文物故事,以零接触的形式传播文化知识,该项目已被“学习强国”App推介,同时也在“喜马拉雅”App中同步上线。
  4.空港博物馆
  与长乐机场合作,打造“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寿山石回故乡”空港博物馆展览等精品展览,吸引往来旅客驻足观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华侨精神。
  5.地铁博物馆
  与地铁站合作,推出“博先生来了”90个文物故事,以小视频的形式全新亮相,为观众普及文物知识,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三、结语
  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巧妙地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性地结合多种平台传播博物馆的优秀文化,这在国内外的博物馆界尚属首创。几种传播模式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立体效应,将沉淀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通过不同的空间传递给不同的受众群,让全球观众随时随地感受到中华灿烂文化的魅力。过去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更侧重于“以物为本”,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手段也较为单一,新媒体的出现则给博物馆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得博物馆更精彩有效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因此,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文化传播是博物馆在当今环境下满足公众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5]。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新媒体技术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借助新媒体手段的文化传播,达不到实体展览所传递的真实感,更无法给予观众直接的感官刺激,过度的数字化还会遮掩文物自身的魅力。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并最终引导他们走进实体博物馆。只有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才能脚踏实地走出一条新时代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婷婷.“互联网+”模式下中国博物馆文化传播路径探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3):140-141.
  [2]胡雪峰.浅析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2-13.
  [3]匡叶青.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的发展新路径: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0(2):30-31.
  [4]王蕾.新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信息传播途径[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9(00):169-174.
  [5]李一冰.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館的线上传播探析[J].新媒体研究,2020(14):30-32.
  作者单位:
   福建博物院
其他文献
作者单位: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項目:本作品系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双创’视阈下高职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研究与实践”(2018HER01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设计说明:   本系列文创产品灵感来源于广东惠州大亚湾区东升岛渔民晒鱼干的影像,用客家蓝染工艺,将影像染制在不同材质的面料上,结合刺绣工艺,手工制成扇子、茶杯垫及装饰画,让人联想到岛上渔民打鱼回
期刊
摘 要:墙是有形的,可以明确(规划)范围,引导视线,增加空间层次,甚至自身就是一道景观;墙也可以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人的内心,能够分隔不同的文化,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画上一道鸿沟,当无形的墙足够深远,就会物化成有形的墙。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墙一直伴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时空,或明或隐,或突出或削弱,或敞开或闭合,就这样存在着,变幻着。  关键词:墙;有形;无形  墙是有形的,可以明确(规划)
期刊
摘 要: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周边的许多自然生态景观被吞并,由于没有得以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出现种种问题。文章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武汉东湖绿道景观设计等方案为例,分析滨水景观设计对于城市景观规划的重塑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城市景观;滨水景观;景观设计;重塑  我国数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在城市不断的发展扩张中,许多处于城市周边的天然水系等自然生态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绿道的相继建设,绿道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绿道的生态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主要探讨城市绿道生态景观的设计方法,对交通组织、植被水体、绿色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绿道的调研,以黄石环磁湖绿道为切入点,针对绿道的生态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道;生态设计;生态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武汉东湖学院人文社科类青年基金项目“黄石环磁湖绿道景观生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提出民航强国战略后,机场旅客流量不断提升,接机送机交通疏导系统面临着用户体验方面的严峻考验。根据排队心理学,旅客出行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被慢慢拉长时,在排队等待的过程中情绪状态会急剧下滑。因此,文章以上海浦东机场“一眼上海”城市文化可视化导览系统设计为例,针对具有密集人流量的接机等候通道的数字媒体可视化导览设计,从设计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满足用户排队等候的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设计,与用户及周围
期刊
摘 要:特色小镇有别于普通小城镇的最大特点在于,文化特色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湖北省十堰市麻家渡镇竹山县绿松石小镇而言,应将小镇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作为规划和建设的重中之重,融松石文化、女娲文化、庸国文化、非遗文化四位一体,将小镇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资源性、本土性、创意性、体验性、娱乐性的多元文化空间,从而克服绿松石的不可再生性,促进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绿松石小镇;文化驱动
期刊
摘 要:受国家政策扶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优势日益凸显,面临机遇的同时,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凤凰古城旅游形象的分析,总结出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当下IP时代的特征,深入挖掘古城IP文化内涵,以达到对凤凰古城旅游景区IP形象的创新升级以及价值变现,为我国传统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文化IP;凤凰古城;景区形象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护好
期刊
摘 要:消隐美学是建筑探索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是一种非传统的建筑美学,颠覆秩序来捕捉信息时代的精神。文章通过对特雷索迪幽灵空间消隐手法的梳理,将抽象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并展开对其所包含的消隐手法的探索。  关键词:爱德华多·特雷索迪;幽灵空间;消隐手法;空间设计  爱德华多·特雷索迪(Edoardo Tresoldi),是一位意大利的当代雕塑家和建筑师,他喜爱以铁丝为材料元素,构建各种消隐效果的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可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引入公共艺术,从而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强化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意识。公共艺术的存在可使公共文化理念在广大农村积极有效地传播,提升农民的公共审美,强化信息沟通,增强文化自信。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需要
期刊
摘 要:牖在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营造中不仅可以使空间与空间之间产生连续性的联系,还可以丰富园内景观层次,使有限的景观空间达到延展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文章从空间渗透、虚实设计、视界超越三个方面去分析研究牖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作用,深入了解其在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营造中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转换应用,为牖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