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入 大制作 大产出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象出版社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出版实际,将大型文献图书作为学术类图书开发的重点,坚持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的出版理念,实现项目全流程精细化、市场化运作,探索一条良性出版的路子。
  【关键词】 大型文献;学术出版;产品线;馆配
  【作者单位】 张前进,大象出版社。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出版产业化纵深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基金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许多出版集团、出版社都将目光投向大型文献项目,如《中华大典》《湖湘文库》《浙江文丛》等大型文献丛书纷纷出炉。除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传统的古籍出版社外,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等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出版实际,也将大型文献图书作为学术类图书开发的重点,相继出版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文化积累、文化传承价值的文献整理图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着重梳理和剖析笔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开发文献类图书的理念和实践,试图从中探索和总结大型文献图书策划和运作的一般性规律,以及取得良好效益的密码。
  一、学术出版传统是大型文献图书成功出版的基石
  大型文献图书具有学术含量高、前期投入大、编校难度大、出版和销售周期长等特点,需要出版社具有长期致力于学术出版的理念和传统。
  第一,开发大型文献图书符合大象出版社的出版定位。大象出版社秉承学术出版立社、教育出版强社、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出版战略,经过多年的坚持和积累,在海外汉学、科学技术史和文物考古等出版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这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注重基础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出版。早在20世纪90年代,大象出版社精心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至今其仍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的一项标志性基础工程,也开了我社出版大型文献图书的先河;后来又滚动出版了《全宋笔记》《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等书,编纂整理水平之高、编校制作之精、装帧设计之美,均受到学界和读者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第二,当前的出版市场,稿酬、原辅材料、印制等图书生产成本日益增加,传统发行渠道却因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而日益萎缩。大型文献图书的营销发行可化繁为简,注重直销和馆配,与大众畅销书需要宣传炒作、巡回签售和大面积铺货相比,成本小、门槛低。
  第三,大象出版社长期致力于学术出版,在学界拥有较为深厚的人脉、丰富的作者资源、业务熟练的学术编辑团队以及经营资金相对宽裕等诸多因素,适合运作大型文献图书。
  二、统筹规划,立体开发是大型文献图书成功出版的关键
  大型文献项目容易出影响、出品牌、出效益,但需要统筹规划,立体开发。目前大型文献图书已成为大象出版社学术出版规模和效益的支柱,在选题的规划和组织方面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从馆中来,到馆中去。加大对全国图书馆、档案馆馆藏文献资源的调研力度,加强与相关文献整理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注重文献的史料价值、版本价值和收藏鉴赏价值,争取出版的文献图书在学术的权威性、资料的必备性方面适合图书馆收藏和学者研究之用,从馆中来,到馆中去。
  第二,拓宽视野,加强项目整体规划和储备。首先,倡导“大文献”的概念。“文献”可作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1] ,不仅包括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的典籍,亦包括以甲骨、青铜器、竹简、碑刻等为载体铭刻的史料;不仅指资料文献,亦包括实物文献、出土文献。因此不仅要关注图书馆、档案馆,还应关注博物馆、艺术馆。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汉字文物大系》等均为出土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其次,不仅要关注国内馆藏文献,还应关注国外馆藏中国文献。大象出版社正在影印出版的“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堪称近百年来欧洲馆藏汉籍文献整理出版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第三,按照“集群化、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思路,确定民国文献、明清文献、科技典籍文献、域外文献、方志文献、艺术文献等6大图书产品线。加大持续出版力度,每年都有新品种出版,规模从上千册、几百册到几十册,定价从十几万元、几万元到数千元不等,逐步形成大象版文献图书品牌方阵,为发行部门与各大图书馆、馆配中盘商保持长期的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支撑。
  第四,注重文献图书的二次开发和立体开发。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和传承的文献浩如烟海,文献整理的目的是使原始文献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阅读利用[2] 。文献不同的时段、类型和形制决定了不同的整理方式,有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释、今译等,不同的整理方式又决定了出版形式以及出版物适销对象的多样化选择。因此,从经营的角度考虑,文献图书应注重二次开发和立体开发,借以增加经济收益。例如影印类文献图书,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权威性,适合编纂大型丛刊,规模大、定价高,其适销对象为大型图书馆和著名科研机构。大象出版社近些年开发的主打产品《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精选影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珍藏的清代阎敬铭、张之洞、孙毓汶等50位名臣的奏折、书札、日记及各种公私档案,分3辑出版共457册。尽管丛刊中某些内容与其他馆藏资源稍有重复,但整体史料价值巨大,多数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不得不买,出版社借助丛刊编纂方式,实现打包销售的意图。这种大型文献丛刊完全可以通过重新编排组合,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二次销售。例如,可将丛刊中关于晚清著名理财专家,曾担任湘军粮台总办、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阎敬铭资料选辑,出版《近代史所藏阎敬铭档案汇编》;亦可将丛刊中关于曾担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孙毓汶的资料抽出,出版《近代史所藏孙毓汶档案汇编》等。同一人的档案,还可以按专题形式重新编排出版。例如丛刊中关于张之洞的档案资料就有172册,约13万页,可按张之洞与中法战争、张之洞与戊戌变法、张之洞幕府研究等专题,重新编排,单独出版。二次开发的图书,由于规模小、定价降低、专题性强,便于中小型图书馆和个体研究者购买。还有其他多种开发思路,如改变文献的整理方式,点校排印出版;或强调文献的版本价值,走高端收藏的路子,如将丛刊中关于清代名臣的信函手札整理编排,出版《晚清名人手札辑存》,宣纸彩印,仿古线装。另外,除纸质出版以外,还可以出版电子书或出售文献数据库,同样可以增加收益。
  三、精细化、市场化运作是大型文献图书成功出版的保障
  大型文献项目规模大、投资多,其运作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出版社效益的最终实现。大象出版社在选题策划、项目申报、规模设定、编纂整理方式选择等方面深度介入,在编校、装帧设计、定价、营销、发行等环节周密筹划,实现项目全流程精细化、市场化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第一,文献资料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开发文献类图书可促进学术的繁荣。
  第二,开发文献类图书,可挖掘、抢救祖国优秀文化资源,为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做出重大贡献。
  第三,大型文献图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和出版价值,可申报财政基金支持和出版大奖。大象出版社运作的大型文献项目先后多次得到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资助,同时也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第四,大型文献图书可以精准把握馆配市场,合理确定印数和定价,减少市场风险。
  第五,大型文献图书规模大、印量小,适合数码印刷。数码印刷相对传统胶印具有成本低、印刷周期短、随时少量重印的优点,可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民国史料丛刊”一套1128册,可根据实际订数印刷,三五套即开印。目前该丛刊实现销售码洋2800余万元,利润近千万元。
  第六,基础性、稀见珍贵文献可实现数字化,是建设专业数据库的基础内容。出版社要尽可能地占有优质内容资源,一次采集,多元呈现,可有效促进出版社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大型文献图书有既定的出版规律和运作路径可以探索和遵循,大象出版社坚持大投入、大制作,并注重直销和馆配的出版理念,实现了大产出,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 .北京:中华书局,2001:4.
  [2]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 .上海:上海书店,2014:6.
其他文献
【摘要】20年前,梅子涵以自己的女儿梅思繁为原型的《女儿的故事》一书出版,20年后,梅思繁的《爸爸的故事》出版上市。两本图书捆绑销售,在京东全渠道独家首发,上市两周就称霸了京东的新书榜,稳坐榜首,上市一个月,套装和单册累积销售近万册。笔者通过分析《爸爸的故事&女儿的故事套装》这一图书的步步营销工作,与出版同仁一起借鉴该套书营销的成功经验,以期今后更好地开展图书营销工作。  【关键词】《女儿的故事》
期刊
【摘要】当下,公共关系危机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地处理危机是当前公共关系人员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一书,将“互利方法”带到了国内公共关系从业者的面前,其以全新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法。笔者认为,该书建立了系统的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此外,在“愤怒的公众”的界定方面,其对危机公关的类型、媒体的作用等方面也有独到认知。  【关键词】公共关系危机;互利方法;愤怒的公众;类型;媒
期刊
2016年8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猎头》读者见面会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作者钮蓓雯(Joanna)女士的人生和《猎头》这本精彩的职场小说一样精彩绝伦。她是Wishes Management Consulting创始人,上海电影集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她集众多标签于一身:猎头、创业者、天使投资人、作家、影视传媒公司董事、妻子、母亲,并且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到了极致。小
期刊
2016年8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在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正式宣布成功收购英国ACC出版集团,完成国际化出版发行完整产业链布局,全面开启国际化战略发展。由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成为国内首家以并购方式构建具有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集团,也成为国内首家艺术与设计类国际出版集团。  ACC出版集团有限公司(The Antique Collectors'Club Publishing G
期刊
2016年8月18—21日,第35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世界大会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此次会议的重头戏是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颁奖盛典。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获得者、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受邀出席了本次IBBY世界大会,并领奖致辞。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是一个致力于把全世界图书和儿童联系在一起的国际非营利性组织。IBBY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大会,每届大会由不同国家主办,同期不仅
期刊
2016年8月17日晚上,傅小平、杨炼两位老师做客上海大隐书局,开启“破冰之谈”。《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新书沙龙暨签售会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与大隐书局主办,文学报和大隐茶座协办,沙龙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黎金飞主持。该书以对话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大家,邀读者一起走进哈金、莫言、贾平凹、张贤亮、李锐、张炜、张大春、阿来、苏童、毕飞宇、高尔泰、齐邦媛、叶廷芳、金
期刊
2016年8月30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版权输出美国发布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俱乐部召开。CBBY主席、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李学谦社长作为联合出版方和主办方领导,阐述了出版这本书的初衷、价值和社会意义,并言及在少儿主题出版物“走出去”的积极尝试中的深刻体会。该书
期刊
【摘要】罗银胜著的《杨绛传》立意正面,着眼于倡导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挖掘和使用典型材料,展现杨绛先生的个性和事迹;运用多种笔法,立体塑造人物形象。该书结构别致,持论客观,积极倡导学者风范,对解决新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失范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正面;典型;客观;《杨绛传》  【作者单位】杨艳,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家
期刊
【摘要】诺贝尔奖诗人希尼的诗歌成就为大多数世人认可,但也因被一些人认为其诗歌“过于简单”而把他纳入二流诗人的行列。本文以希尼的十行短诗《在图姆桥边》为例,通过对诗歌逻辑结构的梳理分析,呈现希尼诗歌浮光掠影、漫不经心的表象下蕴含的复杂、精致和巧妙,展现希尼在诗歌技艺与认识完美融合方面的罕见能力。  【关键词】流水的方向;逆向的逻辑;诗歌  【作者单位】吴小龙,广西人民出版社。  今天已经不是神化诗人
期刊
第10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新闻发布会2016年8月23日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司长赵海云出席会议并介绍本届特殊贡献奖的基本情况和评奖特点,中国图书进出口 (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吴伟主持发布会。  2016年是“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创办第10届,继2015年获奖人数从10位增加到20位,并首次设立青年成就奖后,2016年再次评出19位获奖者,包括作家5人、出版家4人、翻译家5人
期刊